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欢  朱龙  沈茜  贺亚楠  邓义祥  安立会 《环境科学》2022,43(11):5326-5332
塑料污染是全球广泛关注热点,更是环境治理难点.基于我国印发的升级版"禁/限塑令",系统回顾了2007年以来"禁/限塑令"的实施效果,梳理了塑料制品及塑料垃圾管控政策进展,指出升级版"禁/限塑令"在政策制定、落实执行和监督监管这3个角度存在一定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塑料污染防治纳入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体系、搭建公众意见网络平台和加大"禁/限塑令"政策宣传与公众自身利益相协调等对策建议,同时强调未来塑料制品管控对策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如小型零售门店的"禁/限塑令"的"盲区"难题、环保责任合理均摊、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建立完善的废塑料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等.通过以上分析,从源头预防角度为塑料污染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限塑令”发布后的变化与反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限塑令”后的变化与反响以及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国内各大媒体针对“限塑令”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若干切中实际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如何理解和贯彻“限塑令”这个利国利民的“国策”,如何将“限塑”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系统工程来实施,如何将“限塑”引入到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声音广场     
《环境》2017,(7)
<正>"人民日报:"限塑令"别沦为"卖塑令""9年过去了,"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甚至让人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从中赚得钵满盆满——手拎袋一律收费,连卷袋则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使"限塑令"沦为"卖塑令"!"限塑令"落空的背后,是白色污染卷土重来。往昔那些布袋子、菜篮子,实际并没过时,依然能用并且好用,只是大家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限塑令”政策有效性评估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3个居民小区"限塑令"实施前后塑料袋消费情况的调研.发现"限塑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塑料袋减量化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其瓶颈在于我国当前对商品流通领域的控制能力非常薄弱,对非正规零售商约束力度不够、监管缺位,导致他们无视"限塑令"的规定,继续提供免费塑料袋,从而严重架空了"限塑令"的减量化效果.文章中提出了通过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培育社会参与机制,以及加大公众宣传活动等措施,消除"限塑令"的政策死角,以真正实现塑料购物袋消费减量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评一评"限塑令"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和"限塑令"出台后对消费习惯的影响及各方的支持度和应对策略,北京物资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绿潮工作室开展了关于"限塑令"政策与塑料袋使用的问卷调查,在居住小区和学校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63份,进一步评价限塑令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限塑令”实施效果的差异性案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限塑令"实施的初衷经济手段在调节人们的环境行为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在起市里反应比较明显.而农贸市场由于其政策执行上的现实困难,从而使"限塑令"成为一纸空文.影响"限塑令"实施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政策本身制定的不完善,管理上的多头领导,塑料袋可替代品的局限性,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7.
“限塑令”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限塑令"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或者环保价值,它的有效实施可以扭转我国社会"资源有价"意识整体缺失的局面.然而现阶段对"限塑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等理解和认识存在诸多偏差,其执行可能导致较高的社会成本.要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时发挥社会文化的修复与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08,(5):34
为引导群众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塑料购物袋.国务院办公厅要求今后各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限塑令”的发布,有望大大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但塑料袋乱丢乱扔.造成”白色污染”的现象能否得到有效抑制.尚待检验。为此建议对塑料购物袋实行由商场统一回购、集中处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有关如何保障中国“限塑令”政策顺利实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最近出台的“限塑令”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一政策,公众各持观点,对此褒贬不一。通过在徐州地区的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有可能影响“限塑令”顺利实施的四对主要矛盾。通过对这四对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五个有助于中国“限塑令”顺利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2009,(4):84-85
本期讨论话题: 去年六月一日,我国正式施行“限塑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在“限塑令”执行初期,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塑料袋的使用大大减少。出现了不少构思巧妙,流行时尚的布袋,一时间布袋满街。过了近一年的时间,“限塑令”在绝大部分超市里依然得到很好的执行,但是农贸市场塑料袋的使用量开始回升,人们又返回到了措施实施之前,这项措施对民众而言似乎已经变得陌生。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1日,全国即将实施超市“限塑令”。今后免费或变相赠送超薄塑料袋的商家将被最高罚款万元。一纸“限塑令”不仅仅影响了超市经营和百姓生活,在塑料行业中也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相似文献   

12.
我国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袋使用量下降明显,效果显著,但其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缺乏研究。本文以南京市大型超市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建立公众环境意识多级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赋值分析法,研究限塑令实施前后南京市居民相关环境意识的变化,以评价限塑令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限塑令的实施带来较为有效的环境知识普及作用(公众环境知识评价提高18%)、快速明显的环境行为矫正作用(公众环境行为评价提高32%)以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态度带动作用(公众环境态度评价提高6%)。  相似文献   

13.
骆凡 《环境保护》2011,(5):37-38
2008年6月开始在全国实施的限塑令,在大型超市和商场都己得到了较好的推广,执行效果有目共睹:然而同样众人皆知的是,在全国大多数的农贸市场里,限塑令更多地沦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4.
"限塑令"发布会后,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加入到一场"用什么来替代塑料袋"的大讨论中来.网上随处可见网民探讨"纸袋和塑料袋哪个更环保"之类的问题.既有人说"我要备一个方便携带的布袋在身上",也有人认为"自己平时都是下班以后直接去超市买东西,哪来工夫准备环保布袋或纸袋".可以预见,在这一管理办法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这样的讨论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5.
刘正旭 《环境》2008,(5):26-27
2角、3角、5角--"限塑令"发出后,塑料袋究竟应该卖多少钱,老百姓很关心,但商家却大多讳莫如深、守口如瓶.专家指出,根本原因在于,在微利的超市行业中,小小的塑料袋定价将很可能引起新一轮的价格战.  相似文献   

16.
正时隔十年,快要被淡忘的时候,限塑令又一次走进中国大众视野。这一次引人注目,源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则建议征集。2018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官网开设了"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专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围绕不同领域塑料制品的管理要求,在2018年1月5日至31日期间,提出意见建议。这次建议征集早有端倪。早在2017年11月,国家  相似文献   

17.
在“白色污染”对地球所造成积重难返的危害的情况下,“限塑令”应运而生,并得以大力推广和奉行。“限塑令”督促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与加强,而规划和倡导“公共环保”尚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限塑令"的内容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发展及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发现在所有垃圾组分中,废塑料的热值占到整个生活垃圾热值的40%以上,可以说生活垃圾中废塑料的含量直接决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19.
部委     
《环境》2014,(9)
正国务院:明确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时间表,三年完成试点国务院办公厅25日发布《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2017年我国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这是继2007年提出排污权交易试点后,我国首次明确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8,(9)
实施“限塑令”以来,不少人开始打起用于包装生鲜食品的卷连袋的主意。他们经常一次就扯下几个食品预包装袋,用于装生鲜食品之外,还用于装非生鲜食品。对于这些卷连袋经常被顾客挪作他用,超市促销员表示,这些卷连袋原本是作为散装生鲜食品的预包装而免费提供的。由于“限塑令”的实施,有些未自带环保袋的消费者贪图小便宜,把这些预包装袋当免费塑料袋使用,让他们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