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出发.探讨了潜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个人因素与事故发生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不同的个人因素对于潜在危险的感知认识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工作行为的安全程度;讨论了以控制导致事故发生的个人因素为出发点.用以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提出在现代安全科学领域中,不仅要解决职工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更要强调职工个人的社会性,在工作之中的成就感,被尊重的程度.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激励职工、加强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完善事故致因理论,提供现代复杂系统事故预防新对策,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分析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历程,给出了发展新一代事故致因系统论模型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现代复杂系统事故成因与演化分析的认知-约束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广义内涵、内在机制和应用步骤。该认知-约束模型涵盖了事故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全过程,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高度统一,对于现代复杂系统的事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事故致因理论是安全原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于揭于事故的成因、过程与结果,所以有时又叫事故机理或事故模型.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降低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辨识关键的诱发因素,根据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事故致因进行层次分解,并以194份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样本,构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预测模型,并以某塔式起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燃气事故致因模型忽视安全信息重要性的缺陷,先利用SIF事故致因模型整合城市燃气运营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信息链,剖析复杂燃气系统中的安全信息流,并以此为框架识别和筛选城市燃气爆炸事故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方法定量分析燃气爆炸事故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辨识关键性影响因素;最后选取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作为分析案例,利用SIF事故致因模型与DEMATEL方法对该起城市燃气爆炸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该事故致因模型有3个层级、6个责任主体和16项影响因素,其中5项影响因素是该城市燃气爆炸事故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保证必要安全信息充分、防范安全欺骗行为、预防安全信息链失效是保障城市燃气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在安全生产事故研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理论指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并从因果发生的角度阐明了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与伤害之间的关系,但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思想因素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安全思想恰恰是事故发生不可忽视的层面,人的思想决定人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表现。本文通过安全哲学的视野,从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及安全文化建构的层面探讨了企业员工的安全观,并通过量化分析构建了企业员工的安全思想模型,以期定量地把握企业员工的安全思想状态,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意识,从而实现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生产系统中的危害源与相关因素,揭示了生产事故的最终原因是社会环境与生产管理上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工人产生不安全行为,从而引起事故发生.分析了单元作业子系统的4种事故致因类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高"油气井井喷事故危害的严重性,基于集成的DEMATEL/ISM算法建立"三高"油气井井喷事故致因模型。通过提取事故一般性致因因素,利用专家知识确定因素间的关联矩阵,基于集成的DEMATEL/ISM算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致因因素进行结构化处理,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确立了影响川东地区高含硫油气田井喷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形成具有层级关系的事故致因网络。结果表明,钻井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节流压井管汇失效、井筒完整性失效等直接致因以及信息传递不畅、人员技能不足等过渡致因的控制,同时加强井队的安全文化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改善地质勘探技术,提高对井下地质环境的认识,是预防井喷事故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9.
依据事故致因基本理论并结合建筑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从施工项目生产活动的特点出发,采用系统框图分析法,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层次权重及其分值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对该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旅游业的特点,研究了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此,首要任务是从旅游“六大要素”中辩识危险源,将多种安全事故处置统一归并到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立“三合一”(匪警110、火警119、交警122)统一的特服号码。强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旅游安全事故,出现在事故现场的首批应急人员基本相同;不同事故,其应急功能也基本类似。只有这样,才能将旅游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基础上,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大尺度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中的运用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其1991年至2008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陕西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033 1hm2/人的旅游生态赤字,其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提出未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使世界对中国有了更深的认识,入境旅游人次也随之增加,入境旅游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运用2015年和2016年的112起我国入境旅游安全事故,借助列联表分析和残差检验的方法分析我国入境旅游安全事故与时间和空间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安全事故类型分布与事故发生的季节分布和旅游淡旺季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与旅游要素空间和事故发生的区域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事故在发生地分布比率可知,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空间集聚性,应根据实际的空间分布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和避免入境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武隆县旅游开发中的生态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开发中的生态安全问题与整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本文通过对重庆武隆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对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安全问题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重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地旅游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深入分析城市旅游安全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城市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构建了测评城市旅游安全状态的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测评的数学模型,并提出建设安全旅游城市的策略与措施,以期为城市旅游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山风景区旅游水供需系统安全及动态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岳型风景区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工程性供水难度大,随着区内床位数和游客量的不断增加,水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成为山岳型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黄山风景区尤具代表性。论文通过典型年分析法,对黄山风景区各月各供水片区的水供需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认为:①黄山风景区总体上供水量不足,缺水态势明显,且存在时间、空间、丰枯水期等方面的矛盾;②建立水供需动态调控模型,通过水库和引提水工程调节供水是改善黄山风景区供水短缺的重要途径;③通过现有各分片水库的调节和五里桥水库提水上山,可分别解决目前和中期供水问题,远期若建立钓桥水库,形成全山供水连片,可达到远期水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6.
开展地质旅游安全评价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质旅游业迅猛发展,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但大量的数据也显示,旅游引发的安全事故不容忽视。地质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既有游客自身的不安全因素,也有旅游环境和旅游企业中的不安全因素。本文探讨了开展地质旅游安全评价工作的作用与意义,指出对地质旅游进行安全评价,可以查找、分析和预测地质旅游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后果和程度,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和措施,以指导危险源的监控和事故预防。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观光等5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并与当地居民生态足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为4.6183gha,人均生态足迹是当地居民的2.98倍。各子系统人均生态足迹从大至小依次为旅游餐饮0.00390gha,旅游交通0.003848gha,旅游观光0.003165gha,旅游住宿0.00123gha和旅游购物0.00042gha。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东山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观光等5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并与当地居民生态足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山岛2005年旅游生态足迹为4.6183gha,人均生态足迹是当地居民的2.98倍。各子系统人均生态足迹从大至小依次为旅游餐饮0.00390gha,旅游交通0.003848gha,旅游观光0.003165gha,旅游住宿0.00123gha和旅游购物0.00042gha。  相似文献   

19.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已经成为旅游安全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解和掌握我国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进展,从相关理论基础、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旅游安全评价总体发展迅速并逐年向好,初步形成了以事故致因为导向的理论框架,评价对象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系统和旅游生态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见成效,主观权重研究较多、客观权重研究少,评价方法研究简单应用多、改进创新少。最后,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和我国旅游安全评价发展趋势,结合旅游科学和安全科学知识对旅游安全评价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