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家界体验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消费者消费理念日趋成熟,人们寻求个性化的服务,追求灵活性、冒险性与多样性,追求真实与差异,对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张家界旅游产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体验旅游产品的设想以及整体设计方案,并从加强体验意识、明确市场定位等方面提出全面开发体验旅游产品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正进入体验消费时代,游客期望的是通过自身参与而得到难忘的整体旅游体验。结合体验旅游产品的涵义及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从个性化、文化性、绿色产品等方面探讨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湄潭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却不够。当前旅游产业已由观光、休闲向体验旅游方向发展。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趋向于深层参与的体验式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有着较大的发展市场。本文通过对湄潭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基于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性十大原则,提出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可行性开发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体验和认知层次的庐山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由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多元化旅游产品的转化,生态旅游产品为人们所认同,并正向深层次即体验和认知层次发展。在分析庐山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体验和认知两个层次上对庐山生态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对庐山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徽杭高速公路的开通,打造大黄山旅游圈成了当前发展安徽省旅游的一个热点.锻造大黄山旅游圈概念,将黄山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以及周边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旅游景点由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化为复合型、立体型的旅游,提升黄山旅游的档次和品位.在提升世界双遗产黄山观光产品的基础上,着力开发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的徽州文化体验与皖南山水休闲度假产品.加强区际协调,实行"东进北拓西联"战略,以旅游产业接轨为突破口,以旅游经济一体化为先导,借助杭州、苏州和上海大都市建设平台,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把黄山建成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长三角"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6.
体育旅游产品消费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人们的消费具有社会性,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国内外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体育旅游产品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休闲时代人们消费的主体产品,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人们通过消费体育旅游产品,不但能休闲、娱乐、健身、交际,还能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迎合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消费的价值观。我国有极其丰富优越的体育旅游资源,关注并开发体育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为指导,在福建省湄洲岛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湄洲岛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产品谱系研究、创新旅游活动、联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以及重点开发湄洲岛中部爱情旅游产品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对其游憩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可为景区(点)的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问卷调查,利用经典的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旅行费用法对宏村古村落旅游资源2008年的国内游憩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为23593.14万元,在此基础上对TCM的核算过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主题公园成功的关键是根据游客的需要为其提供足够的体验,吸引与留住游客并且增加游客的重游率。从体验经济的角度,提出主题公园产品的核心就是体验。分析了主题公园体验的影响因素、类型和体验化设计模式,指出主题公园的体验化设计能力将是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所在,探讨了西安大唐芙蓉园的体验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虚拟旅游体验是旅游元宇宙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通过对2016—2022年虚拟旅游体验英文文献进行梳理,总结虚拟旅游体验的内涵、前因、过程及后效研究。研究发现:(1)虚拟旅游体验是游客虚拟旅游过程中,受虚拟现实技术、内容、感官等刺激所引发的认知、情感反应。(2)虚拟旅游体验产生的前因包括:内容质量、技术支持质量、感官刺激和个体特征等方面。(3)虚拟旅游体验的过程主要分为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两阶段,其中,认知反应包括技术体验、心理意象和价值体验,情感反应包括心流体验和情感体验。(4)虚拟旅游体验的后效主要关注对虚拟旅游及旅游目的地的态度和行为意愿方面。  相似文献   

11.
钟洁  沈兴菊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4):362-364,371
目前国内对旅游体验和体验旅游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针对这一情况,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游客为对象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采用社会统计学基本原理探索性地对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加强民族村寨的个性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西江苗寨为例,通过田野调查了解西江苗寨的旅游发展历程,在分析旅游开发对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产生积极作用的基础之上,探析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问题。针对西江苗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网络平台在"互联网+旅游业"背景下迅猛发展,平台服务质量提升势在必行。以云南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从用户体验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云南大学在校生的旅游网络平台体验满意度进行量化研究,探讨体验满意度与使用意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大学在校生对旅游网络平台的体验满意度U(1≤U≤5)为3.545,说明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旅游网络平台体验满意度与使用意愿间成正相关,体验满意度越高,继续使用意愿更强,会力推该平台。基于研究,提出科学的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旅游网络平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乡村旅游市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肥市民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础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合肥市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着市民出游意愿强烈、出游动机凸显休闲度假、出游频率高、旅游消费能力强、乡村旅游节庆市场知名度高等特征,指出了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特色不明显、淡旺季明显、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差、旅游产品缺乏深度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会展旅游产品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德国会展旅游闻名世界,其中尤以东部城市汉诺威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会展之都”。介绍了德国汉诺威作为“世界会展之都”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成都会展旅游的基础,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化空间是特定文化的集中展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基本类型之一.文化空间与旅游开发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旅游化生存实践中需要消除对文化空间内涵及其原真性认识方面的困惑.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注重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和整体旅游氛围的营造,并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创造一个可持续体现文化精髓的旅游体验空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市郊县柳沟村的实证研究,得到乡村旅游生态足迹的特点和构成.研究发现,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性节约了部分生态足迹,该村60万游客2011年生态足迹为2266.724chm2,平均0.003778chm2/人,是一种生态足迹较小的旅游方式;占用土地类型比例依次是化石能源地45.37%、可耕地44.79%、水域9.69%、建成地0.15%.从旅游环节来看,食宿、交通、游购娱、废弃物处理比例分别为46.06%、27.25%、22.54%、4.15%.由于本地不具备生产条件或生产优势,食物贸易转移了部分生态足迹,目的地发展旅游业可提高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旅游农业产品介绍期的营销策略探讨--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我国旅游农业产品营销策略,对于缩小我国旅游农业发展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提高旅游农业产值和推动旅游农业日益走向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我国旅游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参照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我国旅游农业产品总体上仍处于介绍期.分析了介绍期旅游农业产品的营销特点,并依据这些特点,探讨了南京市旅游农业产品的营销策略,以期为其它相似地区发展旅游农业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