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及中国海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当前海平面变化研究的成果,总结了全球1993~2003年间海平面及比容海平面变化趋势分别在2.8 mm/a、1.2 mm/a左右,在北半球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海水比容变化对海平面变化有决定性的影响.1950~2003年间全球比容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0.3 mm/a.东中国海近10 a的海平面和比容海平面的趋势变化分别为4.93 mm/a、3.18 mm/a,其中盐比容对总比容的贡献远远大于全球尺度上盐比容的贡献,在季节尺度上,比容效应是海平面面变化的主导因素,在年际尺度上,具有准2 a的周期,主要受黑潮和长江径流的影响.南海的海平面和比容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分别为4.7 mm/a、 4.2 mm/a,比容海平面的位相比T/P海平面大约提前2个月,年际变化和ENSO高度相关.并提出气候变化的模拟以及区域性海平面的研究是未来海平面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3~2010年卫星高度计数据分析热带印度洋海平面年际变化。结果显示:西南热带印度洋和苏门答腊—爪哇岛沿岸海平面变化显著,标准差可达8 cm。经验正交分解第1模态呈偶极子分布,与IOD(Indian Ocean Dipole,印度洋偶极子)和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事件密切相关;第2模态呈"三明治"结构。IOD、ENSO事件共同发生期间海平面年际变化较IOD事件期间更为显著,IOD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较ENSO事件期间强且范围广,ENSO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则主要位于南热带印度洋。大气风场通过Ekman效应和斜压Rossby波影响海平面年际变化,且区域特征显著。洋盆尺度上,斜压Rossby的作用明显大于局地Ekman效应,前者能解释30%的海平面年际变化;仅在阿拉伯海和南热带印度洋中部,风场强迫的局地Ekman效应对海平面年际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IOD和ENSO事件期间的风场与海平面年际变化有重要联系,使得ENSO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年际变化偏南偏弱。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气候变化科学项目组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新报告说从 1950~1999 年北美的气温变化不是由于自然界气候波动,而更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这一结论和布什政府此前的观点不同,此前布什政府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不确定性.该报告提到了一些新的发现,一是卫星观测表明南极西部冰层正在变薄,可能是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之一;二是北冰洋海冰自 1978 年以来每 10 年消失约 9%.此外,全世界海洋热量存储速率自 1951 年以来已增加 3倍以上.由此可见,近几十年来海平面不断上升,显然是由于冰层的融化,除南极冰层和北冰洋海冰外,格陵兰的大面…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2月28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自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0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去年为34年来第二高位,较常年高111mm.《公报》显示,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mm/a,高于  相似文献   

5.
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影响全球气候模式,气候变化通过温度相关的疾病、极端天气事件、生态系统紊乱、海平面上升等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当代卫星探测表明,世界洋面并非处于同一高度,其凹凸之差最多竟达100多米。海洋科学上所说的海平面是指平均海平面。海平面是人类活动的起始高程,在海平面之上的陆地,是人  相似文献   

7.
全球重大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禹军 《世界环境》2002,(1):8-10
本文介绍了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人类对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问题的科学认识,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对沿海须弱地区可能造成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提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3)、影响关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影响的利弊各持己见。海平面上升过去100年海平面一直在上升,平均每年上升1—2毫米。气候专家预言,2025年地球平均表面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2100年将上升3摄氏度。但以往的1万年里,地球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很少超过1或2摄氏度,由于冰河溶化,海洋变暖和面积扩大,2030年海平面将上升20厘米,2100年升高65厘米。同时风暴的次数和强度可能增加,三角洲的一些国家如孟加拉国,珊瑚礁岛国如马尔代夫等国特别易受到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引起的当代气候变暖已导致全球海平面显著上升,在21世纪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的背景下,东南沿海海平面的升高将对区域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目前对未来区域海平面变化的预估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筛选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的10个模拟性能较好的气候模式输出结果,通过多模式集合预估了未来温室气体三种排放情景下21世纪东海和南海区域海平面高度的趋势变化,并分析了不同影响因子的贡献。通过计算海水热比容、盐比容和动力因子对海平面高度的影响,并在考虑冰川冰盖消融等因子的订正后,发现:21世纪东海和南海海平面高度都呈现连续上升趋势,东海和南海地区上升幅度略小于全球平均,南海上升幅度略大于东海。在温室气体低(RCP2.6)、中(RCP4.5)和高(RCP8.5)排放情景下,21世纪后期(2081—2100年)较前期(2006—2025年)东海/南海平均海平面分别上升0.26 [0.01—0.55] m/0.29 [0.05—0.55] m、0.38 [0.10—0.66] m/0.40 [0.14—0.67] m和0.52[0.15—0.89] m/0.52[0.23—0.83] m(方括号内为相应的不确定性范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升高,海平面上升幅度也增大,东海海平面上升区由东南向西北扩展,南海海平面上升区由东北向西南扩展。统计分析还表明:在不同排放情景下,不同影响因子对海平面变化的贡献也不一样,随着排放强度从低到高变化,海洋比容加动力因子的相对贡献从28%—34%升高至46%—47%,而冰川冰盖消融等其他因子的相对贡献从 66%—72%降低至53%—54%。  相似文献   

