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温度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介绍了在劳动防护织物加工、性能测定中温度测量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国华 《安防科技》2008,(9):37-38,64
线型光纤温度传感技术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对光纤所敷设部位的温度分布进行不间断的监测的在线监测传感技术,可对遇异常的温度变化则锁定事故部位并快速报警,特别适用于要在大范围内进行多点温度测量的场合.应用这种技术构建的新型感温探测系统,可提高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声波CT的容器内温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应用超声波CT原理测量容器内温度分布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为了详细描述超声波穿过铝管的传播过程(铝管内装满水),基于FDM(有限差分方法)编制的计算机源码用于计算机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测定的超声传播时间相当吻合.同时,建立了一套温度测量的实验装置,以测定管道内的平均温度和温度分布,在温度分布测量中,CT技术被用于测量管道内的对称温度分布.结果显示整个测定系统的测量误差不超过±2度.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轴温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和装备。依托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检测与风险管控技术”(2016YFC0802505)。研发内容中国安科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了由红外光谱测温装置、在线温度定标与校准单元、环境状态监测单元、车辆/轮轴信号辨识单元等构成的轮轴温度综合测量系统,具有测量/定标/待机等功能,构建了轮轴温度测量系统无人值守工作模式,解决了地铁轨旁非接触轴温关键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5.
油类、化学品和液化气在运输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易燃易爆风险性,为保障船舶货运安全,基于数字测温传感器和单片机设计了实时温度监测系统。传感器阵列采用独特的一线制总线结构与单片机相连,通过循环扫描和分时复用技术实现对每个传感器的控制。利用RS232总线技术实现单片机与船舱值班室PC机之间的通信。仿真效果表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试验数据表明系统在环境温度为-55~105℃时测量温度误差不超过1℃,能够实现多个货舱温度实时监测。解决了传统温度监测数据统计量大、人为现场测量、测量温度误差较大等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彩色三基色测量火焰温度的数学模型,以乙炔火焰为标定物,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温度和图像灰度值的函数曲线,运用该拟合曲线测量柴油机的燃烧火焰温度.测量结果符合柴油机燃烧规律,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和可视化的优点,为柴油机的检测和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的副产能源,在钢铁企业的能源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高炉炼铁过程中气体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基于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原位实时气体分析系统的技术原理、仪器结构及性能优势.对利用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现气体浓度和温度同时测量的方法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火旋风模拟实验中热电偶测温辐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璞  刘乃安 《火灾科学》2009,18(2):51-58
辐射传热误差是浮力火羽流和火旋风热电偶温度测量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误差来源.该文利用火旋风模拟实验台开展火旋风温度测量实验并进行辐射误差分析,通过在同一测点布设多根不同直径热电偶,基于不同热电偶测温误差的对比,分析了几种多测量端温度误差修正方法,并通过两种粗细热电偶组合来检验不同修正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大空间火灾实验中温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空间火灾实验中,由于测温系统的庞大和复杂,导致影响温度测量的误差因素增多。该文主要从热电偶测温误差理论分析入手,讨论全尺寸火灾实验温度测量误差的因素和大小,阐述了大空间烟气温度测量的误差引入方式和减少误差的措施,并对一组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实验的温度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受热面管内壁氧化膜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设备,该技术可对受热面管内壁氧化膜厚度进行快速、准确测量,适用于批量检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该项技术在管壁金属层厚度测量、内壁氧化膜动态监测、当量温度计算以及炉管寿命预测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和分析。通过检测内壁氧化膜厚度,对高温受热面管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预测其剩余寿命,对于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指导检验检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火力发电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热流强度下,利用智能步进低压实验仓对不透明非碳化聚合物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在不同压力情况下的热解过程中的表面及背面温度进行了实时测量,建立了表面吸收一维热解模型,预测了ABS在不同外界热流密度下,不同压力环境下表面温度及背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实验测量值与模型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碳化聚合物的表面吸收一维热解模型在高热流密度下对温度的预测情况优于在低热流密度下对温度的预测结果,总体来说,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围岩中温度对氡析出率的影响,选取某铀矿铀尾矿矿砂试样,根据相似准则设计并制作了测量多孔射气介质氡析出率的室内试验装置。采用RAD-7氡测量仪,运用等时间间隔取样方法测量氡浓度。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多孔射气介质氡析出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压力下,在温度为20℃到6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多孔介质氡析出率逐渐增大,并且氡析出率与温度符合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线式感温探测器是一种能感知一条线上温度状况的线状温度传感器,其长度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探测点。它以"线式"测温方式代替传统的"点式"测温方式,大大增加了测量的范围,实现了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的温度监控。对几种目前发展较好的线式感温探测器进行介绍与分析,总结了当今线式感温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我国消防领域的超温与火灾报警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3S技术是矿山测量领域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论文简要介绍3S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了3S技术在矿山测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3S技术在矿山测量领域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木材表面火蔓延特性的动态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模拟实验,对不同工况下木材表面的火蔓延特性进行了动态测量研究。首先应用火焰结构显示技术连续观察和记录了木材表面的火蔓延行为和火焰的热结构;其次,利用温度示踪技术对火蔓延过程进行了动态观测,进而获取了在不同条件下的火蔓延速度并分析讨论了木材表面火蔓延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示踪气体测量理论及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示踪气体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示踪气体在通风中的应用,并介绍了示踪气体测量技术的仪表及示踪气体的选用。认为示踪气体测量技术能方便,准确地测量通风方面的参数,是一种较理想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示踪气体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示踪气体在通风中的应用,并介绍了示踪气体测量技术的仪表及示踪气体的选用.认为示踪气体测量技术能方便、准确地测量通风方面的参数,是一种较理想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便携式衣内微气候测量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能同时测量服装与皮肤间微小空间微气候参数(温度、湿度)和人体生理参数(心率、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的测量仪,其多通道、多参数、大容量采集和携带方便是国内外同类仪器中特有的。  相似文献   

19.
缸内混合气温度和浓度分布,对发动机稳定运行,保障行车安全、避免发生路上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有重要影响。为了测量发动机缸内混合气的温度和浓度分布,建立了利用单波长激光诱导双示踪剂产生双荧光的测试系统,并拍摄了不同混合气温度、压力和浓度下的荧光图像,获得了不同示踪剂的荧光强度及其比值随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变化关系,并将标定结果用于光学发动机缸内混合气的温度和浓度测量。结果表明,荧光强度及荧光比值均受到环境的压力、温度和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利用PLIF方法得到的片光源穿过的缸内水平截面内的平均温度与用气缸压力计算的同一曲轴转角下的缸内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相同,两者之间的差值随着活塞上行而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20.
红外热像仪可以测量被测目标的温度场分布,并以图像的形式表示,可以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进行燃烧火焰温度的重建。另外,红外热像仪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且反应速度快,可进行火焰动态测量。本文采用红外热像仪对火焰温度场进行测试,并分析了测量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因素及一些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