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环境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微生物降解是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去毒降解的主要方式,该文从环境微生物筛选、降解基因的识别、降解酶的种类及其特性、微生物降解底物特异性及微生物降解效果的评价等5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环境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在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开发,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在环境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应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今后在环境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方面的发展方向,包括建立环境有益微生物菌种库,促进其产业化应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高新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安全、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已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现状,对絮凝性微生物的培养及絮凝剂的特性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外通风空调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污染,介绍了通风空调环境中微生物的来源、传播途径、危害特性、生物特性、微生物气溶胶的受力特性、生物颗粒悬浮模型。并提出一种健康空调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通风空调系统形式选择、微生物监测和检测、微生物控制与消除、应急处理和事后评价。最后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健康室内环境的构建和提高建筑内部环境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西北地区盐漠极端环境中,寻找和发现土著高产脲酶微生物是开展地表盐漠土或沙漠土微环境固化和固定研究的关键。该文以柴达木盆地盐漠环境中耐盐高产脲酶微生物的筛选为研究目标,针对环境中的土样、水样和耐盐植物,分别采用纯化分离、菌株脲酶活性测定、Berthelot反应等技术,筛选分离和鉴定了一种土著耐盐高产脲酶微生物,并进一步对该土著微生物区系、脲酶活性、矿化能力及其安全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筛选出的土著耐盐高产脲酶微生物属于一种木糖葡萄球菌,其脲酶活性随着微生物的生命周期呈现一个峰值变化,最高值为2.24 U/mL,属于高产脲酶微生物。该微生物在易溶盐含量为7%的10 m L的诱导液中,产生8.6%的碳酸钙新生量,具备微生物矿化能力。在盐漠环境筛选出的这种土著耐盐高产脲酶微生物,可用于西北寒旱盐漠沙化微生物矿化防治的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志兵  庞志华 《环境科技》2007,20(A01):3-4,11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时,在调试和运行过程中,各种环境因子对微生物及处理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初步探讨各种环境因素改变时各微生物及处理效果所起的变化,可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微生物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生长爷件。  相似文献   

7.
系统总结了宏转录组学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流程,概述了宏转录组学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策略和最新进展,并指出其应用前景.宏转录组学在解析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动态演化及其与环境因素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极大的生物多样性,但99%的微生物不能通过标准的实验技术加以培养,不依赖于培养的环境基因组技术由于适合分析生态系统中整个复杂的微生物基因组而迅速发展起来。文章针对环境基因组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目前该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环境中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咏仪 《环境科学》1994,15(1):57-60
介绍国外有关环境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监测原理与方法。即环境GEM监测标记系统的基本要求;几种环境GEM监测常用的标记系统;抗性标记系统,发色标记系统和发光基因标记系统等;环境GEM的检测方法;平皿培养计数法、免疫学法、遗传学法、生物发光法和流动细胞计数器对环境GEM监测。  相似文献   

10.
土壤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土壤微生物对各种环境胁迫的响应有助于认识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与演变机理,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是衡量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多数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越高,土壤生态系统越稳定.本文在总结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胁迫响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土壤微生物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生态学机制,包括:①抗性微生物的出现及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该过程导致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改变,产生了更多抵抗能力较强的微生物类群,从而达到对外源干扰的适应,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和恢复力随之提高.②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冗余.这些冗余程度越高,冗余组分缓冲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能力越强,从而提高微生物群落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揭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在机制,为合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土壤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在环境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目前环境污水处理中的常用微生物处理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除臭微生物分离及效果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治理禽畜废弃物产生的恶臭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从环境中分离了诸多除臭微生物,并且通过初筛和复筛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筛选出具有减少氨气释放量64%以上,硫化氢释放量50%以上,降低2个臭味等级的微生物F1。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是分离除臭微生物的关键,初筛和复筛相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除臭微生物,除臭生物F1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人为施用的化肥、农药、抗生素及饲料等会污染养殖环境,导致养殖生态系统失衡,损害水产养殖健康发展,微生物菌肥具有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养殖动物产量的作用。然而,微生物菌肥对养殖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仍未知。通过测定施加微生物菌肥前后养殖底泥的理化特性、重金属含量、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等,深刻剖析微生物菌肥对养殖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微生物菌肥后养殖底泥中有机质、氨氮、有效磷和总磷等营养化合物含量均有所下降;施加微生物菌肥前养殖底泥中重金属锰、砷、铜、汞和镉的含量均超过中国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施加微生物菌肥后底泥中这五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2.81%、11.93%、22.73%、20.84%和18.00%,并能使底泥中锰、铜和镉的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施加微生物菌肥前后养殖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具有明显的差异,施加微生物菌肥后底泥中Chloroflexi, Proteobacteria, Firmicutes等能诱发河道水华、黑臭和耐重金属细菌的丰度下降了10.41%~34.01%,Chytridiomycota、...  相似文献   

