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价及其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定量地描述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及其相应的经济损失,本文认为应对健康风险评价和人力资本法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便给出统一的规范化评价程序和计算方法。文中还对有关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空气污染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评价是环境相关部门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为理清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从空气污染健康经济损失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以及空气污染因子的选择对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经济损失评价的热点对象主要集中在我国等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得益于我国监测数据的日趋完善,运用连续多年数据评价区域健康经济损失动态变化的研究开始增多.评价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人力资本法、修正人力资本法、患病失能法、支付意愿法、疾病成本法、统计寿命价值法、情景分析法等,每种方法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评价中常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评价使用的空气污染因子已由SO2、CO为主,逐渐转向以PM10与PM2.5为主、O3为辅,加强PM2.5、O3、CO2的协同治理已经成为共识,并在部分区域付诸实施.研究显示,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评价领域涉及内容较广,需要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参与以提高研究质量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水体中病原菌与疾病的剂量-健康反应关系、疾病与经济损失的健康反应-经济价值关系的建立,明确了疾病经济损失与水体污染之间的模型关系,并利用统计分析和人力资本法对疾病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量化分析,建立了健康效益的评价方法与模型,将其应用于西安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健康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全面的污水再生利用将给西安市带来1 089 051.70元/a的健康效益。  相似文献   

4.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及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作了详尽的阐述,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空气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贵州实际情况出发,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工业生产及农业生产的可货币化经济损失系数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6.
开展短期内高浓度空气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以及健康经济损失研究,对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控,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研究选择2013年1月发生的北京市雾霾重污染事件,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价全市居民对10~15日高浓度PM2.5暴露的急性健康损害风险,并采用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估算人群健康损害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短期高浓度PM2.5污染对人群健康风险较高,约造成早逝201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1 056例,心血管疾病住院545例,儿科门诊7 094例,内科门诊16 881例,急性支气管炎10 132例,哮喘7 643例.相关健康经济损失高达4.89亿元(95%CI:2.04~7.49),其中早逝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三者占总损失的90%以上.建议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健康终点的健康风险进行健康预警并开展及早医学干预,以降低类似空气重污染事件给居民健康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相当一部分提案中都涉及到环境与健康。但是,环境政策与健康效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还没有专门的论述。本文研究建立的综合环境评价框架,整合了宏观经济评价模型、终端用能模型、污染浓度模型以及健康效应模型,并首次用于中国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模拟了5种现行环境政策。从降低经济损失、维护人群健康的角度出发,污染物总量控制联合清洁能源投资政策将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关于空气污染治理的决策过程提供了科学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李惠娟  周德群  魏永杰 《环境科学》2018,39(8):3467-3475
开展大样本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人群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研究,对于推进空气污染的防控与区域合作治理、公众健康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62个环保重点监测城市为样本,运用环境健康风险与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对2015年PM_(2.5)污染引发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M_(2.5)污染造成约12.51万人早逝[95%CI(置信区间):3.33~20.59万人]及1 009.59万人次患病、门诊和住院(95%CI:470.38~1 501.93万人次),占这些城市市区总人口的3.53%(95%CI:1.64%~5.26%).造成经济损失5 705.57亿元(95%CI:1 930.82~8 742.14亿元),占这些城市GDP总和的1.53%(95%CI:0.52%~2.35%),人均经济损失1 970元(95%CI:667~3 018元).四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在健康风险、健康经济损失及其占GDP比重、人均损失方面均高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北.三大经济区中,东部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高于中部与西部,三地的人均经济损失差别不大.南北方的经济损失相差很小,但北方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与人均损失均远高于南方.保定、郑州、济南、北京等市PM_(2.5)浓度很高,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沿岸长期接尘工人的健康伤害背景调查为依据,选一个煤港用具体分析,据对接尘人员和煤尘肺病患者在没环节上支付的单位保护费用,用“人力资本法”对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的时值进行估计,强调环境保护一定要讲究经济效益,提出了将这种经济损失打入企业生产成本和启动煤炭资源价格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113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2006年我国113个主要城市的PM10年均浓度和当年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资料,评价大气PM10污染对我国113个主要城市的居民健康影响,并粗略估算了相关的健康经济损失.结果表明,2006年大气PM10污染对我国113个城市的居民造成了较大的健康损失,可引起29.97万例过早死亡,9.26万例慢性支气管炎,762.51万例内科门诊,16.59万例心血管疾病住院和8.90万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折算成货币,总归因健康经济损失为3414.03亿元,其中由过早死亡造成的损失占87.79%.  相似文献   

11.
