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认证是早在九十年代引入,其目是关注森林的退化与森林滥伐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持,特别是在热带,最初由环境集团所推动并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一种潜在手段。目前,大约1.24亿公顷或全世界3.2%的森林已经在过去的十年通过了各种认证方案的认证。  相似文献   

2.
企业热线     
问:什么是森林认证? 答:森林认证是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简称,又叫木材认证,它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个书面证书产生的过程,这个书面证书是由一个独立第三方来证明生产木材的森林的所在地和经营状况。 问:为什么要开展森林认证? 答:在过去的20年中,人类对森林的滥砍乱伐和经营不善造成了森林大面积衰退,导致全球森林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受到严重威胁。这个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他们采取了各种措施,企图抑制森林衰退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但效果并不明显。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木材的销售市场联系在一起,环境意识强的消费者希望通过他们只购买源自经营良好的森林产品的行动来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认证就是为适应这种市场机制而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森林经营活动中如果措施不当,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从选种、整地、施肥、抚育、病虫鼠害防治、采伐等6个方面,提出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如何实现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全球森林认证发展趋势自1998年以来,认证面积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期。随着森林认证在全球的影响日益增加,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森林经营单位寻求认证,以实现其森林可持续经营或占领市场的目标。森林认证将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认证面积将快速增加。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粮农组织(FAO)的研究表明,对认证林产品的需求主要由以下市场因素推动:竞争优势和向消费者提供选择。在欧美市场上,认证林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很多销售商承诺将逐渐增加经过认证的林产品的销售数量,并最终将全部销售经过认证的林产品。同时,这些地区的消费者也已经强烈地意…  相似文献   

5.
金笙 《世界环境》1999,(2):36-39
本文论述的是一个世纪以来加拿大林业发展状况以及森林价值观的墨迹对森林立法与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中拿大的森林立法与管理经历了六个阶段:乱砍滥伐-规定采伐---保护森林-林木管理--可持续的林业管理--资源共享。回顾这六个阶段有助于我们理解加拿大森林立法与经营管理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6.
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潜力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增加森林碳汇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论文基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农户和林场的调研数据,以杉木为案例树种,引用生长模型、修正的Faustmann 模型碳密度和价格数据,对单一和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的杉木最佳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比较了不同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潜力的差异,同时模拟了不同营林成本和利率水平下对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在可能的碳汇林经营模式下,基于目前杉木市场价格远高于碳价格的现实,森林经营主体的经营采伐决策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从而导致在大范围的碳价格变动下碳汇的供给也没有显著增加,这也说明木材收益和碳收益的两个不同经营目标是协调的;林场凭借着规模、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禀赋优势将成为今后碳汇林的适宜经营和供给主体;从影响因素来看,目前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徘徊的前提下,即碳汇林地的潜在投资价值巨大,尤其对劣等土地的投资效果明显;理论上营林成本会提升继而导致碳汇供给增加,这反而对于森林固碳有显著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反馈控制模式,提出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反馈控制模型,这经营方案实施策略的最优调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工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结构退化、功能降低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合理的森林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改善。本文以湖南省会同县磨哨林场为研究区,应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PnET-II和森林景观模型LANDIS-II,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研究未来100年低、中、高强度的采伐措施以及人工更新对森林面积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采伐强度增加,人工针叶林面积持续减少、森林AGB下降幅度加大;(2)人工更新措施能够使人工针叶林面积保持稳定,促进其AGB积累,有利于人工林更新与生长;(3)对人工林采取中等强度采伐且实施伐后人工更新的管理方案有利于我国南方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林地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9.
基于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分析了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差异,并以传统小林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以福建省382户传统小林农和88户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条件估值法、卡方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与差异及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表明:传统小林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意愿支付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1000~2500元/亩保障水平下,传统小林农的意愿支付水平分别为1.911元/亩、2.941元/亩、3.532元/亩及3.979元/亩,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1.632元/亩、3.971元/亩、5.809元/亩及6.864元/亩;两类营林主体的支付意愿均随保额的提高而提高,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提升幅度远高于小林农。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也存在明显差别,这与其在森林保险认知特征、林业生产经营特征、林业灾损特征、森林保险产品评价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关。此外,林地面积对两类营林主体支付意愿均具有显著影响,规模化、集约化的林业生产经营可促进林业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愿意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正在以每年0.4%的速度增加,对森林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对未来林业提出七个方面的挑战:温度变化、水的变化、气候变化、虫害和火灾变化、新基因的需要、造林与经营、加速研究进程,对此应尽快作出估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