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探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选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作为安全文化的3个维度;安全遵守行为、安全参与行为作为安全行为的2个维度,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对员工安全遵守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对安全参与行为没有影响;安全精神文化对员工的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处作业个体安全防护的修正行为意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高处作业人员个体安全防护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引入示范性规范、过去行为、风险感知3个变量,并假设变量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条件,构建高处作业人员个体安全防护行为意向模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修正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行为态度、过去行为、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示范性规范均正向显著影响安全防护行为意向;风险感知对安全防护行为意向无显著直接影响;主观规范、过去行为、知觉行为控制、风险感知通过行为态度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安全防护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3.
为检验变革型领导差异对于工作场所安全行为与安全结果的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通过安全行为影响安全结果的变革型领导差异多层次模型。以某油田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团队层面的变革型领导差异与个体层面的安全参与、安全遵守呈负相关,且变革型领导差异调节个体层面变革型领导与安全遵守之间的正向关系;变革型领导差异通过安全遵守对受伤结果产生的正向间接效应显著。该结果突出了管理实践中领导行为权变策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焦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绩效,探讨了安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文献分析和社会认知理论,引入安全效能感作为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安全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构建安全变革型领导、安全效能感与安全绩效的假设模型。以焦化企业一线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Mplu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效能感、安全遵守和安全参与,且安全效能感在安全变革型领导与安全遵守、安全参与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果验证了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聚焦的领导行为影响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矿工的安全行为,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领导行为、安全文化与矿工安全行为之间的理论假设模型。依据436份来自矿工的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假设。结果表明:领导行为、安全文化对于安全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力和影响力,领导行为不仅对安全文化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安全文化间接影响安全行为;交易型领导对安全行为的整体影响强度高于变革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对安全文化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安全文化中除安全规程和安全培训对安全参与行为预测力不足外,其余维度均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模型;编制测量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640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验证假设模型.结果 表明: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安全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安全行为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个人-组织安全价值观契合不仅直接影响矿工的...  相似文献   

7.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多方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制效果影响因素和管制力度相对不足的问题,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员工四方博弈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监管效果受到企业预期损失、安全生产管理成本和中央政府给予举报者的奖金额的影响。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中小煤矿企业有其自发管理的动力,地方政府监管力度较低;企业需要改进管理方法,降低管理成本,合理制定员工事故赔偿额标准,降低员工的遵守规章的难度,并适度提高对员工遵守规章行为的奖励力度,以降低员工从事不安全生产行为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某供电局风险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评估。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主要影响因素有3个;然后运用SPSS 16.0对问卷进行处理并进行信效度分析;最后采用AMOS 17.0对样本数据和构建的模型进行拟合度分析,得出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对该企业风险管理绩效影响最大的是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管理,其次是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最后是应急管理。通过观察变量与二阶因子之间的影响系数可知,员工是否清楚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辨识的危险因素的全面合理性以及是否定期对其分析和补充对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最大,定期应急培训与设备设施管理的影响也较大,影响最小的是作业环境以及员工作业前对岗位风险控制措施的回顾。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索员工安全行为路径,寻求可能的行为管理切入点,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自我决定理论(SDT)和开放式访谈方法,构建安全行为形成机理模型。以煤矿矿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假设。结果表明:交易型安全领导与德行垂范对受控安全动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性化关怀、愿景激励和领袖魅力对自主安全动机具有正向影响;受控安全动机对安全任务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而自主安全动机对员工安全任务行为和安全公民行为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个体因果定向在"安全领导-安全动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例外管理和个性化关怀分别对受控和自主安全动机的整体影响系数较大。制度契约和关系契约结合是提升行为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矿工心智游移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从个体、组织管理和作业环境3个方面提出了矿工心智游移影响因素和研究假设;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12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和AMOS 22.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采用Pearson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影响因素均与心智游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个体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疲劳的影响最大(β=0.60);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破坏性领导的影响最大(β=0.54),破坏性领导不仅直接影响心智游移,还能通过负性情绪(β=0.36)间接影响心智游移;作业环境因素对矿工心智游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作业环境物理特征的影响最大(β=0.36),作业环境物理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心智游移,还能通过疲劳(β=0.41)间接影响心智游移.  相似文献   

11.