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插值法模拟中国PM2.5在10kmx10km空间网格尺度上的暴露水平,利用BenMap工具估计2017年中国PM2.5污染的健康损失,在城市尺度上对PM2.5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意义层面上,2017年PM2.5污染共计造成我国321435例早逝、746078例住院、14877551例患病,健康经济损失约为12625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1.53%.从城市尺度来看,健康效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效应,京津冀地区城市较为严重.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以“高-高”型和“低-低”型分布为主,即健康经济损失高值城市相互聚集、健康经济损失低值城市也相互聚集,并且存在高值城市之间相互影响并逐渐向四周扩散,进而影响周围低值城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景观健康及其评价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系统健康是环保领域新兴的、正崭露头角的科学,将生态系统健康科学应用于景观评价是基于人类管理景观严重受到威胁和趋于退化的现实。在论述景观健康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对景观健康进行整体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修正人力资本法及疾病成本法估算了能源改造前后(分别以2003和2008年为基准年)空气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经济损失。能源改造前兰州市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为85961万元,占当年GDP的2.0%;能源改造后的经济损失为134613万元,占当年GDP的1.6%。兰州市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后空气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有所减少,可为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及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作为我国典型的海湾生态系统,是研究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理想区域,本文以2019-2021年胶州湾海域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对其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为亚健康状态,主要原因是生物密度较历史基准值升高。同时,依据较长时间内胶州湾监测的历史数据,对评价方法中几个子系统近几十年的长期变化进行了回顾,讨论了目前评价方法存在的部分缺陷,以期在此基础上开发胶州湾海域特有的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与保持生态系统健康,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该文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特征以及与生态学、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最后提出评价方法的框架,今后的目标是,在资源编目、风险评价、环境方案预测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和相关工具,并可利用综合性方法,来预测生态系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项目与发展政策的环境健康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及其限制因素,并介绍了环境健康影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最后提出了若干识别环境健康因素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董险峰  于娜 《环境保护》2007,(4B):69-72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世纪末,世界银行对中国环境污染的一项研究表明,1997年中国大气污染引起约17.8万人过早死亡,大气污染致病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世界银行,1997)。WHO对全球3211个城市的研究表明,2000年全球室外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引起的早死人数约为79.9万人,其中亚太地区48.7万人,空气污染的疾病负担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亚洲的空气污染疾病负担约占全球的2/3(Aaron,2005)。在城市范围内定量评价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将污染物造成的人体健康效应定量化并纳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可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从城市大气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的建立入手,分析了这一评价体系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用于流域管理的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回顾了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提出了现阶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不足及今后应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并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在流域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传统生态承载力研究中评价标准相对单一、评价结果简化、不利于实际应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探讨了其内涵和基本特征;建立了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承载力影响和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计量模型;给出了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初步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框架.以黄河流域青海片为研究区域,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并对青海片内水电梯级建设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青海片水电梯级开发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对共和县生态承载力指数均为正面影响.但对青海片和沿黄其它县均为负面影响;梯级开发规划全面实施后,将使青海片的生态承载力指数下降9.9%,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也将由亚健康状态降至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的饮用水健康风险全面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整体和单个指标两方面对饮用水的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整体评价方面,引入多属性决策方法对饮用水进行覆盖全部指标的健康风险评价。在给出指标不达标阈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指标从达标到不达标阈的敏感度为依据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单个指标的健康风险评价方面,应用目前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改进饮用水中污染物为有机物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达到对饮用水中的有机物指标进行健康风险合理评价。最后给出一个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多属性方法与目前普遍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实现从整体上和单个指标上对饮用水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从而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