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新闻9月23日,在厦门航空MF8215航班上,一位女乘客在飞机起飞之前,竟将座位旁的安全门打开了,而她的理由是机舱里空气不好,太过闷热。据厦航工作人员称,在涉事乘客落座时,乘务员已提醒其切勿触碰应急手柄,但该名乘客仍在乘务员转身协助其他乘客时,触碰应急手柄开启应急安全门。目前,涉事女乘客已被警方带走,这趟航班也因此事件延误约1小时。  相似文献   

2.
据粗略统计,公共汽车售票员按照规范一人一天平均要讲三千句服务用语,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声带损伤。为减少售票员说话次数,提高服务质量,我场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永建录音机厂、上海普陀教具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设计制造了一台公共汽车卡式循环磁带放音、扩音两用机。该机可代替售票员话讲服务用语、预报站名、扩大售票员在车厢内外进行服务宣传的效果。它不仅可减少售票员三分之二以上的话语,同时也大大便利了乘客,提高了服务质量。 装上放扩两用机后,售票员只要每站按一下按钮,放音部分就会用普通话和上海方方清晰地播讲服务用语,间歇4…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近日,青岛363路公交,只有32个的座位竟然塞了80多名的乘客,行驶到延吉路时,听到砰的一声响,车体后半部分瞬间陷下去,站着的乘客摔向一边。  相似文献   

4.
铁路机车乘务员在运输生产中处于一线位置,其作业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火车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人身安全,由于其作业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铁路机车乘务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受到很大影响,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查阅、汇总近年来有关不同地区铁路系统机车乘务员身体状况的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共性,对比普通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找出机车乘务员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等,为下一步开展健康维护,保障铁路机车乘务员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交车上     
翁建 《安全与健康》2007,(6):45-45,48
黄昏,有一辆公交车在这座滨海城市穿梭,跑了一天的公交车似乎有些疲惫了。公交车在一个停靠站徐徐停下,从车上走下三四个乘客,又从车下上了七八个新客,其中,有一位七十有余的头发斑白的老大娘。这辆公交车原本就拥挤,现在,显得更加拥挤不堪。售票员看了一眼前排的一个年轻乘客,那意思是:要你起来让给那位老大娘坐下。  相似文献   

6.
今年元旦以来,北京刷卡乘坐公交车全部4折或2折,让600多万普通乘客节省一笔开支,更让人欣喜的是,“公交优先”的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政府的执行力上,落实到政府对“无车一族”的关心上。  相似文献   

7.
<正>"大姐,我太难受了,我想歇会再走……"2014年12月7日晚7时,226路公交车司机张勇强忍着开完全程,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终点。他把车稳妥地停在站里,将车钥匙交给车队,在向调度员说完这最后一句话,便一头倒在了站务室里,再也没有起来。共产党员、先进代表,成为了张勇人生里的永久符号,而他身后却留下了悲痛欲绝的妻儿……现实生活中,像张师傅这样疲于奔波的公交司机有多少?沈阳公交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保障又如何?日  相似文献   

