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电解金属锰废水,主要研究水力条件、最佳混凝剂、助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组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其最佳投加量分别为:聚合氯化铝为90 mg/L,聚丙烯酰胺为50 mg/L。当pH=9.0时,采用先无机再有机的投加混凝剂的顺序,水力条件工艺控制为先加无机混凝剂慢速搅拌1 min,再加有机助凝剂快速搅拌2 min,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煤矿采空区积水混凝处理方法和拓展积水资源化利用前景,进行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硫酸铝(PAS)和聚合氯化铝(PAC)单投及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活化硅酸联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混凝剂处理采空区积水效果有限,当PAC投加量为40 mg/L时,去浊率只达到86.7%,而PAS投加量为50 mg/L时,才接近相同效果;当联投PAC投加量为40 mg/L,PAM投加量为0.50 mg/L时,出水剩余浊度达到10.5NTU,去浊率达95.7%;而活化硅酸替代PAM,其投加量为50 mg/L时,才接近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磁种混凝技术处理校园生活污水,通过分析原水水质,磁种(Fe3O4)、混凝剂PAC(聚合氯化铝)或PAS(聚合硫酸铝)、助凝剂PAM(聚丙烯酰胺)投加方式及投加量考察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磁种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水处理起到关键性作用。先添加磁粉0.3g/L,再添加PAC 0.3g/L,PAM 0.002g/L混合搅拌出水COD去除率为78.90%,处理后COD含量43.60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包钢高炉煤气冷凝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混凝沉淀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了复合混凝剂与高分子纳米吸附剂对煤气冷凝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复合混凝剂与高分子纳米吸附剂的最佳配比及最佳运行参数为: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25m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15mg/L、pH值为8.5左右、温度为20℃、高分子纳米吸附剂投加量为2ml/L、振荡时间为60min、振荡频率为90r/min;经处理后,出水悬浮物(SS)的去除率为98%以上,浊度去除率为97%以上,Cl-的去除率为80%以上,SO2-4的去除率达30%以上,且出水清澈,达到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回用水质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化学混凝法对蕉藕淀粉加工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硫酸铝,氯化铁,聚合硫酸铁(PSF),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等不同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对COD、SS和TP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处理效果最佳,在废水COD、SS和TP的浓度分别为8340mg/L、7060mg/L和320mg/L时聚合氯化铝以500mg/L的用量得到COD、SS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7.1%、98.0%和70%,出水的COD为241mg/L,SS为142mg/L,TP为112mg/L。  相似文献   

6.
混凝预处理大豆蛋白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豆蛋白废水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降低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本研究选取多种混凝剂,如硫酸铝、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四氯化钛和造纸污泥絮凝剂(PSF)等,采用混凝工艺对其进行了预处理,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应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丙烯酰胺(PAM)和浒苔等做助凝剂分析了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AC为混凝剂,PAM为助凝剂,投加量分别为0.3g/L和10mg/L时,既能取得较好的混凝预处理效果,也较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大豆蛋白废水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降低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本研究选取多种混凝剂,如硫酸铝、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四氯化钛和造纸污泥絮凝剂(PSF)等,采用混凝工艺对其进行了预处理,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应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丙烯酰胺(PAM)和浒苔等做助凝剂分析了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AC为混凝剂,PAM为助凝剂,投加量分别为0.3g/L和10mg/L时,既能取得较好的混凝预处理效果,也较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垃圾渗滤液的混疑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复合混凝剂(90%PAC 10%PAM)及试剂A(一种壳聚糖)等4种混凝剂在不同pH及不同投加量的情况下.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及试剂A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PACPAM。在pH值5.5和8时。复合混凝剂投加量为400mg/L时。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8.63%和37.84%:试剂A在pH为8.投加量为100mg/L时。对COD的去除率达到39.85%。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水体敌百虫污染的应急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模拟突发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污染,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法和混凝沉淀法进行应急处理研究。试验结果标明:粉末活性炭吸附法适合处理低浓度水样,对0.5 mg/L的敌百虫溶液,活性炭投加量为47.608 mg/L(20℃,240 min)、78.421 mg/L(30℃,240 min)和138.207 mg/L(40℃,240 min),处理后的水样中敌百虫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0.05 mg/L。混凝沉淀法处理5 mg/L的敌百虫水样,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160 mg/L、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4 mg/L时,水中敌百虫剩余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0.05 mg/L。  相似文献   

10.
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饮用原水中的As(III)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采用强化混凝的处理方法,对微污染饮用水原水中微量砷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氧化剂用量、混凝剂投加量、砷初始浓度和原水浊度等因素对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除砷效果好于聚合氯化铝;在pH值为6~8,微污染原水砷浓度为0.1mg/L,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0.078mmol/L时,可使滤后水中砷浓度低于0.01mg/L.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造粒流化床技术进行了洗车废水回用处理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投药量、污泥床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聚合氯化铝(PAC)为凝聚剂,投加量为45mg/L,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mg/L,搅拌速度为60r/min,水流速度8m/h的条件下,出水浊度小于2度,COD_(Cr)为28mg/L_(?)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该装置运行状态稳定、污泥含水率低,无需浓缩设备,能满足连续处理和间歇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The pilot-scal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and the procedure of th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locculation proces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in treating Shanghai municipal sewage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process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optimal running showed that in the reaction tank, the concentration of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MLSS) was 2 g/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 was 35 min, dosage of liquid 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 was 60 mg/L,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 was 0.5 mg/L. The effluent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ODcr, TP, SS and BOD5 were 50 mg/L, 0.62 mg/L, 18 mg/L, and 17 mg/L, respectively. These were better than the designed demand. In addition, the existence of biological degradation in this system was proven by several methods.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locculation process were 2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mical flocculation process above at the same coagulant dosage. The treatment process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was evaluated on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and the results provided magnificent parameters and optimal condition for future operation of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3.
混凝剂聚合氯化铝与硫酸铝在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对比聚合氯化铝与硫酸铝两种混凝剂在相同条件下的混凝效果,认为聚合氯化铝耗药量少,最佳投药量为15mg/l时,浑浊度为2.2NTU,只需硫酸铝的1/3就可达到最佳混凝效果,沉淀效果比硫酸铝好,特别适用于pH低和浑浊度较高的水源水。  相似文献   

