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性塑料是指生产生活中使用一次或几乎不重复利用的塑料,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50%,是塑料制品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一次性塑料的生产和消费量迅速增长.随着人们对塑料以及由此引起的微塑料污染危害的认识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削减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替代品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消费量.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主要包括非塑料材料替代和可生物降解塑料材料替代两大类.建议我国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和标准,鼓励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并加强替代产品的质量监管;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提供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提高环境友好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环境治理成本纳入其价格成本;鼓励科技创新,研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替代材料和产品;最后,还要唤起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主动选择替代产品并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塑料垃圾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背景塑料因其便利性、可塑性,一经问世便被广泛使用,塑料制品种类繁多,人们日常生活几乎被塑料制品所包围。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显示,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瓶,每年使用塑料袋高达5万亿个,在全部塑料产品中,约50%是一次性的,近1/3的塑料产品没有被回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和海洋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引起了普遍的关注。201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一次性塑料: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报告指出:如果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塑料行业将占全球石油使用量的20%,其中,超过1/4是一次性塑料产品。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塑料垃圾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一次性塑料的管理正逐步成为人类的共识,也是我国塑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通过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一次性塑料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出目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有征税、自愿协议、全部或部分禁止、禁令和征税并行4类.对我国一次性塑料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发现,我国当前针对一次性塑料的管理政策存在分散性以及滞后性等问题,尚未达到系统化.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现存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提出完善我国一次性塑料污染的管理对策:①源头管理措施包括分阶段、分领域限制和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使用税收等经济工具将一次性塑料垃圾外部成本内部化,探索替代品实现一次性塑料使用减量化;②使用过程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提高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次数从而达到减量化使用的目的;③末端管理措施包括完善一次性塑料垃圾产生者责任制,提高垃圾回收中一次性塑料分拣效率和加快技术创新、促进再生利用等;④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环境意识,这也是一次性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速读     
正塑料垃圾解决之道:从产品设计开始在法国图卢兹举行的"欧洲科学开放论坛"会议上,研究人员表示,解决海洋塑料问题的方法需要关注塑料制品的设计。化学家亚历山德拉·特尔·黑尔说,一些拟议中的解决方案——比如用渔网在海上收集塑料垃圾令人担忧,因为这也可能危害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学家理查德·汤普森说,虽然塑料本身对海洋生物构成重大威胁,但塑料制品也有助于限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设法使它们可重复使用并易于回收。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塑料发泡制品和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白色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自从EPS发泡塑料制品问世,白色污染就逐年加重,EPS发泡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急剧上升,使白色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痼疾。白色污染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6.
吸管换装     
正中国近日明确宣布,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希望以此进一步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依赖,促进绿色生活与绿色消费的形成。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人类每年将800万吨塑料垃圾倒入海洋中,相当于每分钟在倾倒一个垃圾箱的塑料。尤其是塑料吸管,使用量巨大且难回收,使用时间仅几分钟,但降解时间却超过500年。  相似文献   

7.
正时隔十年,快要被淡忘的时候,限塑令又一次走进中国大众视野。这一次引人注目,源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则建议征集。2018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官网开设了"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专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围绕不同领域塑料制品的管理要求,在2018年1月5日至31日期间,提出意见建议。这次建议征集早有端倪。早在2017年11月,国家  相似文献   

8.
环球扫描     
<正>《科学·进展》2017年7月19日未来30年,人类制造的塑料垃圾是现在的4倍多!今天,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塑料。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未来的30年里,会产生以往4倍多的塑料垃圾。研究人员收集研究了50年代后塑料大规模生产以来所有的数据。该研究小组在报告中称,到2015年,人类制造了83亿吨的垃圾,但产生了63亿吨的塑料垃圾,其中9%被循  相似文献   

9.
当今塑料制品几乎占领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些用塑料制品制成的东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也给社会带来了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已明确做出规定,禁止快餐店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若再使用这种塑料制品,就要被收取污染费。 国际科学界近年已将寻找替代现有塑料的高科技研究列为最新研究的课题。经各国科学  相似文献   

