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本身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径管超声检测一直是超声检测的一个难点,本文对小径管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中探头选择、探头性能参数测试、时基线调整、根部缺陷波识别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小径管在电力、石化等行业发挥巨大作用,确保其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小径管对接焊缝的最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为射线检测,由于小径管自身的特点,其射线检测工艺选取较难。文中通过一系列试验探讨如何正确选择小径管的透照工艺,有效控制其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径管射线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NB/T47013.2—2015标准的理解,分析了小径管不同透照工艺的差异,探讨了透照工艺的优化方法。对实际检测中正确执行检测标准和提高缺陷的检出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相控阵超声检测中的楔块选型、扇扫描角度范围、探头位置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与电站系统薄壁(4mm~14mm)小径(φ32mm~89mm)管的实际检测相结合,分析总结了楔块匹配、扇扫描起始角度、扇扫描范围、焊缝余高等因素对声场分布、检测灵敏度及声压透过率的影响及控制原则;最后给出了壁厚4mm~8mm的小径管焊接接头的检测工艺设置。  相似文献   

5.
对蒸汽锅炉等间隔密排小径管实施射线检测,检测标准执行JB/T 4730.2—2005,每道焊口须相隔90°拍2张底片,因结构特点,椭圆成像难度较大。针对使用Se75射线源检测,结合焊口等间隔密排的结构特点,在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作者设计制作了使用r射线源检测的探伤支架。经实际使用证明,利用该支架对蒸汽锅炉等间隔密排小径管进行r射线检测,底片质量好、效率高、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准确、快捷地解决在复杂系统中的可靠性分配问题,在基于最小割集的可靠性分配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模型.该模型的分配思想不是对系统所有的单元都进行分配,而是选择最有可能导致系统发生故障的单元进行分配.最小径集分配法只需对最小径集中的基本事件直接进行分配计算,从而大幅度减少了中间计算工作量.它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能提供多个可选择的分配方案,因为每一个最小径集都代表1种分配方案.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优化思想,提出了不可靠度分配方案的选择原则:在基本事件数相同的最小径集中选择概率较大的最小径集;在概率接近的最小径集中选基本事件数较少的最小径集.对于最小径集中基本事件的分配,根据概率重要度来分配是合理的,因为重要度越大的基本事件对系统的影响就越大,分配的概率就应该越小.通过矿井火灾事故树的举例,进一步描述了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方法的定量计算过程.研究表明,基于最小径集的系统故障概率分配法是工作量最小的分配方法,还可以进行分配方案的比较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JB/T 4730.2-2005标准未能涵盖的、适用于在用压力管道的小径管焊口未焊透深度射线检测的一种特殊工艺,并配套设计了特殊的未焊透深度RT对比试块。  相似文献   

8.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中的小径管通过焊接连接,合格的对接焊口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射线检测技术在缺陷定性检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射线检测以其成像直观、可以长期保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站锅炉部件的检测。本文介绍了气孔和氧化皮在底片上的影像特点,并分析了底片和数字射线影像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故障树中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故障树分析的基本概念,对其中用到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做了详细的说明.介绍求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传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此方法把故障树转换为串并联系统或并串联系统的形式.转换后的形式可以很容易地得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并用例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成功树"法求事故树最小径集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煤矿五大灾害复杂事故树分析的特点,运用布尔代数和福塞尔行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两种事故树最小径集的求解方法。通过一个煤矿复杂事故树分析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实现事故树分析计算机化提供了有效的算法支撑。  相似文献   

