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构完整的安全文化学(SC)学科体系,以促进安全文化学的研究和发展,基于已有的安全文化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安全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剖析安全文化学的4个学科基本问题,即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并详细论述安全文化学的学科基础及学科分支体系(即安全民俗文化学、安全文化符号学、安全文化史学、安全文化心理学与比较安全文化学)。结果表明:创建安全文化学具有坚实的现实与理论基础,所构建的安全文化学学科体系可清晰阐明安全文化学的学科基本问题、学科基础与主要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丰富安全文化学原理和完善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进而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发展,主要从组织层面出发,运用比较法与归纳法,对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开展系统研究。首先,根据安全文化与安全文化学的定义,给出安全文化学原理的定义,并指出安全文化学原理研究需注意的2个问题。其次,提炼并剖析安全文化学原理的7条核心原理,即累积效应、"中心-边缘"效应、过滤原理、传播原理、局部稳定原理、最小偏离角原则与牵引跨越原理。最后,构建安全文化学原理"三层"结构体系,并分析其内涵。结果表明,7条安全文化学核心原理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并可划分为3个不同层面,它们几乎涵盖安全文化学的所有研究内容,可显著促进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与事故灾难休戚相伴的过程.目前,众多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安全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安全文化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安全科技工程学界,已延伸到诸多学科领域并发挥着关键作用.从领域范围来看,渗透极其广泛,从工业生产、资源利用再到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学的价值均得以全面体现.  相似文献   

4.
《安全》2021,(6)
正创立安全文化学、安全信息学、安全情报学学科理论体系提出安全认同、情感安全文化、循证安全管理等安全科学新理论发表多篇SSCI、SCI、CSSCI、CSCD等检索论文,出版多部专著或教材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国安全科学学报》《西安科技大学》青年编委、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文化工作组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文化专家、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安全应急产业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应急管理专家等学术和社会兼职。主要从事安全信息学、安全情报学、安全文化学、安全学科建设方面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建构安全文化学方法论体系,完善安全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基于安全文化学定义,提出安全文化学方法论的定义。基于此,根据方法论相关内容,提出整体主义与局部主义2条安全文化学研究路径,归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现实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等6条安全文化学研究原则,并提炼辩证法、比较法、系统论法与审视交叉法等6种安全文化学主要研究程式;构建安全文化学方法论的"轮形"体系结构。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学研究进路、原则与程式三者相结合可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安全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进而为安全文化学教材编著奠定基础,分析安全文化学的内涵及课程地位与性质。基于此,从风险社会视阈与“大安全—大文化”视角介入,建立安全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的逻辑结构图,并构建安全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安全文化学课程教材编著从指导思想及内容深度与广度2方面进行思考。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建构及其教材编著意义重大且急需,该研究为安全文化学教材编著,以及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开设安全文化学课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安全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进而为安全文化学教材编著奠定基础,分析安全文化学的内涵及课程地位与性质。基于此,从风险社会视阈与"大安全—大文化"视角介入,建立安全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的逻辑结构图,并构建安全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安全文化学课程教材编著从指导思想及内容深度与广度2方面进行思考。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建构及其教材编著意义重大且急需,该研究为安全文化学教材编著,以及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开设安全文化学课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好书推荐     
《安全》2022,(3):55-55
《安全文化学》是中南大学王秉与吴超于2018年合著出版的学界首部以“安全文化学”命名的学术著作,是一本介绍和研究安全文化学的专著,是一本适用于“安全文化学”的教学用书。本书涵盖安全文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实践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研究3方面内容,共10个章节。它以“夯基础,传精髓,展全貌,教方法,激思维,拓视阈,拔高度,接实际,顺思路,提问题,解迷窍,促发展”36字为撰写要领,力求突出“系统性强、理论性强、基础性强、针对性强、学科性强、前沿性强、实践性强与严谨性强”8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安全文化心理学(SCP)学科体系,进而提升安全文化学(SC)与安全心理学(SP研究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基于学科建设高度,论证创立SCP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基于SC与SP的定义,提出SCP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SCP的内涵、研究对象、学科基础和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SCP是SC和SP的一种新的研究策略或范式,其研究有助于增强二者的科学性、本土性、匹配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安全文化的特质,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从安全文化学高度,以安全科学视角审视和考察安全文化。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模型方法,提炼与分析安全文化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并构建安全文化特点的三角形模型与安全文化功能的人形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划分安全文化的类型。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具有自然性、普遍性、人本性及实践性等10项主要特点,满足安全需要的功能及认知与教育功能等8项主要功能,并可从时间维与空间维等6个维度划分安全文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我国安全文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演进和热点,选取2010—2019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323篇论文作为样本数据,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文献数量分布、期刊来源、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和知识演进,并追踪热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学领域论文发表量呈波动态势;在知识演进方面,近10年间安全文化学研究经历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学向各行业拓展的3个阶段,研究方法上更加具有针对性;结合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状,安全文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应用范围将进一步延伸,定量分析和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好书推荐     
《安全》2019,(1)
正《安全文化学》是中南大学王秉与吴超于2018年合著出版的学界首部以"安全文化学"命名的学术著作,是一本介绍和研究安全文化学的专著,是一本适用于"安全文化学"的教学用书。本书涵盖安全文化学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秉     
《安全》2021,(6)
正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国安全科学学报》《西安科技大学》青年编委、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文化工作组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文化专家、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安全应急产业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应急管理专家等学术和社会兼职。主要从事安全信息学、安全情报学、安全文化学、安全学科建设方面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在主要研究方向发表系列成体系化的SSCI、SCI、CSSCI、CSCD检索的研究论文,出版《安全文化学》等多部专著或教材,创立安全文化学、安全信息学、  相似文献   

