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纠结     
<正>如果我们问,世界上有一种能源,它不燃烧污染大气的煤炭,不产生PM2.5,也不排放危害健康、令人讨厌的氮氧化物啥的;它被科学家制造出来并被人类利用已经长达60多年,它的设施在全球分布有430多个,排在第一的是美国;它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只发生过三次大的事故;今天它给人类提供将近五分之一的能源,你家里的照明、电器,你用的手机、电脑,很可能是拜它所赐动力得以运行。那么,这样的物质你需要吗?估计你会说"那当然啦"。可是如果我告诉你它的名字叫"核能",它的设施没准会建在  相似文献   

2.
员工对作业场所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案情】一名打工妹到一家制鞋厂打工,感到车间里的气味很难闻,就问老板:“这气味有没有毒?”老板回答说:“没有毒。”打工妹又问:“能不能装个排风扇去去味?”老板不耐烦地说:“这个不该你管,以后少说话多干活。”一年后,该打工妹出现身体不适,经确诊为苯中毒。试问此案中老板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的哪条规定?【回答】《安全生产法》第4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打工妹对工作场所的不适…  相似文献   

3.
防毒面具叹     
晚上,在某造纸厂化浆车间漂白工段忙了半天的防毒面具们正准备睡觉,面具甲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它旁边的面具乙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不舒眼?”甲默默地摇摇头,说:“今天上午,工人小徐修氯气管道时死了。”乙问:“小徐不是把你领走了吗,他没戴着你?”甲回答说:“戴着哩,要是不戴还不至于死哩!” 这事真有点蹊跷。防毒面具是保护工人安全的好助手,在有毒气的场所工作,只要戴上它,就可保安然无恙,今天怎么起了相反的作用了呢?面具乙觉得很奇怪,它用探究的目光从头到脚地把甲打量了一番。问:“是不是你哪儿坏了?”甲摇摇头:“不,我哪儿也没…  相似文献   

4.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间:“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歧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听完男孩…  相似文献   

5.
我的名字叫"三违",因生性顽劣,天生与安全做对,所以非常不受人类欢迎.你只要看一看人类用文字写的东西,就知道他们有多么憎恶我,像什么"杜绝三违""打击三违""与三违斗争到底""把三违消灭在萌芽状态"等等词语那都是针对我的.我也知道我不是什么好东西,平生干了不少坏事,害了不少人命.不过我还是想不通,人类为什么对我如此痛恨,经常打击我,防范我,见了我像遇到瘟疫一样.  相似文献   

6.
脑筋急转弯     
<正>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你用左手可以握住它,而你的右手怎么也够不到?什么东西离你的脚很近,但你不能用左脚踩到它?什么东西是属于你的,但是别人用得反而比你用得多?有一个人在婚姻问题上左右为难,下不了决心,不知道如何选择。于是他想去听听算命先生的意见。街上有两个算命先生甲和乙,甲告诉他:"我说的话,有60%是正确的。"乙告诉他:"我的话,只有20%是正确的。"这个人想了想。选择了乙为他算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找准算命先生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自从认识《江苏劳动保护》以后,我就把她当作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收到《江苏劳动保护》后,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从头到尾仔细品味,感到轻松时.越看越有味道,越读越有精神。好多次妻子儿子弄不明白,说我在单位看不够,回家还要看.不知道你能看出个什么名堂.我说服妻子儿子看书不能光看题目.还要看内容才行。我看的时间长了,有空就着手写点稿子给编辑部寄去。有一次一篇章被《江苏劳动保护》刊登了,中午下班我就兴冲冲地叫妻子儿子看,当他们看到我写的一篇言论章后说:这就是你看《江苏劳动保护》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这是发生在淮南煤矿的故事。 一天的大早,开拓工张传利就赌气离开了家,妻子胡宝莲跟后紧喊慢喊,他都不应。 昨晚,张传利下中班后很晚才回家。宝莲见丈夫气色不对,便关心地问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可左问右问,丈夫就是不开口。问急了,才知道丈夫在井下扒了电车头,被安监员给逮住了,还叫家属到矿上去一趟。宝莲当时便火了,直嚷嚷道;“你是吃了豹子胆啦?干了这十多年开拓工,扒电车头是违章,你心里总该一清二楚。再说,我上个月已和矿上签订了安全包保合同,包你不出事的。现在倒好,你犯了错,连俺也搭上,我不去!”当下,两人便翻了脸,一宿无话。 …  相似文献   

9.
天堂之旅     
一群在地狱表现良好的人们,获得一项奖励:他们可以到天堂旅游,探望亲友。这群人兴高采烈地抵达目的地,乍看之下,除了空气里弥漫着光明与温暖、人们特别亲切之外,天堂与地狱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受到这里的亲友热情的欢迎,妥善的招待,四处参观……很快地,假期即将结束,天堂的人们希望他们能留下来。“这里好像不错,不过,你要知道,我可是个赫赫有名的律师呢!天堂里能让我好好发挥吗?”一位来自地狱的律师想到这个现实问题,趾高气扬地问着身旁的亲友。“很抱歉。我们这里的人从来都不打官司的。”被问的亲友客气地回答。“什么!不打官司?不打…  相似文献   