10.
格陵兰巨大的冰层是全球仅次于南极大陆的第二大冰层,约占全球冰层量的10%(其余部分都在南极洲).冰层主要分布在格陵兰陆地上,其体积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海平面.有人估计如果整个冰层融化,海平面将上升7m.美国《科学》杂志为此在2000年7月21日发表了2篇关于冰层(特别是高层)的质量平衡问题.在其中1篇文章中,Krabil等人分析了空中激光高度计的测量结果,表明低层冰层逐渐融化,而高层则变化不大.总的冰层体积的减少相当于海平面每年上升0.13mm,即占整个海平面上升值的7%.而在另1篇文章中,Thomas等人对高层冰层质量平衡作出的估计中认为总体上高层…  相似文献   

11.
<正>一项新发表的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和西南极冰层融化有着直接关系。研究人员表示,现在开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会减少人类对这一地区海平面的影响。最近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表明,除了自然变化的影响,在过去的  相似文献   

12.
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臭氧层空洞越来越严重,酸雨的出现范围越来越广泛,生物多样急剧减少,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海平面上升,这些问题都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环境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成了人类可持续发展一个极大的阻力,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持久而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3.
江苏海滨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海滨湿地严重退化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从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海平面变化对湿地的灾害风险评价、景观变化等内容方面,回顾了15年来江苏海滨湿地研究过程,并且总结研究变化趋势.结合江苏海滨湿地研究变化内容和趋势,指出了湿地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孙钰 《环境保护》2007,(11):15-19
近期以来,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接连频繁发生.中国各地气温也出现数十年、上百年未有的异常表现.科学家们警告,气温上升很可能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有关,而持续的气温上升将造成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短缺、物种加速灭绝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根据国内外大量实测数据,说明全世界大气层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出现“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近地而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情况;从而引起海面水温变化,使海洋上冰块瓦和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按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结果,近百年全球近地面大气层气温变化总的趋势是上升,北半球比较明显。海平面孔 有上升的趋势。按近40年中海平面可能上升0.4~1m的预测值,估计了海平面可能对珠江水位、沿海风暴潮潮位及咸潮入侵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珠江三角洲、特别广州可能产生的危害。作者认为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当前还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宜加强科学研究和实测。  相似文献   

16.
正气候变化,已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当代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若不改变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气候变化将会加剧,21世纪末全球气温甚至升高6℃。对某些人来说,气温升高的结果是将羽绒服束之高阁,或者在农作物和蔬菜水果的种植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那些生活在小岛屿上的人们,远没有这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能源的不合理利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等环境污染效应正逐渐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当天,为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环境生活类移动应用产品——微保APP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新产品的发布仪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秘长-汤海、北京市科委电装处处长-万荣、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义丰、中科宇图董事长兼总裁-姚新,中科院地理所、媒体记者等近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海岸变迁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遥感技术,结合2003年野外实地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历史时期海岸线叠加处理,得出珠江三角洲最新岸线演变动态.论文回顾了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演变,对珠江三角洲自1965至2003年38年间围垦土地增长速率和海岸线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和测算,认为珠江三角洲海岸演进呈越来越快的趋势,其中伶仃洋、磨刀门、黄茅海为海岸变迁的典型地段.以珠江口地区为重点对河口海岸演变的作用效应、人类活动特点及其引发的海岸环境地质问题、海平面上升对环境的叠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海岸异常变迁背景下,人类工程活动造成湿地破坏、水位壅高、航道淤积、污水滞留等不良环境地质问题.海平面上升造成珠江三角洲大片低地被淹没、风暴潮灾害加剧等,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9.
梁荣海 《山东环境》2000,(7):103-104
环境噪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环境噪声的影响也随着人类的活动起伏变化。环境噪声变化的规律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规律的变化而变化。而人们的活动是有时间性的,环境噪声的变化正是随着这种时间的规律而变化。这一点在中小城市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现时全球海平面每10年徐徐上升几厘米。对这一现象,多数科学家都归因于全球气候变暖。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报告认为,不能将造成海平面不断升高的全部责任归咎于气候变暖,他们在观察到的海平面升高现象中,发现多达1/3是由诸如从蓄水层抽取地下水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