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冉华  李国栋  任航 《安防科技》2011,(12):3-4,11
一、引言大型储油罐现在都是指立式金属罐,它是大型油库及大型冶炼厂的主要储运设备.立式金属罐主要分为拱顶罐、浮顶罐,浮顶罐又分为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国内一般都在用10万立的外浮顶罐进行原油的储备,储油罐单罐直径80米,罐壁高度23.5米,罐壁连接防雷防静电接地10米处,一次密封为机械密封,二次密封为镀锌钢板加内隔膜密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型外浮顶油罐屡遭雷击,发生油罐着火事故。从发生着火油罐看,这些油罐均按标准规范采取了油罐接地、浮盘安装接地连线、二次密封板安装了导电片等防雷措施,但仍出现了雷击油罐着火事故。从2009年开始建立大型外浮顶油罐雷电实验装置,并开展了实验研究。根据研究成果,论述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阐述了大型外浮顶油罐遭雷击时的电流路线,电流在运动路径中产生的放电打火现象;二是阐述外浮顶油罐分路与分流技术,消除外浮顶油罐浮盘一二次密封闪络打火现象,避免一二次密封空腔闪爆着火。  相似文献   

3.
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雷电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电子设备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防御。为了科学系统地设计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方案,本文从电磁兼容的角度对雷击种类及其破坏机理的分析,掌握了雷电的耦合途径及防雷关键所在,从切断电磁耦合途径的思路入手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利用避雷针、避雷器及屏蔽接地等方法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雷击防护进行了设计,经工程实践证明本文的避雷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炼化企业低负荷运行导致的储罐高液位储存问题,全面分析了近些年国内外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指出高液位运行储罐应重点防范储存汽油、原油等易燃轻质油品的固定顶储罐和浮顶储罐全面积火灾、群罐火灾;储罐因高液位运行造成的风险增加主要体现在上游轻组分因生产波动容易进罐、雷击、冒罐溢油、浮盘沉没或卡盘、因地震罐体坍塌、硫化物自燃、因罐底高应力造成罐壁坍塌、灭火难度大等方面;基于系统化理念,从工艺技术、安全管理和应急防护三方面提出了14项措施加强高液位储罐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5.
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保护由于设备的安装环境特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不能保证100%设备不被雷击损环。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保护设计不仅取决于防雷装置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在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之前,就要考虑到监控系统所处的地理环境,当地是否雷击高发区,而设计合适的线缆布放方式、屏蔽及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比研究长距离输煤管道储浆罐与石油储罐搅拌设计特点、罐顶设计特点、消防安全设施特点。经分析可知,长距离输煤管道储浆罐宜选用推进式搅拌器,罐壁上设置导流结构,宜采用固定顶、锥顶,设置简单消防安全设施,宜选用难燃保温材料;石油储罐优先选用旋转喷射式搅拌器,罐内油品进行定期搅拌,采用浮顶,大型的一般选用外浮顶,需设置完善消防安全设施。  相似文献   

