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提升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是公路建设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促进公路建设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应遵守的原则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内容及方法,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说明了在项目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这三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路交通对土壤铅污染预测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导给出了公路交通对土壤铅污染的预测计算模式,分析了采用该模式预测土壤中铅含量时可能出现的3种不同结果,即高于、等于或低于背景值及其判别条件。结合中国公路交通的实际情况,论证了在不考虑非公路污染源时,公路交通引起土壤中铅累积量在营运近期将低于土壤背景值。认为合理确定非公路污染源强度、铅沉降面积及铅残留系数是影响预测评价土壤铅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成人血铅模型(ALM)中有关人体血铅浓度与土壤铅浓度的模型算法,文章以我国工作人员血铅的职业接触限值为控制目标值,提出了军事训练场土壤中铅污染的风险管制值计算方法,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构建军事训练场土壤中铅污染评价方法,并利用某军事训练场铅污染调查数据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军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并根据目前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公路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尤为重要,还以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探讨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基本内容、作用和实施程序,提出了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汽车废气对城市街道的铅污染,已有不少报道,而对土壤、蔬菜的铅污染状况,报道甚少。我们在上海市沪太路大场北侧段,进行了汽车废气对土壤、蔬菜的铅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的铅污染程度与距离公路的距离成负相关;而蔬菜(茄子、青菜)的铅污染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全国公路项目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呈现出较大幅度增长。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为切实做好公路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文就构建公路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董常晖  徐燕 《交通环保》2004,25(1):44-47
总结了许多专家学者在公路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景观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和公路建设的累积效应评价研究、进一步完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和建立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行无铅汽油对交通道路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环境空气铅污染的调查对沈阳市推行无铅汽油,治理铅污染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公路环境评价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刘兆金  朱琼 《交通环保》2002,23(2):15-17,33
“八五”、“九五”期间,中国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评价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法规,技术、规范体系比较落后,评价仅局限在环境影响评价层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需从完善公路环境评价体系,完善公路环境法规及技术规范体系,积极探索新技术与新方法,加强佬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公路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内容分析,提出了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依据和具体内容,建立起符合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1.
对公路生态环境评价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公路项目在前期建设中重要的阶段。对于公路项目建设的立项以及可行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的要点以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同时路基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割裂作用,使所在地区内动植物数代生存的空间被分割,影响种群繁衍及生物多样性,这些都将给公路通过区域的景观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阐述了公路建设项目环评中的景观影响评价的定义、目的、方法和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以工程实例分析了公路建设对景观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交通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道路交通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做以论述,并就公路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展望,以期早日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现代绿色环保交通。  相似文献   

14.
郑新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1):170-173
通过对公路穿越生活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等敏感区的合理合法性探讨,提出符合实际的规避措施;同时分析道路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几种情景.论述了当前公路项目的水、气、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模型比选、预测和实测对比分析,提出适用不同公路的气、声环境评价预测模式和源强估算方法,完善公路评价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宝鸡市街尘中铅的污染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系统研究了宝鸡市街尘中铅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宝鸡市街尘中铅的含量为140.60~1864.60mg/kg,平均值408.41mg/kg,为宝鸡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19.1倍,污染现状较严重。地累积指数法和铅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街尘中铅污染整体上处于偏重污染水平;其中,加油站和火车站附近的交通干道上,其铅含量分别达到1864.60mg/kg和1138.40mg/kg,是宝鸡市铅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土壤铅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对生物修复技术概念、铅污染现状、国内铅超富集植物的有关报道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综述了土壤铅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和植物修复方法,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了该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重金属在道路两侧土壤水平剖面中的迁移规律,分析各土壤水平剖面重金属铅的淋滤-富集效应,运用软件模拟路域土壤铅Muller污染指数值与土壤距离路基的长度关系。根据插值法得出的污染指数平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统计分析数据进行分段建模,得出0~40 m间土壤铅污染指数值与距离路基长度的数学模型和40 m以外的数学模型,40 m外土壤铅污染与其上空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具有较高相关性。统计结果可为道路两侧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地下水保护、对于正确规划公路两侧的用地、预防甚至减免交通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其理论和方法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公路建设项目为主,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基本概念、作用和评价原则,同时制订了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并以深汕高速公路东段作为实例进行了阐释说明。  相似文献   

19.
论文测定了焦作市城区道路旁健身场所雪松针叶中的铅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这些场所的大气铅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同时还分析了雪松叶片铅含量的影响因素。评价结果表明,位于道路旁边的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场所的空气质量,有26.7%为无铅污染,其余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铅污染。因此在道路旁设置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是不合理的,市民不适宜在道路旁进行休闲、娱乐、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20.
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没有一套较为统一、且可供人们遵循的评价方法。为此,依据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及导则,结合黑河至二井子公路评价的体会,尝试从概念系统、评价程序、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其评价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力求使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进一步开展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探索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