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编辑寄语     
2008,一个喜忧参半的年份,从南方严重的冰雪灾害,到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以及肆虐的水灾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当然,北京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中国人"嫦娥飞天"的登月梦想,也令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美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2):2-2
"地球是一个善良的慈父,同时又是一个凶恶的屠夫。"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飓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严重威胁和伤害着人类。  相似文献   

3.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0,(4):2-2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迅速前往灾区展开救援。  相似文献   

4.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09,(1):2-2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的美国金融危机,发展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如今已经渗透到众多的实体行业,甚而转变成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5.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09,(2):4-4
人类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从被动承受,到主动防御,再到法制化管理,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依法防震、科学减灾,这是防震减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2,(1):2
2012年1月6日,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回良玉副总理强调:要站在推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全面夯实防震减灾基础,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3):2-2
201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为了更好地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切实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综合素质,实现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全国各地均在5月9—15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0,(3):2-2
<正>这个夏季,最火的当属上海世博会了。历届世博会,均是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回眸过去,展望未来,不断涌现的众多科技成果,从世博会走向世界,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6):2-2
2011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中日韩第四次三方领导人会晤时提出“今年下半年举办东亚地震研讨会,启动东北亚地震、海啸和火山研究项目”的倡议,该倡议得到了日韩领导人的积极响应。2011年10月19—21日,”东亚地震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成功举行,此次会议将进一步加强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北亚国家在地震、海啸、火山领域的学术交流,提升亚洲国家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09,(6):2-2
多数科学家执为,目前全球气候升温的趋势主蜜是由人类产生的“温室效应”不断扩大造成的。2009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人们期望它能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寄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也日趋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和人类社会的破坏也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2,(2):4
围绕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宗旨,中国地震局加强了同部委、省政府的合作,于2012年2月22日与铁道部签署了《共同推进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战略合作协议》;于3月12日与陕西省政府讨论并通过了《共同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实施方案(草案)》;同时,还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特别策划了"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13.
编辑寄语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及公共安全建设步伐的加快,所呈现的防灾减灾复杂性、开放性和系统性问题也在日趋加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总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的重要政策和途径,开展全民的科学技术普及是实施这两大战略的不可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0,(2):2-2
<正>2010年春,一场百年不遇的干旱侵袭着我国西南五省。在第十八个"世界水日"到来之际,水,再次成为人们生活中关注的热点。当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面临严重威胁时,我们更应该做到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相似文献   

15.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2,(4):2-2
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地震部门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注重科研与任务相结合,在推动地震科技发展、强化管理等方面落实了新举措,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6.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0,(1):2-2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春。送走了辉煌的2009,我们又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相似文献   

17.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5):2-2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召开了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座谈会,探讨如何进一步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1):2-2
经过千百年的时光梳洗,对于整个炎黄子孙来说,春节已不仅仅是个节日,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华夏文明上千年积淀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09,(5):2-2
2009年10月1日,一个令所有中华儿女为之振奋的日子一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弹指一挥间,伴随着60年艰苦岁月,60年光挥历程,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0,(6):2-2
<正>2011年,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总结"十一五"工作成效,展望"十二五"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全面实施防震减灾战略,实现防震减灾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此,《防灾博览》杂志,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以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为主题,全方位的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