14.
为明晰安全文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分布、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安全文化学的科学发展模式,促进安全文化学研究与发展,开展安全文化学的研究进展及科学发展模式研究。梳理安全文化学研究的典型阶段和主要领域,并简单评述已有的安全文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安全文化学的科学发展模式。结果表明:已有的安全文化学研究可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主要涉及安全文化学的上游、中游与下游3个研究领域;所构建的安全文化学的"横-纵"式发展模式可为安全文化学未来研究与发展提供清晰严谨的整体性框架。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简称《学报》)栏目设定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但随着安全学科的建设以及相关科研的前沿变迁,原来栏目设计已经不能充分体现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分类代码已经明显不适应学术论文的分类,且该国标为推荐国标,不是强制国标。同时,按照该《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对期刊来稿进行分类不仅耗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2月1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安全学科单列为一级学科(原仅是矿业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成为工学门类下的第37个一级学科,名称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代码为0837。将来全国报考安全专业的学生,从本科到博士将可获得安  相似文献   

17.
《安全》2021,(3)
正《安全文化学》是中南大学王秉与吴超于2018年合著出版的学界首部以"安全文化学"命名的学术著作,是一本介绍和研究安全文化学的专著,是一本适用于"安全文化学"的教学用书。本书涵盖安全文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实践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研究3方面内容,共10个章节。它以"夯基础,传精髓,展全貌,教方法,激思维,拓视阈,拔高度,接实际,顺思路,提问题,解迷窍,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建设,解析人的情感性安全需要内涵,将人的情感性安全需要分为爱与被爱的需要等3个不同层次,从安全文化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功能;基于此,剖析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的作用机理,指出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是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内在需要。论证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能促使人选择安全型行为,情感性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应遵从3点基本要求和2条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挖掘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价值,增强安全标语在组织安全文化建设中应用的有效性,从安全文化学视角,解析安全标语的安全文化内涵;分析安全标语文化力的内涵、释放机理及核心效用,构建安全标语与组织安全文化的“自行车”关系模型;阐述基于安全标语的组织安全文化建设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促进和保障组织安全文化落地是安全标语设置的重要目的,安全标语是组织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构建基于安全标语的“四位一体”组织安全文化体系要以安全科学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以安全人性的“Y理论”假设和人性需求为核心准则。  相似文献   

20.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分类及代码为适应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需要,国家最近发布了GB/T13745—92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并已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国家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及社会科学学科等各类学科的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并规定其化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