10.
李欢  朱龙  沈茜  贺亚楠  邓义祥  安立会 《环境科学》2022,43(11):5326-5332
塑料污染是全球广泛关注热点,更是环境治理难点.基于我国印发的升级版"禁/限塑令",系统回顾了2007年以来"禁/限塑令"的实施效果,梳理了塑料制品及塑料垃圾管控政策进展,指出升级版"禁/限塑令"在政策制定、落实执行和监督监管这3个角度存在一定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塑料污染防治纳入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体系、搭建公众意见网络平台和加大"禁/限塑令"政策宣传与公众自身利益相协调等对策建议,同时强调未来塑料制品管控对策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如小型零售门店的"禁/限塑令"的"盲区"难题、环保责任合理均摊、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建立完善的废塑料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等.通过以上分析,从源头预防角度为塑料污染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的模拟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及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对于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的优化、处理技术的合理选择和降低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9年以来北京塑料垃圾占比、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和灰关联度法研究了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占比的年变化趋势和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灰色系统模型GM(1,1)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占比由1989年的1.88%,增加到2012年的14.87%.基于AIC准则预测2013—2050年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占比增长趋势较平缓、稳定在14%~19%之间.2000—2012年北京市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由40.2×104 t增加到121.1×104 t,年增长15.5%.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的最大社会经济因素,而常住人口的影响较低.BP神经网络是模拟预测北京城市塑料垃圾产量的最佳模型,其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13年后北京市塑料垃圾年产量随时间呈不规则的非线性增长趋势,到2025、2035、2050年北京城市塑料垃圾产量将分别达到335、488和859×104 t,将对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与防控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狄华军 《环境工程》2022,(1):266-267
<正>传统物流给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比如说物流包装垃圾会给当前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当前的物流包装物循环使用率极低,现如今物流快递包装多采用一次性的包装,人们在收到快递之后,会将这些包装物随意丢弃。纵使一部分物流包装是纸箱包装能够得到回收利用,但是多数人也会将这些物流包装当做废品处理,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当前的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其次,物流包装物的材料不够环保,在物流包装过程当中,包装物大多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比如说塑料泡沫以及胶带等,这些塑料制品无论是将其作为垃圾扔掉还是焚烧处理都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川笙 《沿海环境》2001,(12):26-26
塑料的问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我们惬意地接受“白色革命”带来的欣喜时,却又被“白色污染”潜伏的危机所烦恼。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它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餐具杯盘,农用塑料薄膜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等等。这些普通塑料制品废弃后上百年不腐烂、不降解,形成的垃圾重量轻、体积大、数量多,有的满天飞舞高挂树梢,给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用一种被称为“绿色…  相似文献   

14.
<正>在自然环境下,一个塑料袋的降解需要200年左右,一个塑料瓶则需要500年。自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大规模生产塑料以来,全球产量已累计超过90亿吨,被当做垃圾丢弃的超过了63亿吨,其中,约79%在垃圾填埋场和环境中堆积,约12%被焚烧,只有9%被回收。  相似文献   

15.
容器、包装材料等塑料制品的再循环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已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这样,在每天扔出的垃圾中,废塑料制品也就理所当然占了多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塑料袋、饮料用PET瓶和包装用塑料盒等塑料容器和包装材料。因此,近年来对这些塑料废品的再生利用所进  相似文献   

16.
陈熙  高翊尧  凌玮  柳青  沈茜  安立会  王琛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1959-1965
海洋垃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当前环境领域热点问题之一.为揭示我国渤海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赋存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于2018年丰水期(8月)在辽东湾河口区海域布设6个长度为5~10 km的调查断面,利用拖网同时采集海面漂浮垃圾与海底垃圾,初步调查辽东湾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分布和组成特征,并对海洋垃圾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辽东湾海面漂浮垃圾数量密度为67个/km2,质量密度为741 g/km2;海底垃圾数量密度为19个/km2,质量密度为2 544 g/km2.②在所收集的各类海洋垃圾中,塑料类垃圾数量占比约为50.9%,其中海底塑料类垃圾数量占比(62.1%)明显高于海面漂浮塑料垃圾数量占比(37.5%).③由塑料垃圾形态特征和表面带有的标识判断,辽东湾近岸海域塑料垃圾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塑料垃圾(84.9%)和渔业垃圾(15.1%).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强源头管理以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主要包括完善当前海洋垃圾分类方法、加强渔业塑料垃圾回收、提升公民保护海洋环境意识和制定国家海洋塑料垃圾行动计划等.   相似文献   

17.
近五年,欧洲注意开发塑料垃圾的再利用。从技术角度看,塑料垃圾的再利用有较强的生命力;但从经济实力角度看,还为期过早。故目前,只有意大利已实现工业规模的塑料垃圾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18.
塑料制品的管理及处置不善是导致微塑料污染的关键因素,微塑料不仅会与环境中多种污染物相互吸附,也极易被大型藻类、动物、植物等生物摄入富集,具有巨大的环境风险。城市作为塑料制品的主要生产以及消费主体,是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源头。塑料制品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机械力、水力作用等,发生老化、裂解、剥离进而迁移至自然环境,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掌握微塑料从塑料制品中的释放行为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对评估城市源微塑料污染风险十分重要。综述了城市生活用品、垃圾、基础设施中微塑料的释放行为,阐述了微塑料在水、砂及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规律,为微塑料污染的风险评估及防控提供依据。今后可在环境因素对城市塑料设施中微塑料释放、迁移的影响,以及微塑料与城市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行为2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英国沃里克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分解绝大多数种类的塑料,以供循环利用,而且经济效益比较高。据介绍,由于技术和经济成本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只有约12%的塑料垃圾被真正循环利用,其他的不是被填埋就是被焚烧。而新技术通过在缺氧状态下对塑料垃圾进行高温分解,可对家庭塑料垃圾进行循环利用。研究人员已建成一个小型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塑战速决",呼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瓶,塑料袋的使用量每年达到5000亿个。我们使用的塑料产品中,50%是一次性的,而将近1/3的塑料包装没被回收,这就带来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塑料污染就始终如影随形。过去,以塑料袋和塑料饭盒为代表的一次性污染品的广泛存在,让塑料污染获得"白色污染"的形象称谓。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