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北煤矿塌陷区粉煤灰复田营林生态环境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煤矿塌陷区粉煤灰复田营林生态环境体系.分析和探讨了该体系的防风效果、滞量、调谐气候作用及对粉煤灰中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测定表明,林分较空旷地风速降低17.4%-41.6%,滞尘量降低28.05%,地温降低3.2-7.5℃,气温降低2.5-9.3℃.利用煤矿塌陷区和电厂粉煤灰废弃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开滦矿务局范各庄矿塌陷区复土造田的实例,分析了煤矿开采产生地面塌陷的严重性,提出了复土造田的必要性;根据几年来复土造田的实践,着重提出了依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土造田须注意的问题。范各庄矿复土造田工程初见成效,矿区生态环境正在恢复,种植的林木、农作物和蔬菜已获丰收。  相似文献   

3.
地下煤层的开采将引起上复岩层的移动和变形,特别在平原农业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加上地面迳流源源排入,塌陷洼地逐步形成积水湖泊,自然生态和地貌景观均遭到破坏。塌陷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伴生的消极因素,如何预测塌陷范围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合理规划、综合治理塌陷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密切重视的环境问题,也是煤矿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地表形态变化预测方法简述目前应用于采煤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预测方法颇多。建立预计方法的途径主  相似文献   

4.
地下开采对地表的破坏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由于地下开采而引起的沉陷对环境的破坏,包括连续下沉的移动盆地、非连续下沉的塌陷坑等。同时还介绍了对留设保护矿柱、充填采空区等预防措施。对塌陷区和裂缝的治理、复地造田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挖深垫浅是淮北矿务局与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合作进行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塌陷区造地复田综合治理的研究内容之一。在他们的指导下,由沈庄煤矿具体实施,毛庄乡政府及当地农民积极配合。试验工程从1984年1月开始至1985年10月结束,分  相似文献   

6.
波兰对地面塌陷区的环境治理非常重视,在每个矿区,根据井下开采情况,专门编制一套地面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方案,其中对于塌陷区积水池的治理方法有四个方面:一是将塌陷区积水池修建成为风景旅游区或疗养院;二是将塌陷区积水池改建成为养鱼场或供农田灌溉之用的水库;三是将塌陷区积水池利用矸石或炉碴等废料回填修整成为农田;四是在即将受淹的塌陷区地表以下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工程技术措施与生物技术措施,论述了塌陷区土地复垦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塌陷区土地复垦是在完善目前技术途径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复垦与微生物复垦。  相似文献   

8.
以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非稳沉采煤塌陷区为例,通过对该采煤塌陷区实测资料和工作面开采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非稳沉采煤塌陷预测模型并对塌陷区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及土地利用信息,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划定非稳沉采煤塌陷区的破坏等级,并据此进一步提出顾桥矿非稳沉塌陷区的生态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矿区土地塌陷面积不断上升,塌陷地土地复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张集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评价因子、划分评价单元,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和法,得出评价单元等别和适宜方向。结论:常年积水塌陷区适宜渔业养殖业、季节性积水塌陷区和非积水塌陷区A适宜发展林业、非积水塌陷区B适宜发展农业种植。  相似文献   

10.
孙功 《环境保护》2013,(17):63-64
目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是恢复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淮南市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的治理思路和"泉大模式""、后湖模式""、鑫森模式"三种治理模式及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建 《山东环境》1998,(3):37-38
煤矿塌陷区的治理是困扰煤矿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实践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但都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矿在总结国内外塌陷区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实际,提出了一条采取多种手段、搞综合治理、恢复塌陷区生态环境的基本思路,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淮南矿区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风险、土地耕种、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土地复垦、基础设施修复、生态旅游发展等治理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效益,认为塌陷区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一种或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采煤塌陷区不同用途土壤的有机质、pH、钙、镁、氮、磷、钾、速效钾含量进行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塌陷区复垦地的肥力状况,为塌陷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一定复垦作用后,土壤肥力有所上升,但仍然达不到土壤质量标准,采煤塌陷复垦区的有机质含量严重缺少,氮极缺,磷、速效钾、钾含量丰富,土壤中的钙镁含量经过复垦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采煤塌陷区土壤受污染比较严重,在复垦过程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和氮肥。我们也不要盲目的复垦,在复垦过程中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水域理化指标和叶绿素的测定。用较为简单的W分级法对9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评分分级,并对塌陷区水域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级,用以反映采煤塌陷区的有机物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5.
微核技术监测煤矿塌陷区水体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蚕豆微核技术对淮北煤矿塌陷区的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同时测定了水体的CODcr和BOD5c结果表明:淮北煤矿塌陷区水质已经受到轻、中度污染;蚕豆微核技术与CODcr、BOD5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样可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用蚕豆微核技术可以监测煤矿塌陷区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煤矿大多数是井下采掘,因采煤造成的地表塌陷致使大量耕地和村庄遭到破坏,使局地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对我国采煤塌陷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列举了塌陷引起危害的典型实例,进而将塌陷区开发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模式归纳为充填式和非充填式两大类五种不同的型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采煤塌陷区开发利用前景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综述了采煤塌陷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及修复技术,详细介绍植物修复技术,总结了采煤塌陷区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迁移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段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污染评价,通过分析8种重金属元素和极易迁移元素Sr的相关性强弱评价其迁移能力。结果表明:(1)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沉积物中Mn、Ni、Zn、Cu、Cr和As平均浓度均超过背景值,8种重金属元素浓度的最大值均位于两个塌陷区之间的河流段Ⅱ;(2)地累积指数显示,河流段Ⅱ比其它3个分段重金属污染严重,为轻度或偏中度污染,且主要污染物为As、Ni、Zn和Cr;(3)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沉积物8种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的生态风险等级;(4)8种重金属元素与Sr相关系数显示,沱河芦岭矿塌陷区段沉积物8种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排序为:Zn>Pb>As>Mn>Cu>V>Cr>Ni。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淮南潘一塌陷区底泥沉积物氮磷形态分布特征,在塌陷区不同采样点采集10个柱状底泥沉积物样品,分析在不同深度下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闭蓄态磷、钙结合态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塌陷区底泥沉积物中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随着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硝酸盐氮变化趋势不明显,亚硝酸盐氮在底层(6~8 cm)时有一明显上升过程。总磷中铝铁结合态磷含量最高,其次是钙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随着深度的增加铝铁/结合态磷有一下降趋势,钙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变化不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作为第一贮煤大国,我国的原煤开采量还在逐年递增。原煤的开采固然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却相应出现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使我国可利用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