8.
今年元旦以来,北京刷卡乘坐公交车全部4折或2折,让600多万普通乘客节省一笔开支,更让人欣喜的是,“公交优先”的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政府的执行力上,落实到政府对“无车一族”的关心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有19年驾龄的建瓯市公交公司驾驶员肖光辉以公司为家,以车为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肖师傅有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心里要每时每刻装着乘客的安全,只有车安才能我安,平安是福,安全是金啊!”肖光辉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他所在的车队有两位年轻驾驶员因谈话观点不一致而引发口角,他们把口角矛盾表现在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行业关键岗位的机车乘务员,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职业紧张,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通过对870位在岗的机车乘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现状,研究其与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车乘务员的职业任务显著高于男性常模,而个体应变能力却低于男性常模;安全任务绩效与心理紧张反应和躯体紧张反应显著负相关,安全关系绩效中的工作奉献与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紧张反应与安全绩效各维度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牛姐     
到过A城的人都有个感觉,A城的公交驾驶员牛 气冲天,车开得飞快,就是在市区也照样把车开得风驰 电掣,常常让乘客惊出一身冷汗。 A城的司机还爱发脾气,好像他们永远都占着理, 动不动就冲着乘客发火。今天,一个老大爷上车慢了半 步,就被车门结结实实地夹了一下。大爷上来后,就责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7日,网友"邻家黑妹"在武汉某网站上发出一个热帖引来了网友的大讨论。帖子中热议的是武汉公交510路上有一位脾气好且儒雅帅气的司机,他开车不抢道,礼待每一位上下车的乘客——愿意为走神的乘客再次打开车门,会等乘客站稳后再开车。因帖子附有司机的照片,故得到了35000多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逐梦想、拼搏奋斗的过程。争当一名优秀的安监执法监察员,就是我的梦想。我26岁成为安监系统的一员,一直在努力着、拼搏着。十年逐梦,一路走来,有苦有甜,但无怨无悔。因为是安监执法工作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是安监执法工作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轻轻翻开那本自己特别珍惜的"全省安监系统优秀监察员"荣誉证书时,我自豪地对自己说,我实现了我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公交与手机     
手机有时也挺惹祸的,特别是在公交车上。 公交是运输工具,手机是通讯用品,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能扯到一块去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公交车载的是人,人在路上难免心中有所牵挂,手机便必然成为最佳的沟通手段。但是,有些乘客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还以为在公众面前打手机,是一种张扬自我,吸引别人眼球的方式。一旦上了公交,有事没事或煞有介事地扯个不完。  相似文献   

15.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316国道坐上了由南平开往光泽的中巴车。耳闻乘客对司机刘铁的称赞,目睹了刘铁安全行车的全过程。他的安全行车、文明服务,像春风细雨滋润着乘客的心田。 车上,一面写有“心系群众、情暖车厢”的锦旗迎风招展。对于这面旗帜,刘铁的服务可是当之无愧的。他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让乘客有一种家的温暖。”的确,在他的  相似文献   

16.
公交与手机     
手机有时也挺惹祸的,特别是在公交车上。公交是运输工具,手机是通讯用品,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能扯到一块去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公交车载的是人,人在路上难免心中有所牵挂,手机便必然成为最佳的沟通手段。但是,有些乘客  相似文献   

17.
正在乘坐飞机出行时,空中乘务人员每次都会对全部机乘人员进行安全告知:"飞机很快就要起飞了,现在客舱乘务员进行安全检查。请您在座位上坐好,系好安全带,收起座椅靠背和小桌板。请您确认您的手提物品是否妥善安放在头顶上方的行李架内或座椅下方。"紧接着空中乘务人员还要逐个检查和帮助乘客落实"安全告知"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乘客,直到每名乘客都做到"安全告知"的要求为止。对于空中乘务人员这种重视"安全告知"的理念与做法,笔者认为,很值得石油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对向公交换乘距离与换乘乘客横穿道路的相互关系,约请272名受试者,完成城市公交汽车换乘试验。基于换乘试验统计出横穿马路人数,采用非参数估计方法估计换乘乘客的最大忍耐换乘距离,利用SPSS软件,构建拟合程度最高的对向换乘生存距离二次项函数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违规过街行人数随公交换乘距离的增大而增多;生存率随换乘距离的增大呈现"缓慢减小-迅速减小-平缓减小"的变化趋势,换乘距离增加至126 m后,越来越多的乘客难以接受这样的距离;换乘距离相同时,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横穿马路;根据构建的对向公交换乘生存距离模型,85%的换乘乘客可接受的换乘距离为124 m,50%的换乘乘客可接受的换乘距离为174 m。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有20年警龄的交通警察,此次,深深地被一名司机的行为打动了。是他,在开车途中,在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心中还装着车上19名乘客;结果,大客车上19名乘客安然脱险,毫发无损,而他却倒下了,走得那样安详。他就是人民的好司机——李荣堤。现在,让我把回顾的镜头分别  相似文献   

20.
《现代职业安全》2008,(2):88-88
我是北京某商场的一名营业员。2007年8月5日早上7点半左右,我与平日一样乘56路公交车去单位上班。当公交车匀速行驶时,一辆自行车忽然横穿马路,公交车紧急刹车,避免了相撞事故的发生。但是当时我是站着的,由于惯性作用身体前倾,手没抓牢而摔倒。该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将我送往医院,经检查发现我右踝骨骨折,我打电话联系了交通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