10.
非常办法     
奎走进厂长办公室。厂长连忙起身来迎:“奎,坐,坐。”又倒茶,又递烟。奎双手交叉着抱在胸前,淡淡地笑着问:“老板,找我有何贵干?” 厂长说:“咱哥儿们,别老是老板老板的。” 奎仍是淡淡地笑:“在厂里,我喊你老板。到你家,我不称你老板,还叫你老歪,行不?” 厂长怔了一下,尴尬地笑着说:“奎,你可别在我儿子跟前叫我老歪。” 厂长与奎都是六十年代末的下乡知青,在一个知青点,一个锅里盛饭吃。那时厂长可不象现在这人模人样。打架,窃狗,偷老乡青菜,样样来。奎给他起了个绰号叶“老歪”。 “奎,你还记得咱们在乡下的事么?”厂长问。 奎说:“记得…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到常熟市出差,晚上住在旅馆里,和我住在同一个房间的.是一位来自江西南昌的小伙子。他问我:“常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到沙家浜去吧!”他有点惊奇:“为什么叫沙家浜?”我看见他困惑的表情,也有点惊讶:“你连沙家浜都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期走访调查了一些企业发现:我市不少企业的电工、焊工、司炉工、塔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现象较为严重。“特种操作证”受人冷落,成了“苦菜花”,以致出现盲目蛮干、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冒险操作,而引发工伤事故不断。 相反,到劳动部门参加培训、考核、办证的,大部分是我市在上海、深圳、山东等外地打工专程回来的打工仔和打工妹,以及一些申报ISO9000认证的企业。“特种操作证”成了外出打工仔、打工妹的“绿卡”,成了急需认证企业的“通行证”。追问打工仔、打工妹办证的缘由,告知:因外地安全部门查得太严,罚得…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大厨好奇地问道:“年轻人,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呢?”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一完成,最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不但收入丰厚,而且前途无量。”大厨摇摇头:“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志趣和人生兴趣。”MBA一时无语。显然他不懂大厨的意思。大厨却长叹道:“如果经济继续低迷下去,餐馆不景气,那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MBA惊得目瞪口呆,几乎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这个一…  相似文献   

14.
安技科长:厂长,咱们厂从事铅作 业的工人多,我想请医务室的 大夫给大家讲讲铅毒对人体的 危害。厂长:那怎么行,工人要知道了危 害,不干活怎么办?安技科长:那讲点防护知识怎么样?厂长:我们现在那有钱搞什么防护,安技科长:那……厂长:这你不用担心,我早想过 了。那些毒害大的作业,多雇 几个临时工不就行啦!如此“防毒”@晓征  相似文献   

15.
一位车间书记向我抱怨, "现在的检修工真是麻烦,越来越胆小了,我叫他们去补一个设备,他们还不动,说监护人不在绝不动火,我说我在我负责,他们还说你能负得起责吗,你对现场不熟悉,不清楚哪里有哪些危险."作为一个安全管理人员的我听后,心中暗自庆幸,这几年的安全教育工作终于显现成效了,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终于有了大幅提高.科学的安全管理要让企业的员工明白敬畏,知道害怕,才会主动识别危害,控制风险.在企业中,员工的勇敢往往会断送了个人和企业的前程, "员工一定要怕死."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这座大都市里,到处都能看到操着各种口音的打工妹。在家里,勤快的安徽小保姆替你料理家务;到餐馆吃饭,麻利的四川妹为你端茶倒水;写字楼内做保洁的可能是个山东大嫂或河南大婶。 北京市对外来人口普查的最新资料显示,全市外来人口总数285.9万人,其中女性77.9万人,据推算她们中就业者约有60多万人,大体分布在饮食业,家政服务业,宾馆、饭店等行业中。 打工妹们以她们吃苦耐劳的品性赢得了城市人的认可,一些佼佼者还获得了“荣誉市民”、“优秀外来务工青年”的称号。然而据了解,更多的打工妹的生存状态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7.
一位车间书记向我抱怨,“现在的检修工真是麻烦,越来越胆小了,我叫他们去补一个设备,他们还不动。说监护人不在绝不动火,我说我在我负责,他们还说你能负得起责吗,你对现场不熟悉,不清楚哪里有哪些危险。”作为一个安全管理人员的我听后,心中暗自庆幸,这几年的安全教育工作终于显现成效了,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前不久,笔者为分厂刚招进的一批新学员进行分厂级安全教育,上课时,我发现有四名学员仅带了笔,我问他们为什么没带纸,他们大咧咧地说:“领导,这培训不就是走走形式吗?签个字就行了,我们以前在其他单位也都是这样子的。”听到这话,我很诧异。后来,我提了两个他们以前工作岗位上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知应会的内容问他们,他们却一个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真烦,作业这么多,还要写学校安全注意事项!”我嘀嘀咕咕的掏出作文纸,写什么呢?“安全,离我太远了。学校里能有什么安全问题?有什么可担心的?”正当我昏昏欲睡之时,忽然两个带着安全帽子的小人走到我跟前严肃的说:“我们叫小安,小全,天天在你的身边,现在,我们就带你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白天的校园吧。”  相似文献   

20.
三十多年没几个人叫我“马吉凯”这个名字了,可要提起“马瘸子”,本地老少却无人不晓。你们可知道是啥原因使我失去了右腿?又是啥原因夺走了我朝夕相伴的妻子?这要引起我永世不忘的痛苦回忆。 我已年过半百,是1958年元月到基建队工作的。那时一矿刚刚上马,年轻人多,大伙儿只知道拚命干活,却没有多少人留心安全生产。同年5月21日,我和师傅们一道下井修建井筒,象往常一样随便敲了敲井帮,还没听清是什么声响,大伙儿就说顶板没问题,放心干。哪知刚干了不长时间,就听见顶板“嘎嘎”直响。大伙儿闻声知变,边跑边喊“冒顶了!”当时我还年轻,从来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