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介绍了焦化废水来源与废水中存在的特征性有机污染物,强调水质分析是焦化废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前提。提出焦化废水污染控制应立足于“源头-末端处理”的全过程:源头控制和预处理对于降低生化系统负荷具有重要作用。重点比较了生物脱氮、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和强化生物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应考虑焦化废水出水水质特征和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制药工业特别是生物制药是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原辅料投入量大产出比小、污染严重的问题。针对制药企业在生产中的原辅材料、工艺过程、产品环节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有机物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对比国内外相关排放控制标准,提出了制药工业污废水排放中特征污染因子控制指标的建议。建议补充18种特征污染因子,其中包括1种重金属及无机物、16种有机污染物和1项生物安全因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研究了焦化废水中特征污染物挥发酚含量与COD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了COD与挥发酚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并测定了挥发酚在特定条件下的氧化率,为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达标排放措施的落实及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废水的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开采和洗选加工引起一系列的水污染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资料,对煤矿排放的选煤废水、矿井酸性水和火药厂废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从治理的角度,提出上述三种废水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陈清  余刚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2):616-620
分析了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来源、特征、污染状况等,并阐述了VOC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介绍了国内外的VOCs污染控制标准,以及源头控制、光催化氧化技术、吸附技术等主要的污染控制对策。据文献统计表明,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VOCs,污染控制标准及源头控制、光催化氧化技术、吸附技术等主要的污染控制对策。据文献统计表明,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VOCs,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亦十分明显,应引起重视。在污染控制策略上,应先从源头加以控制,同时保证室内环境有很好的通风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应用新的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城市环保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城市加油站污染问题。着重介绍了城市加油站污染的基本特征,指出了该污染源对周边环境和市民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和潜在的威胁,并从技术上、管理上提出了控制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印染废水的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详细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污染源和印染废水的危害 ,提出了印染行业进行污染控制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焦化企业性质、废水回用用途、废水处理技术、废水治理投资等方面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在废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联合型的焦化企业跟独立焦化企业相比,优势非常明显;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大废水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力度,提高废水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焦化生产工艺的现状,指出目前焦化生产中污染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焦化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治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对介休焦化区和方山对照区春季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等效丙烯浓度(PEC)法和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量化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利用分数气溶胶生成系数(FAC)法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P)法计算了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可能会威胁人体健康的VOCs组分进行了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熵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PMF)源解析模型对VOCs的优先控制物种和优先控制污染源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介休焦化区VOCs污染严重,总VOCs(TVOCs)浓度是方山的2.7倍.介休焦化区VOCs组成具有明显的烷烃占比低而芳香烃和烯烃占比高的特点.介休的OFP、SOAFP与健康风险都远高于方山,分别是方山的3.0、8.9和8.8倍,对介休OFP、SOAFP和健康风险影响最大的物种分别为乙烯、甲苯和苯,削减烯烃和芳香烃的排放是控制介休二次生成与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焦化源(32.4%)是介休VOCs的主要来源,其次为汽油型尾气源(29.0%)和溶剂使用源(16.9%),其中焦化源是介休一级控制污染物苯和乙烯的主...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水质组成及其环境学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8  
焦化废水水质的复杂性及对环境、生态影响的不确定性制约了处理水质的全面达标,且可能对后续水体造成危害.为了解焦化废水的基本物化性质、环境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采用离子色谱、ICP/MS、GC/M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广东韶关焦化厂废水的COD、BOD、色度、氨氮、主要阴阳离子、金属成分及有机物组成等,评价了该焦化废水组分的可处理性及环境危害性,分析了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及可能存在的惰性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焦化废水构成环境危害的主要组分有COD、氨氮,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氟化物及油份等,重点是有机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在原水及外排水中的浓度是安全的;焦化废水中以酚为代表的有机物及多环、杂环化合物在水中广泛存在,经处理后仍有间甲酚、长链烷烃、苯系物、酯类、醇类、卤代烃及胺类等进入环境;造成焦化废水处理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各组分之间的不协调而难以维持生物系统的正常ATP酶活,富氮缺磷,氨的生物毒害,毒性有机物对生物的抑制,Na /K 比例失衡等.因此,有毒/难降解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须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组成、合理的工艺及排放水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生物三相流化床A/O2组合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针对目前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系统停留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的现状,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结构生物三相流化床来实现A/O2组合作为核心工艺,研究生物处理系统各个单元结构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降解特性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生物系统在总停留时间42 h下稳定运行时,厌氧流化床能有效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将废水的BOD5/CODCr(B/C)平均值从0.30提高到0.45,一级好氧流化床能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对CODCr,和酚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8%和99.9%,平均处理负荷分别为3.97 kg·m-3·d-1(以CODCr计)和1.01 kg·m-3·d-1(以酚计),二级好氧流化床对NH4 -N平均去除率达到89.9%.出水NH4 -N浓度稳定在15 mg·L-1以下.