14.
环球空气微生物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986年10月31日~1987年5月17日间,中国"极地"船作环球暨南极的航行中对空气微生物进行了考察。测点分布在其行经的30921海里的空气中,样品计432份。作了对微生物的含量分析及分类研究。结合有关参数,比较各类型环境间微生物含量的差别,指出本环球航行所经各区空气微生物的状况。结果表明,西半球、大西洋、温带、台湾海峡、南美洲、中国、坎帕纳(阿根廷)、黄海等区域的空气微生物含量一般分别比同类环境的高。南大洋空气较洁净,所考察的环球空气至少有15属细菌和5属酵母,葡萄球菌、微球菌较多,长城站空气中有芽孢杆菌。的结果说明长城站的空气微生物含量高于其他两测区的,内海(此处指麦克斯威尔湾)空气的微生物含量高于开阔性海域的(指南设得兰群岛海域),与其他区域比,陈皓文等,国际五城市空气微生物概况(待发表)。陈皓文等,中国南极长城站微生物考察(待发表)。南设得兰群岛区域的微生物(待发表)。表7世界5个海峡空气微生物含量表8南美一些近海河流、水道空气微生物含量表9中国海空气微生物含量(CFL/m3)南极半岛空气仍较洁净,但长城站的空气有待改善。当船只进入中国海域时,均测定了空气微生物。结果列于表9,表中说明黄海的空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铀尾渣库,通过深层垂直钻井方式采集了多个点位不同深度的铀尾渣样品,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库区微生物群落的三维空间分布,阐释了长期放射性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铀尾渣样品间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放射性环境显著降低了微生物多样性水平,但仍存在优势菌群(丰度>5%),在门水平上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而属水平上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酸杆菌属Gp16表现出较强的耐放射性能力.微生物群落RDA冗余分析显示放射性核素210Po、210Pb、U,金属元素Mn、Ca以及pH值、SO42-等多种环境因子均对铀尾渣中微生物群落分布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长期放射性核素环境下的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为发掘潜在生物修复菌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Biolog法在环境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也会对环境产生持续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群落代谢功能差异来实现的,因此研究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更能够揭示微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Biolog法是目前已知的研究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很有力的方法.为了使该项技术在更大范围上得...  相似文献   

17.
海洋微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试从微生物在海洋环境自净中的作用,微生物与海洋活性物质,微生物对海洋污染的监测,微生物与海水养殖的关系,微生物与赤潮发生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降解多氯联苯的微生物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多氯联苯(PCBs)需氧降解,包括共代谢的需氧微生物,需氧降解途径和微生物降解环境中持久存在的阿罗克尔(Aroclor)商业混合物的特性等;厌氧还原脱氯包括淡水和港湾沉积物中厌氧微生物降解PCBs的特性以及一些脱氯方式(过程)和还原脱氯过程的促进发法。  相似文献   

19.
环境pH对微生物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以其强毒性、富集性和持久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难题.在现有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中,基于微生物生物膜的修复技术因其高效、低成本、可持续等优势,在预防、控制和修复重金属污染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成为了新兴研究热点技术.为了进一步揭示微生物生物膜与重金属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通过对最近二十年微生物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等方面的文献...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矿物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矿物学的概念、研究目的以及该学科的发展,并综合了微生物矿物学在工农业生产上的部分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