7.
丁立兵  康强 《安防科技》2011,(11):59-61,47
通过对钢质浮顶油罐雷电防护技术和施工工艺的研究,分析了钢质大型浮顶油罐的防雷技术措施;针对相关国家规范只有条文规定而无相应施工图集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防雷施工工艺图,以供油库防雷设计和施工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浮顶罐浮盘上气体空间的油气扩散运移规律对其安全隐患控制及损耗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单相扩散传质模型和RNGκ-ε湍流模型,采用UDF建立油气扩散模型,考察分析了通气孔分别位于罐壁和罐顶时罐内的油气扩散机理。结果表明:小型内浮顶罐的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通气孔在不同位置时,气流对罐内油气的扰动规律不同,罐壁通气孔的开设使内浮顶油罐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外界风速引起的罐内泄漏点油品的有效扩散系数远大于无风时油品的分子扩散传质系数,建议API油气损耗评估公式考虑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防外浮顶罐密封圈雷击火灾,提出在密封圈内充入氮气的保护方法.将安全含氧量作为充氮的惰化目标,对外浮顶罐充氮管网进行设计,并通过试验来验证充氮管网的有效性.试验得到了充氮流量、进出气孔数量及管径与有效充氮时间的关系.若以142 m3/h的流量对容量为10×104 m3的外浮顶罐密封圈内充氮,则46.5 min内可以达到充氮惰化目标.雷电预警时间为60 ~ 90 min的条件下,充氮时间小于预警时间,表明所设计的管网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1月9日19:20,某炼油厂油品车间的125~#罐(重整原料罐)内浮顶罐浮盘上部着火。当班操作员发现,立即报告消防队,半小时后将火扑灭。随后,对罐进行了全面检查。罐内浮盘的橡胶密封圈烧坏,罐壁外上部有4处防腐涂层不同面积被烧坏。此罐在1995年11月检查时,发现罐内顶部及壁部腐蚀严重,大约有1.5m~3锈渣掉在浮盘上,将浮盘压沉。当时,采用了环氧树脂类油罐涂料,对此罐内部进行了防腐。事故调查分析如下。1 罐的结构与使用情况 罐的结构见图1。 罐用A_8F材质制造,内浮顶罐,直径18m,高16.63m,安全高度14.4m,容积4000m~3。储存常顶直馏汽油(重整原料)。油品性质:相对密度0.7104,初馏点52℃,干点171℃,油温31℃,含水量2%,爆炸极限1.4%~7.6%。浮盘上油气混合物的氧含量20%,烃含量≥25%。 该罐在1996年11月11:00时开始向重整装置付油,泵抽出量为40t/h,初始油位高度为13.8m,着火时油位高度为12.4m,浮盘下降速度为0.15m/h。该罐在付油时已静置24h。2 着火当天天气状况 11月9日前已有50多天未下雨,为冬季干旱气候。11:00付油时,天气晴朗,空气湿度约50%,15:00开始下雨。当天风向为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大型钢制浮顶式储罐结构在爆炸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机制,采用理论分析、缩比模型爆炸模拟试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浮顶储罐结构的破坏特征和内力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由于爆炸冲击波的瞬间冲击作用,罐壁沿环向形成巨大的压缩内力,迎爆面罐壁顶部屈服导致罐体失稳破坏;浮顶罐的结构破坏经历了弹塑性动力响应过程,最终形成迎爆面罐壁的内凹塌陷和屈曲变形;并且,罐壁的内力以拉压力和产生弯矩的内力为主,但拉压作用更为明显,罐壁沿其环向处于受压状态,沿轴向处于受拉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不同气源压缩气体泡沫扑救浮顶罐密封圈火灾的有效性,通过足尺灭火试验,研究不同工况下压缩气体泡沫对浮顶罐密封圈火灾的灭火性能以及气源类型、挡雨板遮挡对灭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泡沫溶液供给强度为5 L/(min·m2)条件下,压缩氮气泡沫和压缩空气泡沫均可快速有效扑灭典型浮顶罐密封圈火灾,且灭火后不发生复燃;密封圈挡雨板对泡沫施加和灭火均有较大影响,不利于快速灭火;无论是否设置挡雨板,压缩氮气泡沫的灭火性能均比压缩空气泡沫略有提升,实际工程中有氮气源的场所建议直接采用已有供氮设备作为气源。研究结果对压缩气体泡沫系统工程设计以及在大型浮顶罐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浮顶油罐一二次密封区间内的油气进入大气后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倘若油罐遭遇雷击,可能会引起爆燃。通过数学建模对油气在密封空间内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简易公式;同时在实验室建立了浮顶罐模型,对密封空间内的油气进行检测,两者结果类似。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浮顶油罐密封圈防爆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既安全环保,又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防止储罐跑油跑料事故十大对策扬子石化公司储运厂殷达华储罐是化工企业储运系统极重要的设备。当前,普遍采用拱顶罐、浮顶罐和球罐,也有一定数量的卧式罐。由于它们大多用来储存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易腐蚀、有毒性的油料,因此,能否保证安全直接关系整个企业的效益和...  相似文献   

15.
浮顶储罐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避免浮顶储罐在遭受雷击时由于导电片设施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引起密封圈火灾,在实验室建立了2 m直径油罐模型,开展导电片火花放电起始电流试验、导电片与罐壁形成空气间隙击穿放电初始电压试验,系统研究导电片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的放电危险性。试验结果表明:导电片靠自身弹性与罐壁贴合时,雷电流大约在400 A时导电片开始产生点燃性火花放电;如导电片与罐壁贴合不良形成空气间隙,雷击情况下雷电流泄放瞬时浮顶与罐壁之间的电位差足以使一定大小的间隙击穿放电,当间隙大小为20~30 mm时,放电电压为26~40 kV。因此,储罐在遭受雷击时,导电片火花放电现象不可避免。结合储罐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取消二次密封导电片、液下刮蜡器与浮顶进行可靠电气连接的改进措施,避免导电片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发生,大大降低浮顶储罐雷击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油田监控对象具有点多、面广、跨区域的特点,指出对油田进行无线监控的必要性,并对6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手段的特点进行比较;根据油田安全监控的业务需求,提出基于WLAN技术的油田安全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实施案例介绍系统中无线设备的选型、安装和防雷接地等方面的工程问题。该研究成果实现油田的安全监控预警,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油田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锡麟 《安全》2002,23(6):19-21
为了保证CNG加气站的安全运行,本文就加气站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安全接地,即防电击接地、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在借鉴其它危险环境条件下的安全接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以及在对加气站设备实施安全接地时值得注意的事项,可供从事CNG加气站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库安全信息监控系统是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监控系统易受雷电危害,常常因此出现工作异常,使信息监控系统失去作用.本文依据现有的防雷条件,针对油库信息系统特点,制定出针对油库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用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典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并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讲述了污水处理厂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列举了该系统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详细介绍了该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以及系统的供配电设计、防雷接地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关键点,并对未来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做了设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型浮顶储罐多次发生雷击火灾事故,严重影响了石化企业的安全运行.通过对大型浮顶储罐密封结构进行剖析,分析储罐油气泄漏规律及密封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储罐运行中可燃气分布规律.结合储罐雷击形式及火花放电危害的研究,提出了大型浮顶储罐雷击火灾事故机理,认为导静电片、机械密封是雷击火灾的主要点火源,密封设施的失效是造成可燃气积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护建议,为大型浮顶储罐防雷击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