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塑料包装废弃物污染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塑料包装物引起的“白色污染”是近年来公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在对国外塑料包装物方面的立法和管理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塑料包装废弃物的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建立中国包装废物的立法和管理框架进行了探讨。回收利用是防治“白色污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再辅以新材料新的应用,塑料包装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白色污染”是中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但是这些废弃的塑料制品最终归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严重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首先介绍了“白色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然后对吉林市塑料方便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反映吉林市“白色污染”的概况;最后针对中国当前“白色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达到能够有效缓解或根治“白色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19世纪初塑料面世以来,以轻质、防水、高强度、耐腐蚀、低成本等特性,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废塑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俗称"白色污染",并且随着人口数量增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白色污染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4.
生物让人联想到色彩缤纷、活蹦乱跳、生生不息;塑料则令人感觉毫无生气、化学合成、白色污染。若将生物与塑料"合二为一"为生物塑料,也许有人会说不可能。但事实是这已经成为"事实"。生物塑料一般以淀粉类天然物质为基础,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塑料,它具有可再生性,但唯一的缺点是要使用粮食。不过,最近生物塑料又有了新进展,美国两位生物科学家为了改变以往生物塑料原料来自粮食碳水化合物的现实,他们利用庭院废弃物,并从  相似文献   

5.
随着塑料薄膜制品的大量使用,废弃塑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害。近几年来,欧美和东南亚等国纷纷立法,停止或即将停止使用普通塑料薄膜,而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以保护环境,消除“白色污染”。因此,国际市场上降解塑料十分走俏,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1992年销售量已超过150万吨,且每年呈50%以上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成都市柯力化工研究所瞄准这一巨大市场机会和  相似文献   

6.
罗桂山 《环境》2004,(12):47
“白色污染”指的是大量的废旧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统称塑料包装物)以及使用后的地膜统称为“白色污染”。做好“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缓解能源危机问题,二是保护环境问题。怎样才能做好“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呢?  相似文献   

7.
1 “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 塑料包装材料中的一次性包装制品是我们所说的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进入九十年代,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因而塑料包装的消费增长必然会引起塑料废弃物排放量的增长。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塑料年产量大约为1亿吨,我国塑料年产量为300多万吨,但塑料消费量却高达600多万吨,据有关资料统计的世界包装塑料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8.
杨伟利 《环境》2007,(2):80-82
1993年中国内地从台湾省引进了第一套发泡塑料餐具生产线,从而引发了中国快餐包装业的巨大变革.由于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餐具导致白色污染问题较严重,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发文禁止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行动起来,为解决交通行业的“白色污染”而奋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实 《交通环保》2001,22(1):1-3
1996年,中央号召向“白色污染”宣战,1999年国家经贸委下达的6号令,禁止生产“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几年来,交通部积极行动,按照中央部署,从立法、执法监督根治“白色污染”和检验准备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我们今天召开交通行业治理“白色污染”法规标准宣贯工作会,就是要向交通行业和社会表明交通部贯彻中央精神的决心,宣传国家、交通部治理“白色污染”一系列的法规、 标准内容,布置交通行业治理工作任务。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宣传会议,也是一个向“白色污染”继续战斗的动员大会。下面就前段我国和交通部向“白色污染”宣战的战况和 对下阶段的工作要求讲几点认识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杨伟利 《环境》2006,(10):54-55
塑料作为四大基础材料之一,因其质地轻、加工方便、美观实用,深受人们青睐,广泛用于各行各业。2005年中国的塑料产量达到4500万吨,居世界前列。塑料的出现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因塑料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一边是塑料制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深度渗透,一边是历经千年而无法降解的“白色污染”。在环保呼声高涨、市场需求渐旺的情况下,各种可降解塑料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逐步问世,“玉米塑料”就是市场前景较为乐观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中国废塑料回收处理现状废塑料是指在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者替换下来的塑料制品的统称。从2007年至今,中国陆续出台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关于联合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的通知》等文件,以解决废塑料急剧增加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然  相似文献   

12.
白色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塑料的使用量增多,所造成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阐述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性。提出了预防是关键,并通过多种途径来治理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13.
“白色污染”及其消除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峻峰 《环境保护科学》2000,26(6):19-21,25
在介绍“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发展现状的同时 ,重点就消除现有塑料“白色污染”的几种途径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白色污染日趋严重 ,而我国 C2 、C3、C4资源非常缺乏。利用塑料垃圾为原料生产清洁燃气供城镇居民使用 ,充分利用了资源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设计出一条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5.
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塑料产品的生产。由于塑料具有质轻、强度高、耐腐蚀、容易加工等优良性能 ,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塑料生产和应用的扩大 ,废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量的废旧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 (统称塑料包装物 )使用后散落在土地、江河和湖海中 ,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由于废塑料制品大多呈白色 ,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被列为继废水、废气、废渣之后的四大公害之一。1 白色污染概况白色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 EPS快餐盒类 ,据统计 ,每年国内消耗量约 10 0…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白色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沈阳市因大量使用塑包装袋引起的白色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塑料包装袋引起的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产生原因,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固体废弃物控制方面的经验,文中把控制生产和消费作为控制白色污染的措施而提出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加强微塑料及其次生来源塑料垃圾的控制,是减少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根本手段。为完善我国塑料和微塑料管理的立法工作,对国内外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管理立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目前涉及塑料垃圾管理的立法较多,但针对性较弱;而关于微塑料管理的立法较少,且主要侧重于对化妆品中的塑料微珠的限制性规定。借鉴国际经验,建议我国在立法中尽快出台个人护理品中微塑料的限制性规定,在环境税中补充塑料垃圾税,完善塑料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完善海洋微塑料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白色污染日趋严重,而我国C2、C3、C4资源非常缺乏。利用塑料垃圾为原料生产清洁燃气供城镇居民使用,充分利用了资源,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设计出一条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9.
<正>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2019年6月10日宣布,加拿大从2021年起将取缔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严控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量的大背景下,贾斯廷·特鲁多的一纸声明,让塑料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几乎无处不在,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约12%被焚烧,其余79%  相似文献   

20.
<正>大多数的学者认为马克思·舒施尼对硝化纤维的发现堪称20世纪最糟糕的发现之一,造成了一个世纪后恼人不休的全球塑料污染。这种评价有失客观。舒氏发明塑料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其可重复利用性,以逐步降低使用纸袋对森林所造成的持续破坏,其出发点实际上是"绿色"的。因此,白色污染蔓延的根源,在于人类未实现对塑料制品循环利用的有效把控,而非发现塑料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