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化工园区危险性变化特点,讨论了化工园区危险性及其研究现状,从企业安全情况、整体安全规划、应急救援、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给出了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广义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提出了基于可变集对模糊集的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模型。应用表明:可变集对模糊评价模型充分利用广义集对分析理论与可变模糊集的优势,科学、合理,为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化工园区的脆弱性是评估园区安全现状的重要指标,采用DEA对抗交叉评价方法对某省5个化工园区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研究。首先从园区固有危险性、园区承灾体脆弱性以及事故后果损失程度3个方面构建了化工园区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通过DEA对抗交叉评价模型得出的效率值对园区事故成灾效率进行了评估,成灾效率越大说明脆弱性越大,反之,脆弱性越小;最后,探讨了5个化工园区脆弱性等级,对其进行了优劣排序,分析了园区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可为化工园区的管理者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围绕危险化学品、石油化工企业及化工园区,开展化学品危险性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化工园区区域性安全评价及安全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策划、事故模拟仿真等方向的理论研究、技术推广与相关软硬件系统的研发;  相似文献   

4.
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化工园区特点和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防控、应急队伍、应急平台、应急组织、应急预案、运行机制"的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模式;探讨加强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的对策措施;提出以重大危险源普查与监控、区域风险评价和安全规划为重点,构建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增强包括公安消防特勤队、特种工程抢险队、医疗救护队在内的化工园区应急救援队伍的处置能力;依托园区现行管理体制完善应急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完善化工园区应急预案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围绕危险化学品、石油化工企业及化工园区,开展化学品危险性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化工园区区域性安全评价及安全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策划、事故模拟仿真等方向的理论研究、技术推广与相关软硬件系统的研发;设有化学品危险性分析与鉴定、事故模拟仿真与风险评估等实验室,配有先进的分析仪器与仿真模拟软件;协助总局开展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及标准起草,参与重大事故调查技术分析,辅助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政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围绕危险化学品、石油化工企业及化工园区,开展化学品危险性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化工园区区域性安全评价及安全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策划、事故模拟仿真等方向的理论研究、技术推广与相关软硬件系统的研发;设有化学品危险性分析与鉴定、事故模拟仿真与风险评估等实验室,配有先进的分析仪器与仿真模拟软件;协助总局开展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及标准起草,参与重大事故调查技术分析,辅助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政务系统。  相似文献   

7.
化工储罐区空袭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化工储罐区及其遭空袭次生灾害的特点,以空袭次生灾害的影响范围作为危险性评价的标准,对化工储罐区的空袭次生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指出储罐遭空袭后的3种毁伤方式;给出储罐遭空袭发生的次生灾害及其扩散的形式与后果;阐述了化工储罐区空袭次生灾害的成灾机理;分别提出热辐射伤害、冲击波伤害和有毒有害物质扩散的危险性评价方法。以池火灾为例,建立了池火灾的危险性评价模型;论述了池火灾危险性评价的具体流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笔者认为,化工储罐区遭空袭后的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化工园区、石化厂、危化品仓库等突发安全事故产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继星 《安全》2013,(8):37-39
本文针对化工园区事故特点和应急能力的重要性,提出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建立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将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数学评价法应用到实际例子中,对某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国内化工园区的建设方兴未艾.化工园区的发展在吸引外资,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及环境问题.其危险主要表现为火灾爆炸、污染大气及水体等方面,不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而且使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分析化工园区的危险性是进一步发展健康、和谐的化工园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化工园区区域安全风险评价,以某化工园区为例,分析了化工园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通过计算区域个人风险值和社会风险值对其整体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对园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整体个人风险值和社会风险值均未处于不可容许范围内。区域多个危险源的多米诺半径过大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应加强对区域的安全防范以及应急救援管理。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化工园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估化工园区的脆弱性,精准防范园区事故风险,提出了基于COWA-G1和云重心理论的化工园区脆弱性评价模型。首先,运用鱼骨图对影响化工园区脆弱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化工园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为降低传统赋权方法的主观性,通过连续的有序加权平均(Continuous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COWA)算子和G1法组合确定指标主客观权重;然后,引入云重心理论计算加权相似度,从数据角度科学判别化工园区脆弱性评价等级;最后,以某化工园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化工园区脆弱性等级处于“一般脆弱”水平,表明化工园区韧性良好。该评价模型可利用编程完成模型仿真,简单实用,提高了综合评价的效率和可操作性。