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以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DGIS)软件为开发平台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初步设计和系统建设的目的、原则,讨论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结合某系统实例阐明了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框架结构以及模块功能组成.指出分布式网络GIS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防震减灾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思路正在结合具体的城市实施,探索为防震减灾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总结了过去20多年里国内外在防震减灾领域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对地震危险性和建筑结构易损性分析、房屋建筑震害预测以及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的应用等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损失严重。在防震减灾研究中,迫切要求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用高新技术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合称3S)得到了快速发展,以3S技术为主要框架的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GIS在城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于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建立了“上海市防震减灾应争决策信息系统(宝山试点区)”。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和作用,并重点分析了系统的核心模块: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子系统和地震应急决策信息子系统。  相似文献   

5.
应用GIS建立城市防震成灾信息系统是一条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而现有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防震减灾专业模型与GIS功能结合不够紧密,因此加强对地震灾害智能计算的研究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城市防震成灾信息系统常用的二次开发方法,阐述了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方法,论述了应用COM技术开发系统的界面与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防震减灾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地震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及重点工作。“九五”期间,我国先后在部分大中城市开展了防震减灾的示范研究,建立了先进的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全面介绍了该项示范研究的城市之一-合肥市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下系统的主要内容、研究特色和取得的工作成果。该技术系统的完成,对推进我国城市防震减灾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和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基于ArcSDE的防震减灾遥感数据库系统的框架结构、建库过程及利用ArclMS建立海量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中自动创建地图服务、不同坐标系统的矢量和影像数据的叠加显示、远程图像处理等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目前系统包含的主要遥感影像库和矢量库.该遥感影像网络发布系统实现了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首先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分析了这些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概念,采用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作为衡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强弱的3个最基本的要素。围绕这3个基本要素,列举出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6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4,(5):8-8
2014年9月24—26日,第28届全国中心城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如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来自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10个特邀城市地震部门的代表以及热心防震减灾事业的有关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发展现状,并以福清市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市土地利用、道路路网及避震疏散场地等防震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上述3种防震减灾规划影响因素的要点,为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GIS在震后应急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震后应急反应是减轻震害的关键措施之一。震后应急的基础在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GIS(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信息管理能力和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借助于这个系统,可以解决以往应急反应中存在的资料分散、资料更新慢、管理费用大以及大量信息难以提取、查询和使用等问题。GIS与震后应急反应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应急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李毅军 《灾害学》2001,16(4):22-26
依据中国地震局有关建设防震减灾示范项目大纲的要求,就大型企业如何建立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地质背景及震害预测和对策,为企业防震减灾工艺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RS和GIS在滑坡泥石流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李发斌  崔鹏  周爱霞 《灾害学》2004,19(4):18-24
本文论述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敏感性分析、可能性分析、风险分析以及在泥石流信息系统、泥石流危险度分析和泥石流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3S技术支持下的滑坡泥石流的预测、干涉测量合成孔径雷达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城镇地籍数据信息,基于GIS软件进行建筑物易损性和居民安全风险分析与应用研究。通过对某县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街坊建筑物的易损性分析和居民安全风险分析实例应用研究,重点讨论并实现了利用现有数字化地籍图、城镇地籍数据库及土地调查记录等信息;并结合建筑物震害损失评估模型和人员伤亡预测方法,完成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和人员伤亡程度的预测,对城市防灾减灾进行辅助决策支持与评估。  相似文献   

15.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对日本关东、阪神二次大地震作了概述 ,并将其灾情作了比较与分析。进而提出了日本首都的地震危险性问题 ,针对东京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高度集中的大都市的特点 ,提出几点防震减灾建议。并希望以上分析工作能对中国大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快速地生成震害分布预测图,对提高减灾救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技术,设计了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要素的震害空间分布图集.本文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能力与GPS、RS和地震科学相结合,从设计思想、图集内容、表现形式等方...  相似文献   

17.
摘要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威胁极大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无疑,对地震造成的损失予以及时、充分的经济补偿,不失为一项重要的对策,其中,推进地震保险,通过社会经济杠杆原理,可以实现这种经济补偿。本文就推进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实施方法和步骤,论述了作者的认识。作者认为,推进并普及地震保险,是目前增强社会防震减灾和实现自救、互救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但实现地震保险,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地震部门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8.
金江军  潘懋  杨志双 《灾害学》2007,22(2):73-76
随着人们应对灾害从过去的“被动救灾”走向现在的“主动预防”,风险管理成为防灾减灾领域一个热门话题。从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以及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内容,提出了城市地裂缝风险评价流程,探讨了城市地裂缝可接受风险水平。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地裂缝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城市用地类型开展易损性评价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首次提出了城市地裂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