生物系统出水经过滤混凝沉淀工艺后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19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污水处理厂生物气溶胶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特征,在济南市某污水处理厂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厂界内及周边生物气溶胶样本及污水或污泥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上风向,厂界内和下风向生物气溶胶具有更多的ARGs亚型种类数和更高的总相对丰度.厂界内与上风向生物气溶胶ARGs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差异度为47.57%;而厂界内与下风向生物气溶胶ARGs组成的差异性不显著,且差异度下降至33.98%.上风向背景空气和污水或污泥均是厂界内生物气溶胶ARGs的重要来源,两者总的源的贡献大于63.92%.共检测到43种ARGs亚型(8种ARGs主型)在至少一处污水处理单元极易负载于生物气溶胶颗粒逸出.本研究可为污水处理厂生物气溶胶抗生素抗性污染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Inthecourseofoilrefining,organicwastewaterwithhighconcentrationofemulsifiedoilandphenolisproduced,sofar,themethodsofphysicoche?..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开采过程产生大量的钻井固体废物,其中含有石油烃、无机盐及难降解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对苏里格气田5个区块典型钻井现场不同井型、不同井段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采样,分析其性能特征、污染特点,研究钻井固体废物分类管控—稳定化预处理—高温氧化一体化处理技术工艺参数,分析利用该技术工艺处理前后钻井固体废物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精细化的稳定化预处理技术处理,浅表层钻井固体废物及浸出液中,污染物浓度符合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限值要求;深层井段钻井固体废物中石油烃的削减率均在98.6%以上,浓度符合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残渣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浓度显著降低,符合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另外,固体废物体积缩减41.2%。该一体化处理技术可从源头上解决天然气开采钻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问题,与现有传统不分类处理技术相比较,整体成本降低52%,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含油废水的来源、特点、分类及危害,介绍了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的原理、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简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含油废水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O/H/O生物工艺中焦化废水含氮化合物的识别与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富氮缺磷是焦化废水的特征之一,而含氮化合物存在多种组分与形态,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利用与顺序会影响工艺条件与达标可行性,因此,通过识别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并了解其转化可以获得优化的运行工况.为考察含氮化合物的去除过程,在与实际生产330×104t·a-1焦炭工艺相配套的焦化废水处理工程O/H/O生物工艺中,检测了原水与生物出水中含氮化合物的种类与形态,以及各单元工艺中无机氮及部分有机氮化合物的浓度,分析特征化合物的转化.研究发现,焦化废水原水中含有的无机氮化合物主要为NH+4-N(33.6%)、氰化物(7.5%)、硫氰化物(40.4%),NO-2-N及NO-3-N的含量约为1%,折算总氮浓度约为240 mg·L-1,占82.5%左右;有机氮当中,可检测到胺类14种,有机腈类22种,含氮杂环化合物76种,以总氮形式表达其浓度低于50 mg·L-1,约占17.5%.处理过程中,O1反应器能够把氰化物、硫氰化物氧化为氨氮,有机氮发生形态改变;H反应器中,环状含氮化合物通过水解作用实现分子开环转变为氨氮,回流液中的硝态氮实现反硝化转变为氮气;O2反应器能够将低价状态的含氮化合物转变为硝态氮;生物出水中,硝态氮占总氮的70%以上;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受反应器的性质与运行条件控制,表现出复杂性.研究指出,焦化废水总氮的控制需要依据含氮化合物种类与形态判断、工艺组合及条件优化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Nitrogenous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 key pollutants in coking wastewater; however, the functional potential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for biodegradation of such contaminants during biological treatment is still elusive. Herein, a high throughput functional gene array (GeoChip 5.0) in combination with Illumina HiSeq2500 sequencing was used to compare and characterize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functional structure in a long run (500 days) bench scale bioreactor treating coking wastewater, with a control system treating synthetic wastewater. Despite the inhibitory toxic pollutants, GeoChip 5.0 detected almost all key functional gene (average 61,940 genes) categories in the coking wastewater sludge. With higher abundance, aromatic ring cleavage dioxygenase genes including multi ring1,2diox; one ring2,3diox; catechol represented significant functional potential for degradation of aromatic pollutants which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Illumina HiSeq2500 analysis results. Response ratio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ree nitrogenous compound degrading genes- nbzA (nitro-aromatics), tdnB (aniline), and scnABC (thiocyanate) were unique for 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might be strong cause to increase ammonia level during the aerobic process. Additionally, HiSeq2500 elucidated carbozole and isoquinoline degradation genes in the system. These findings expanded our understanding on functional potential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to remove organic nitrogenous pollutants; hence it will be useful in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coking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9.
尿素废水的处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其中生物处理法因具有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抗冲击负荷,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尿素废水的处理中备受青睐.本文基于尿素生物水解法原理,从机理上深入分析了脲酶的发展历程,酶学结构与水解机制,并对传统生物尿素脱氮法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厌氧氨氧化菌降解尿素的潜能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分别从微生物学和工程应用的角度总结了相关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尿素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的建议与展望,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新型电-多相臭氧催化(E-catazone)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二级出水,开展工艺可行性研究.通过与O3/TiO2纳米花(TiO2-NF)与O3/TiO2-NF/H2O2及单独电化学氧化工艺相比较,对E-catazone工艺技术优势及氧化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O3浓度84mg/L),电-多相臭氧催化获得的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7.9%,50.0%)显著优于O3/TiO2-NF获得的去除率(25.8%,20.9%),即便在O3/TiO2-NF体系中投加5g/L的H2O2以促进臭氧均相催化效果,但COD和TOC去除率也仅分别提高到63.6%,4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