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城镇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广大小城镇的水污染形势正日益突出,为了我国的水环境建设和确保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小城镇的污水治理势在必行。本文简要地概述了我国小城镇现状,根据小城镇水质水量、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特点,分析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几种易于在小城镇推广的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调查分析了沈阳市小城镇的几个突出的环境问题 :小城镇结构性污染十分突出 ,环境基础设施差 ,城市绿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小城镇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 ,认为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建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制度是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 ,建立健全小城镇环境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污水处理实用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污水治理不仅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小城镇污水的特点以及小城镇污水处理的要求,指出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必须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对适合于小城镇的几种常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对比,并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随着小城镇的迅猛发展,小城镇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小城镇环保机构在推进小城镇环境保护,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在机构数量,还是在人员素质上,小城镇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远没有跟上小城镇总体形势发展的要求,与小城镇需要进行的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巨大反差.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小城镇环保机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小城镇机构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小城镇环保机构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其环境质量有日益恶化的趋势。而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是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能否健康协调发展。文中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指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程序和主要内容,提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方法,并结合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在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控制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广大小城镇的水污染形势目前正处在加刷状态,而由于我国小城镇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小城镇的小污染不能采取与大中城市“同构”的控制措施,本文结合我国小城镇的具体特点,从战略角提出了以建设生态型小城镇为导向,以控制乡镇企业水污染为核心,以控制导流-生态工程为最终出路的小城镇水污染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指出小城镇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提出了解决小城镇现存生态问题的对策,同时推进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健康、高效的发展,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与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关系、小城镇人口规模与规划范围、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与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治理措施、环保资金投入、小城镇的绿化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等问题的阐述,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浅谈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强调提高对小城镇环保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同时,针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加强环境规划、加强法制建设、加快产业开发步伐、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示范、抓住重点改善小城镇环境质量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明田  张雪  陈津  赵亮 《环境保护》2022,50(5):25-30
绿色小城镇建设是绿色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新阶段推进绿色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技术环境趋于成熟。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辨析了新阶段绿色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路径,并构建了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的绿色小城镇建设技术导则,提出立足全域全要素,系统推进绿色小城镇建设,并建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全国层面的绿色小城镇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1.
村镇建设中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废弃物是村镇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污水处理已成为村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常规的污水处理设施在村镇难以实施,为此必须采用适合村镇经济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污水处理方式。针对村镇的实施条件,在对几类小型简易污水处理设施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村镇建设中易推行结构简单、费用低廉、便于管理、实施方便的沼气发酵池和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以初步解决村镇污水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文以聊城经济开发区蒋官屯小城镇建设项目为例,结合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特点,就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重点、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生态及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公众参与、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应特别关注的环境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小城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边境贫困县的土地利用、城镇发展与脱贫攻坚事关边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大局。论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州县为案例研究区域,以2011年和2016年高分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社会经济数据,探讨该县近年建设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龙州县主要建设用地的增幅达10.08%,其中城镇用地、农村宅基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旅游设施用地的增量分别占建设用地增量的37.74%、25.48%、20.96%、15.49%和0.33%;2)县城涉及的龙州镇、上龙乡建设用地增加较快,边境口岸城镇的建设用地增速也较快;3)从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来看,县城龙州镇为填充式扩张,其他乡镇为边缘式扩张;4)城镇发展提速、农民新房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是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驱动因素,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化落实、边境贸易活动的不断增多,是重要的政策驱动力。研究建议:深化落实贫困县建设用地倾斜政策,针对贫困县的建设用地,在省市层面要明确总量、增加流量,在县域层面要用好增量、优化布局、提高效率,切实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城镇生活污水难以集中处理是目前我国各地生态创建过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以生态市创建为依托,市镇村三级政府共同重视,合理规划,采取乡镇自建、以企带镇、以园带镇、镇镇联合等的建设模式,采用BOT、TOT等的新型融资和管理模式,将是解决我国目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有效手段,提高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漠河县北极镇总体规划旅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漠河县北极镇总体规划范围为26.31 km2,规划为北极洲、北极新村、北极村、农业观光区、十里长湖公务接待区、龙岛和圣诞村7个部分,规划的总体目标为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把北极镇建设成为具有找北寻源、养生度假、冰雪体验、会议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地,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的核心景区,根据北极镇的性质、规模及建设内容,分析预测了漠河县北极镇的旅游环境容量,确保在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资料收集、现场考察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普遍经历的“城市环境病”,并找出了大连市小城镇芨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思路,如,小城镇环保规划、多渠道融资方式解决环保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创建优美城镇活动、发展绿色经济、全方位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面源污染防治、保护现有生态系统等思路。  相似文献   

17.
山区小城镇的生态化建设在中国山区的城镇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株洲市炎陵县山区小城镇生态化建设是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山区城镇特有的地形和生态特征,以株洲市炎陵县下村乡为例,尝试从生态城镇的三个结构构成部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山区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发展优势,提出相应的山区城镇建设策略,来探讨山区小城镇生态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生态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要建设领域和重点任务规划几个层面规划内容,调发展。生态功能区区划和重点保护区域、生态分区建设规划、主实证分析证明,生态建设规划促进了务德镇经济与环境协  相似文献   

19.
水环境是城市形成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文章从水环境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提出亲水生态城市的概念以及亲水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镇域生态环境风险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玲玲  林艳新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0):135-141,172
随着中国城市规模逐步增大,大量高污染的工业由城区迁往郊区,城镇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明显;同时,中国目前对于乡镇的环境问题关注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城镇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镇域生态安全风险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GRP-IAHP-R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实地收集数据,使用该方法对武汉某郊区进行了定量风险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对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可靠的、客观的,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生态环境现状,是适合中国城镇进行生态环境风险定量计算与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