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微型化学实验和绿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在国内,尤其是在化学界掀起了一场绿色化学改革。绿色化学的宗旨在于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产生和使用。绿色化学是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微型化学实验则是教育界有识之士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而设计和产生的。绿色教育和微型化学实验绿色教育就是士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  相似文献   

2.
开发研制绿色化学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彻底阻止污染的化学,简介了几种绿色化学产品及研究开发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叙述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彻底阻止污染的化学,简介了几种绿色化学产品及研究开发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开发研制绿色化学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彻底阻止污染的化学,简介了几种绿色化学产品及研究开发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所谓绿色经济,实际上是一个行政表述,它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从绿色经济的角度来看,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经济增长的实质问题。经济增长的本来目的是提高人类福利,但是福利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为了短期利益污染环境。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可以把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称之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化学教育染上绿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本身就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大大加快了,与此同时也加快了环境的恶化.现在摆在人类面前的十大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其中至少有8个都直接与化学和化学工业污染有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化学学会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口号.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背景值,通常称为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土壤、水体,大气、植物的天然化学成分,它反映了这些环境要素在自然界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但是,当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冲击整个环境,要找到一个不受污染的地方是很困难的,因而环境背景值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相对不受污染或少受污染的地方的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徐海红 《绿叶》2014,(10):10-17
书籍承载着人类伟大的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环境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刻反思,影响和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绿色化学实验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领悟和感受到科学给人类创造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严肃、认真地对每一个实验,既要科学地、直观地展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又要始终注意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改进目前化学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并对实验排放的“三废”进行控制和治理,这都可以说是绿色化学的内容。在教学上,应以改革实验为突破口,在日常教学、演示实验的改进、绿色实验的设计、学生实验的微型化、废液的回收再利用、研究性课题的介入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点滴事例的实践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标志与国际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消费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为目标的人们,开始呼唤不含污染物质、益于身心健康、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绿色消费”之风。在这一背景下,各国政府和一些公众团体就必然要求对环境加以管制,表现在商品和服务上,就是制定一系列的绿色环境标准,从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对污染加以控制,使污染减少甚至完全消除,环境标志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前沿 《环境教育》2007,(2):59-60
环境标志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兴起的情况下产生的,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同时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地球资源迅速减少,臭氧层屡遭破坏,“三废”污染加剧,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等,人类逐渐认识到无法离开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在改造自己寻求发展的时候,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世界进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的绿色时代。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03,(Z1)
一、绿色包装的兴起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固态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对地球资源的浪费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经将固态废弃物的处理列为全球重大环境课题。而包装废弃物是固态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对环境的危害,所以绿色包装就成为包装界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2,(8):80-80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着它存在的价值,一个物种的消失,我们可能注意不到,但是自然系统却已经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就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最多能活4年。而如今,随着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破坏,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太多物种消失了,我们人类将面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绿叶》2016,(2)
正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迅速展开,可再生能源产能与增长速度跃居世界首位。但也不能忽视,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全方位深化,能源发展存在着需求缺口巨大、结构不平衡、利用效率偏低、污染严重等诸多矛盾,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大学的绿色化学教育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大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的教育对绿色化学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内外的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有些大学开始招收绿色化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就国外一些大学有代表性的绿色化学教育情况进行介绍.旨在对国内高校的绿色化学教育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教学中,可把本地区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自然地、生动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在绿色化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绿色化学实验,是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实行改革而形成的化学实验的  相似文献   

17.
正书籍承载着人类伟大的思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世界环境史上,有许多绿色著作以其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刻反思,影响和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绝非偶发和突然。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萌芽到诞生,从幽若微光、星星之火,到渐成燎原之势,直至今天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发展,创造了文明、构筑了繁华,也制造了贫穷、污染了环境。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消费品产量和工业化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的环境已然呈现不堪重负的态势。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还将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集中到城市,相应的排水系统、废物处理和城市结构建设却远远跟不上城市化的脚步。城市——人类最主要的居住环境,面临着可持续生存的巨大考验。正是在这种形式下,2005年的世界环境日提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绿色家园”的口号。中国作为21世纪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全国各个城市纷纷开展活动,响应环境日主题,以期用行动要求改变,用改变赢得绿色将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塑料的出现,人们的许多用品改变了模样。塑料以其众多的优点代替钢材、木材、玻璃等材料进入了人类的生活空间,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然而与之俱来的是塑料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解决这一问题,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我国污染型废塑料仍在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型废塑料是指聚乙烯、聚丙烯及各种复合膜制成的包装物、地膜、各种塑料膜类的废弃物——尚未被利用的废塑料。回收利用这类废塑料是我国解决“白色污染”的关键。一、国内外利用和处理废塑料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利…  相似文献   

20.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是我们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地方。它美丽富饶,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护地球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一方面从自然界获得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又把废弃物投向大自然,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恶化,形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物理性污染,主要有噪声、电磁波、放射性物质等;二是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三是化学性污染,主要包括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生物毒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