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不同轴比和不同瓣数的不锈钢扁球壳体进行了整体无模胀形成形实验研究及理论探讨。首先介绍了壳体成形的几何调节原理和材料调节原理 ,讨论了扁球壳体的应力分布特点和塑性变形顺序。对实验壳体的尺寸变化、变形过程中的内外表面应变分布、变形前后的壁厚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 ,探讨了各种壳体的趋球变形过程 ,壳体的长短轴变化趋势及塑性变形规律。实验证明 ,在封闭扁球壳体内塑性趋球规律仍然起作用 ,扁球无模液压整体成形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对椭球壳体的整体无模胀形成形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壳体采用单曲率椭球内接多面壳体。对实验壳体的尺寸变化、变形过程中的表面应变分布、变形前后的壁厚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壳体的趋球变形过程,壳体的长短轴变化趋势及塑性变形规律。实验证明,在封闭椭球壳体内塑性趋球规律仍然起作用,椭球无模液压整体成形工艺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等边双圆锥台壳体在自由胀形过程中 ,赤道环焊缝处产生失稳起皱现象 ,提出了壳体的内约束胀形工艺 ,实验证明 ,壳体端部加约束后成形过程中没有起皱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无模成形方法成形大型球罐的困难,此文提出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壳体,该壳体在胀形前已将支柱焊在球瓣上,并且针对赤道带瓣对接焊处成形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减少瓣间两面角的特殊工艺方法.此文针对这种壳体的无模成形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应变分布、直径变化及柱脚在不同摩擦条件下位移进行了测量分析,指出了此种壳体的无模成形技术是可行的,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为大型球罐的无模成形制造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普通电炉壳体传统成形工艺深人全面地分析,指出了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从普通电炉实际使用中对电炉壳体的结构要求出发,指出了电炉壳体新的成形工艺.通过对新旧工艺进行全面的对比和新工艺的实际生产表明,所提出的电炉壳体成形新工艺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整体无模造球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材料及其要求,壳体胀形前的结构形状和特点及其应用和开发方向,工艺的实验测试和实验研究。并介绍了新工艺球罐在造纸、城市煤气工程、石油化工、化肥、建筑供水和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这种技术在成形方式、材料应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选择合适的软化退火工艺规范,制订合理的工艺方案,正确选用模具材料和特殊的模具结构,可用冷挤压成形工艺完成H68黄铜壳体的精密成形。用此工艺成形的零件除上下两端面留有适量的机械加工余量外,其余部分不再后续切削加工就能达到壳体零件的设计要求,同时,由于形变强化,使冷挤压成形的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克服了切削加工壳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鼓胀问题。  相似文献   

8.
壳体的可靠性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各种随机变量.通过对弹药壳体从制造、贮存到使用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使壳体损坏的随机变量的散布特性,然后设计了记录随机变量的表格,提出了建立随机变量数据库的方法,最后利用可靠性数学方法对壳体进行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汽车减震器壳体的制造新工艺.用低碳钢电焊直缝管经滚边底部和焊接吊耳而成,可代替精铸底部和吊耳后焊接.介绍了滚边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30CrMnSiNi2A超高强度钢制壳体毛坯的结构特点和材料工艺特性,对该壳体毛坯的温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温挤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经过理化检测和使用结果表明,采用温挤压工艺生产的30CrMnSiNi2A钢制壳体毛坯锻件完全满足壳体的使用要求,各项性能指标合格。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适合污泥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回收的新型隔板管壳换热器,并与同样规格的普通管壳换热器性能进行对比。建立了简化的壳程计算模型,应用FLUENT计算软件分别对普通管壳换热器和新型隔流板式换热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2种热交换壳程内部的流动分布、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并将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新型隔板式换热器温度分布均匀、流动死区少、传热效率高,综合性能远高于普通管壳换热器。  相似文献   