煤矿工人安全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认知能力,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从管理角度提出组织政治(煤矿企业正式结构外的决策影响力)、管理公平性和管理者安全支持对安全认知影响的假设关系。利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3个因素对安全认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管理者安全支持和管理公平性对矿工安全认知有直接影响关系;组织政治对管理者安全支持和管理公平性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关系,并通过管理者安全支持间接负向影响安全认知;管理公平性对管理者安全支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并通过此变量间接影响安全认知。管理者安全支持和管理公平性是矿工安全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预测矿工安全认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基于行为安全模型,从管理者、班组长和一线员工3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对行为安全有关键影响的因子群。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研究构建行为影响因子之间的依赖关系矩阵,揭示安全投入程度、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安全处罚适当性等因子对员工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并形成煤矿员工行为方式影响因子的四分图。结果表明:安全投入程度是煤矿员工行为方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原因因子,管理者行为影响因子均是其原因因子,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企业安全状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职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铁路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预防和控制铁路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从个体、环境、设备和管理4个维度对影响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铁路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应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作业制度、激励机制、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霞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5):1849-1853
为减少民航机场安检人员的违章行为、提升民航机场安全水平,研究民航机场安检员的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关系中加入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3个中介变量,构建机场安检人员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收集国内机场的安检员相关数据,对已构建的理论假设模型采取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场安检员心理授权与违章行为存在一定相关性,即通过安全意识、安全动机与安全服从对违章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心理授权通过违章行为产生间接影响,通过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的中介作用对心理授权与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对于安全动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安全意识,影响最小的是安全服从;安全意识、安全动机和安全服从对于机场安检员的无意识违章、失控违章和故意违章3个维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安全动机对于违章行为的3个维度产生影响的差异性最小,即安全意识动机越高,机场安检员的违章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越低;安全服从与机场安检员的故意违章行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金属矿山员工风险认知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金属矿山冒顶坍塌、中毒窒息和车辆伤害3类常见风险,从风险特征维度的视角提出研究假设。通过设计风险认知与安全行为量表开展调查,并对调查所获的397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风险认知对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风险熟悉度与员工风险认知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可用于表征员工风险认知;风险熟悉度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且风险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风险可控性和恐惧性在风险认知对安全行为作用过程中分别起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作用;风险自愿性仅对安全行为有直接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以煤矿企业安全观念为核心,安全制度、安全行为与安全物态围绕安全观念相互影响交错融合,研究员工安全需要、安全意识、社会安全价值观、沟通系统、社会安全需要、教育培训系统、安全事故、行业特点、国家安全法规、管理参与、奖惩系统、组织承诺、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员工授权外,其他因素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兰伟兴  蒋建平  刘栩男 《安全》2022,43(1):53-58
为研究食品生产企业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安全领导力、安全氛围、个体认知等方面对员工安全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研究上述各维度对安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感知的安全领导力、良好的安全氛围及对安全的个体认知情况,均会促进员工主动安全行为的产生,且安全领导力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个体认知,再次是安全氛围;安全氛围会抑制员工安全道德行为的产生,个体认知会抑制员工自律守纪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为预防由安全注意力衰减引起的虚假安全问题,构建员工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采用多主体建模法并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分析个体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主要受熟悉程度和安全意识的影响。同时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对管理者的危机意识有反馈作用。安全信号强度、频率、员工对安全信息的期待和任务难度以及管理者的监督有效性,均影响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如何有效控制上述调节因素并提高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E.A. Kapp 《Safety Science》2012,50(4):1119-1124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leadership practices of first-line supervisors on the safety compliance and safety participation of the employees who work for them. Contingent reward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re examined under conditions of positive and non-positive group safety climate in both the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s sectors. Using moderated regression models (Aguinis, 2004)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eater levels of transformational and contingent reward leadership are both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levels of safety compliance and safety participation behavior, however group safety climate moderates the leadership-safety compliance relationships. Under positive group safety climate conditions employee safety compliance behavior improves as supervisor’s leadership practices increase; under non-positive group safety compliance conditions there is no improvement in safety compliance with improvements in supervisor’s leadership practices. The results provide further support to the growing literature on the value of strong group safety climates for improving safety compliance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value in improving the leadership practices of first-line supervis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