11.
重点评析ASME最新版(2013)第Ⅴ卷《无损检测》中涉及承压设备特殊结构常规、非常规体积检测方法(CI法)的亮点,包括堆焊层、小径管、管接头之类检测有一定难度的规范要求、施探要领和典型案例,突出扫查建模仿真和检测特性验证的重要性。企望通过研讨,对照国标行标企标,对照国情行情,找差距、纠偏误,在承压设备NDE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方向上,使中国企业正确执行ASME有关规范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2.
事故树结构重要度求解方法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事故树法进行安全系统分析时,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一般是利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进行求解,但是由于采用最小割集求解的结果与采用最小径集分析求得结果并不一致,使得事故树结构重要度产生差异,导致系统分析结果存在差异.本文提出采用求结构重要度系数和利用概率重要度性质求结构重要度的方法来解决,实例证明所求解的结构重要度结果与最小径集分析结果一致,结果精确.  相似文献   

13.
重点评析ASME最新版(2013)第Ⅴ卷《无损检测》中涉及承压设备特殊结构常规、非常规体积检测方法(CI法)的亮点,包括堆焊层、小径管、管接头之类检测有一定难度的规范要求、施探要领和典型案例,突出扫查建模仿真和检测特性验证的重要性。企望通过研讨,对照国标行标企标,对照国情行情,找差距、纠偏误,在承压设备NDE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方向上,使中国企业正确执行ASME有关规范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4.
小径薄壁管广泛用于工艺管道中,在对其进行无损探伤时,一般采用双壁双影椭圆成像法和双壁重叠成像法,针对小径薄壁管对接焊缝透照成像的特殊要求,具体介绍双壁双影椭圆成像法的透照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引导和控制负面安全舆情,基于安全信息学与舆情理论,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研究安全舆情演化过程,计算负面安全舆情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提出安全舆情引导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最小割集得到负面安全舆情产生原因组合,利用最小径集得到避免负面安全舆情产生最低限度事件组合,通过结构重要度得到系统改进重点及优化顺序;在事故树中增加安全舆情审核和引导组织、安全事件亲自确认、专业意见领袖3个最小径集,以期减少负面安全舆情,促进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6.
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预防事故的对策及安全检查表[1,2 ]从上述的求解可知 ,由于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比较复杂 :最小割集 1386 0组 ,最小径集为 2 4 3组。因而在制定燃气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时 ,应以最小径集为依据。根据最小径集的定义 ,只要事故树中的这些基本原因事件不发生 ,顶上事件就不会发生。综合考察所有 2 4 3组最小径集 ,要使燃气火灾、爆炸事故不发生 ,可以考虑下面 3个方案 :(1)杜绝P1的发生。要使P1不发生 ,则需使x1不发生。(2 )杜绝P4的发生。要使P4不发生 ,则需使P4中的x2 ,… ,x14 ,x16,x17共 15个基本原因事件不发生。(3)杜…  相似文献   

17.
王永  马璞  宋文华 《安全》2009,30(8):13-16
本文简要介绍了事故树分析法和对偶成功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对偶成功树分析法以某涂料生产企业车间可燃液体蒸气火灾爆炸事故为例,将建立的涂料生产企业车间可燃液体蒸气火灾爆炸事故树转化为对偶成功树,求得对偶成功树的最小径集,通过对最小径集中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的比较,确定了结构重要度最高的基本事件。结合该企业的生产实际提出了确保车间可燃液体蒸气火灾爆炸事故不发生的火灾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事故树分析法在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辉  史俊伟  刘慧慧 《安全》2011,32(12):8-10,13
通过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找出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28个基本事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布尔代数法,得出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154个、最小径集4个。通过对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的求解,确定了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从而明确事故发生的危险(安全)程度,掌握了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各基本原因事件的组合关系及其重要程度;提出了防治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煤炭自然发火事故树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控制煤炭自然发火,减少矿井火灾的发生,依据系统工程的原理,结合煤炭自燃的条件建立了煤炭自然发火事故树,求解得出了事故树最小径集,利用最小径集得出了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从而定性分别对砌碹巷道煤炭自然发火事故、采空区(报废采区)遗煤自然发火事故、采空区(生产采区)遗煤自然发火事故、报废巷道与停工停风独头巷道煤炭自然发火事故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引起煤炭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提出了防治煤炭自然发火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中毒窒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与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给出了预防中毒窒息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