12.
收口工艺反向模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反向模拟技术 ,介绍了收口工艺特点 ,建立了收口反向模拟技术的理论和系统流程 ,并针对收口工艺提出了反向模拟边界条件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升水下航行器潜深,将复合材料代替高强度钢材料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耐压结构,对该结构开展优选设计研究,探究其提升耐压壳的极限潜深与降低结构质量的能力。方法 采用分步选优的设计方法对复合材料耐压壳体进行优选。在进行耐压壳体的优选时,考虑铺层百分比、角度、厚度对壳体的稳定性和极限载荷的影响。在进行环肋形式的优选时,从肋骨受力情况出发,考虑肋骨铺层形式对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在耐压壳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壳体铺层优选,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失稳压力提升在56.06%以上。在进行肋骨优选后,极限潜深相较于“海狼”级潜艇提升约26.67%,且复合材料耐压壳相较于高强度钢耐压壳质量减轻在80%左右。结论 通过分步优选的方法,可以得到该水下航行器耐压壳的主壳体铺层形式为[0/±45/0/0/±45/0/90/0]s,单层厚度为1.5 mm。环肋形式为T形,环肋面板与腹板均采用环向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Fluid30单元用于内侧含环形间隙流体同轴圆柱壳固有特性计算的适用性。方法针对内侧含环形间隙流体的同轴圆柱壳模型,分别基于"Fluid30单元"和"理论流体附加质量"对壳体固有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变间隙宽度对比计算,探究壳体固有特性随无量纲半径比的变化规律,分析波动方程离散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判定Fluid30单元的适用范围。结果半径比与固有频率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半径比越小,壳体固有频率越低,固有频率随半径比变化率越大。波动方程离散化引起的误差随半径比减小而增大,以相对误差10%作为Fluid30单元适用性判别标准,(1,2)壳式频率对应的临界半径比为1.20,(1,3)壳式频率对应的临界半径比为1.03,其他壳式频率对应的临界半径比小于1.001。结论不同阶频率的Fluid30单元适用范围不同,当半径比小于临界值时,相关频率应基于理论流体附加质量迭代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迫击炮弹烧毁的现状和流程,分析了典型迫击炮弹内部炸药的性质。并重点以53式82迫杀伤榴弹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烧毁的具体步骤。同时指出了迫击炮弹烧毁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处理好报废迫击炮弹的烧毁问题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花生壳掺混对市政污泥燃烧性能的影响及污染气体的排放,分析了升温速率和花生壳掺混比例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花生壳掺混比例为40%时,升温速率从5℃/min增加到30℃/min,样品的综合燃烧性能指数增大6.9倍,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增大4.5倍;当升温速率为30℃/min时,花生壳掺混比例从0%到40%,样品的综合燃烧性能指数增大1.7倍,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增大5.6倍;因此花生壳的掺混能有效改善污泥的燃烧性能.非等温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随着花生壳掺混比例增大,样品的反应活化能从87.16kJ/mol下降到69.73kJ/mol,更有利于反应进行.污染气体实时监测结果显示,花生壳掺混比例从10%增加到40%,样品的NO排放峰值下降了60%,说明花生壳的掺入能够显著减少样品燃烧时污染气体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远程火箭弹高弹道飞行温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不采用防热涂层的前提下,为满足远程火箭弹高弹道飞行的防热需求,提出增加壳体厚度的设计思路。方法通过弹道耦合的气动加热计算,分析不同材料、不同厚度壳体的弹头壁面在飞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壳体厚度达到20 mm以上时,铝、钢、铜三种材料壳体的外壁面温度均低于150℃,而相同厚度的壳体,钢壳的降温能力最强。结论增加壳体厚度可以有效降低弹头壳体壁面温度。  相似文献   

18.
Asian clams (Corbicula fluminea) with abnormally thickened shell valves were found in four rivers in the UK (Rivers Yare, Waveney, Thames and New Bedford River). The material making up these malformations was the rare calcium carbonate polymorph vaterite. Vaterite is seldom found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ecause it is less stable than the other calcium carbonate polymorphs (aragonite and calcite). In the few reported cases of vaterite formation in molluscs, it is usually related to unusual biomineralisation events such as shell regeneration, pearls and initial stages of shell formation. We compared two populations from the Rivers Yare and Waveney in the Norfolk Broads, UK, one (River Waveney) displaying dominantly the normal Corbicula shell form with aragonitic shells. In the River Yare population, all individuals sampled had shell deformations to different extents. These deformations were apparent as bulges on the inside of the ventral shell margin. X-ray diffraction confirmed that the shell material in the bulges of recently collected clams was vaterite. Other parts of the deformed shells were aragonitic. The shell deformations alter the shell morphology, leading to higher and wider shells. The shell microstructure is fibrous in the vateritic parts and crossed-lamellar in the aragonitic parts of deformed or non-deformed shells. The cause for the malformations is probably a disrupted biomineralisation process in the bivalves. Fossil Corbicula specimens from the late Pleistocene had similar deformations, suggesting that this is not a response to anthropogenic causes, such as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以金属作为基体的碳酚醛复合材料圆锥壳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模态实验建立复合材料参数优化识别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金属基体复合材料圆锥壳结构的动力学模型,表征各层材料参数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典型铝合金-环氧胶-碳酚醛圆锥壳自由模态实验,在模态实验结果基础上,采用数值仿真开展复合材料参数识别,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获得材料参数的全局最优解。最后,开展结构模态对复合材料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多项式代理模型,建立了多层复合圆锥壳的高效代理模型。对于[0, 90]S铺层的复合材料圆锥壳结构,前5组模态频率参数对E11最敏感,对v23最不敏感,剪切模量的影响介于拉伸模量及泊松比之间。结论 建立了针对各向同性-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组合的多层复合圆锥壳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识别方法,可为结构动力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