14.
酸浸粉煤灰制备复合混凝剂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亚强  胡凯  赵庆良  汤凤  刘志刚  崔福义 《环境科学》2007,28(11):2507-2514
研究了以粉煤灰和HSO4为原料,常温常压下搅拌反应制备复合混凝剂的方法,考查了酸种类、酸浓度、酸灰比、搅拌时间等因素对Fe3+、Al3+溶出效果和生活污水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灰比5 mL/g、浓度2 mol/L的HSO4溶液与粉煤灰搅拌4 h并静置30 min后制得的混凝剂,其中Fe3+的浓度为0 .010 8 mol/L,溶出率为11 .4%;Al3+的浓度为0 .035 4 mol/L,溶出率为4 .3%;对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70 .4%,SS去除率91 .9%,与市售聚合混凝剂效果相当,是一种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5.
酸浸粉煤灰混凝法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研究了在热电厂粉煤灰中加入少量的鼓风炉铁泥和适量的助溶剂HS,在加热条件下用稀硫酸搅拌浸取2h后,制得集物理吸附和化学混凝为一体的混凝剂。这种混凝剂与聚硅酸铝铁(PSAF)絮凝剂配合处理COD为1500~2000mg/L制革废水,SS,COD,硫化物和铬的去除率分别为95%,93%,92%和88%。该法的显著特点是混凝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处理废水费用低,此外还探讨了酸浸粉煤灰混凝剂对制革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混凝剂,以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分别为助凝剂,研究了三种PAM对焦化废水的絮凝性能。从对废水初始浊度变化的适应性、絮凝剂用量、处理效果和处理费用等几个方面比较了三种PAM絮凝性能的差异,并对絮凝机理进行了分析。对于焦化废水的絮凝处理,发现三种PAM中非离子PAM具有最好的应用性。最后对非离子PAM的最佳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佳条件下,浊度去除率可达85%以上,但是COD去除率较低为6%左右,这与悬浮颗粒对COD的贡献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生物淋滤飞灰处理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选定蔗糖初始浓度、黑曲霉孢子浓度、投加的飞灰浓度以及飞灰投加时间作为影响因素,对生物淋滤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法,得到飞灰中Cd、Cr、Fe、Mn、Zn及重金属总量与4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确定了生物淋滤的最适条件范围:蔗糖初始浓度为114~126g/L;黑曲霉孢子浓度为(1.6~2.1)×107个/mL;飞灰浓度为29~39g/L;飞灰投加时间为3.6~4.4d.在最适条件下,70g/L飞灰经20d生物淋滤后,溶出重金属总浓度降为901mg/L,占飞灰中重金属总量的41%,处理后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远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含藻高含盐杨埕水库原水藻类特征,采用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聚合硫酸铁(PFS)和氯化铁(FC)4种混凝剂进行混凝除藻试验,用图像法对藻类絮体的分形维数进行测定,分析混凝剂种类及投量、二氧化氯投加量等因素对混凝除藻效果及藻类絮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杨埕水库夏季藻类种属相对较为单一,以小型色球藻、微小平裂藻、不整齐蓝纤维藻为优势藻类;4种混凝剂的除藻性能优劣依次为:AS>PAC>PFS>AC。在AS最佳投加量(以Al2SO4计)70 mg/L下,藻类的去除率为85.3%。此时,杨埕水库夏季藻类以藻类絮体分形维数值为1.54,形成的絮体密实且沉降性好。以AS为混凝剂,投加量为70 mg/L下,二氧化氯投加量为0.8 mg/L时助凝效果最好,藻类的去除率比单独投加AS时提高了6.3%,藻类絮体分形维数值为1.71,形成的藻类絮体更加密实。二氧化氯过量投加无益于藻类去除。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吸附去除城市景观水体中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三种常见的中、低钙粉煤灰的磷吸附特性。研究表明:吸附反应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容量分别达到20.49、23.15和6.54 mg/g。30min之内均可达到磷吸附平衡,灰水比对磷吸附效果有较大影响。三种粉煤灰对模拟景观水体中磷的去除下限分别为0.02、0.01、0.30mg/L,在此下限以上,随着原水磷浓度的增加,磷的去除率升高,最高可达99.99%;在此下限以下则出现粉煤灰中磷溶出的现象。对城市景观水体的磷吸附实验表明,粉煤灰对总磷(TP)为0.14mg/L、可溶性磷酸盐(DP)为0.02mg/L的轻度富营养化水体中DP没有去除效果。对TP为0.73mg/L、DP为0.40mg/L的重度富营养化水体,DP的去除率分别为77.39%、88.30%和1.98%。实验结果表明,钙含量较高、磷吸附容量大的粉煤灰在处理磷含量相对较高、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城市景观水体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