研究内容可以为化工园区的日常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构建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评价模型,本文从化工园区安全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方法确定、评价方法3个方面探讨了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并从通过合理运用数据库技术,提高化工园区安全发展指标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和时效性;通过自适应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动态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研发化工园区模拟软件,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评价效果;通过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提高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评价方法深度学习能力,提升其评价的准确性与实用性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评价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公众与化工园区之间的和谐相处,分析化工园区综合风险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提出公众参与实施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形式,采用社会问卷调查的形式,验证了这一工作的必要性。阐述化工园区综合风险评价中公众参与应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公众参与、中期公众参与及持续公众参与,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指出基本的工作程序。在公众参与调查中建立评价因素集的体系框架,并采用熵权法分析评价各因素的权重,结合公众"幅值"评分,综合得出公众对于化工园区建设、规划、准入项目及正常生产时带来影响的意见和建议的倾向性。首次提出在化工园区综合风险评价中增加公众参与这一内容,有利于增加政府机构办事的透明度,同时也确保公众的利益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化工园区为例,通过对我国化工园区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管理的研究探讨,提出了我国化工园区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针对风险定量简单、缺乏参考价值的问题,引入了定性和定量两类风险隐患分析方法,使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的定量分析更具科学合理性;针对特种设备风险评价系统操作复杂、实用性差的问题,结合南京化工园区特种设备管理情况和设备的固有危险性原理合理定义了设备风险影响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定量加权平均法完善了特种设备风险等级的科学划分;针对化工园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设备风险管理脱节的问题,引入法律中特种设备分类监管理念,设计了具备5级水平的分类监管模型,科学优化了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的管理模式。提出的化工园区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管理优化方法有助于工程实际应用,使得风险定量更加精确可行,突出了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重点,有利于政府、企业的风险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模糊评价的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化工园区的迅速发展,提高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减少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构建了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的3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评价指标有3个,分别为事前管理与监测能力、事中应急与处置能力、事后善后与总结能力;二级评级指标有8个,分别为日常安全管理与培训、应急资源保障能力、监控与预警能力、通信交流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现场救援能力、善后处理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另外选取了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应急机构与预案、专业培训与演练等31个三级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价了某化工园区的综合应急能力,结果为"良好",分析了该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湖北省化工园区特点,综合考虑园区内应急能力的各影响因素,建立了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化工园区应急能力三级评估指标模型。通过对隶属度的定量化分析,最终得出综合应急能力评价等级,为园区应急能力评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应用到化学工业园区安全综合评价研究中,结合化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化工园区的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安全现状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对化工园区安全等级的综合评判。应用该方法对某化工园区的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安全等级为"一般"。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化工园区的安全综合评价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在化工园区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区域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计算模型,给出定量风险评价的程序,提出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利用开发的个人风险计算软件,对某化工园区中区域风险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该区域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分布图和社会风险图;结果表明,园区中3家企业的重大危险源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使该化工园区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符合推荐标准的要求。该方法为全面了解化工园区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化工园区装置的布置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化工园区布局优化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建立了以事故风险和经济收益为两个优化指标的化工园区布局优化模型,以潜在死亡人数(PLL)表征事故风险,以销售收入表征经济收益;从算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及其搜索性能上提出了三条化工园区布局优化算法性能的评价准则;基于向量评价遗传算法(VEGA)和基于确定性拥挤机制的小生境遗传算法(DCGA)分别对化工园区布局优化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优化计算结果,得出:建立的化工园区双目标布局优化模型和提出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计算所得的Pareto最优解对化工园区布局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VEGA算法仅能满足部分准则要求,而DCGA算法能同时满足三条评价准则要求,可知DCGA算法适用于化工园区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为客观地分析化工园区对其内部及周围居民带来的风险情况,改善化工园区与居民之间的不和谐状况,介绍了目前我国化工园区发展及分布的现状,针对区域风险控制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的情况,分析了化工园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化工园区在建设施工及正常生产过程中,会给周围居民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辨识及周围居民对风险感知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化工园区在园区层面应该采取减少对周围居民危害的相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