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以及欧洲-大西洋公海海洋保护区的案例分析,概括了国外海洋保护区在体系完善、管理实践和协作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合格的海洋保护区管理机构需要有效的指导、监督及管理,应具备专业性、执行力和稳定性。对我国的启示:在国家层面上,需要一个经过充分研究制定的海洋保护区系统规划,对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应立法确立。沿海省份要配合国家系统落实本省辖区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也可以建立省级海洋保护区,并就特殊保护目标申请上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具体的海洋保护区应做好保护区管理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地方社区可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地域风俗传承等方式,培养地方性人才直接参与保护区管理。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水污染防治法》,但是国家的法律往往是对全国主要水污染问题的总体规定,地方的具体问题还需相应的地方法规予以保障。针对北京市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在完善管理体制、明确政府部门职责、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细化了国家法律的相关条款,在污泥处理处置、污水资源化等方面填补了法律空白,体现了地方立法的创新,对其他地方政府的立法工作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相关立法尚未完善,难以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本文借鉴美国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立法的先进经验,通过对我国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立法现状的梳理,从法律体系、资金来源、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确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4.
海洋保护区是指为保护珍稀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以国家(或相关政府)为主体划定、以法律形式加以保护和管理的海域。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保护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海洋保护区的根本目的。山东是一个海洋大省,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也走在了我国沿海省市的前列,其发展对全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对山东省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期望能为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保护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法律体系研究该项成果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立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英、美、德、日、瑞典和前苏联等国家的自然保护立法特点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比较,研究总结了国际自然保护立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的法律体系。该体系由97项法律、法规、规章...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洋保护区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美国一些主要的海洋和海岸带法律的基本要求,这些法律制度为美国的海洋环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其中多个涉及海洋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但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得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此,包括海洋保护区建立与管理等的海洋政策新建议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7.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22,(16):39-44
《黑土地保护法》作为一部专门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法律,针对保护黑土地的特点构建了特别的法律制度和措施,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意义重大。文章分析《黑土地保护法》的立法背景、意义、起草过程、立法思路,指出该法的核心内容一是明确责任,构建政府主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实施、公众参与的保护机制,建立共同负责、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二是坚持用养结合,促进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三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科技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黑土地;四是注意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8.
张峥 《陕西环境》1996,3(4):41-42
瑞典环境保护立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环境保护法、环境损害法以及环境损害保险条件的有关条例。除了上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外,其他如水法、化学产品法、造林和农业法中也有涉及环境问题的条款。此外,瑞典还有一部独立的自然保护法,其中有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保护动、植物等条款。环境保护立法的目有是在环境风险行为和环境保护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同时,立法也显示了瑞典政府和国民试图解决与环境有关的各种矛盾的强烈愿望。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约束那些具有环境风险的行为。环境风险行为指发生在不动产业或永久性工厂对邻近目标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海洋保护区制度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成员普遍使用的保护国内海洋生态的法律制度,但该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自2006年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海洋保护区制度已经逐步转变为大海洋保护区制度,并且演进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广泛的国家实践。  相似文献   

10.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会正式批准为土地和水资源保护统一立法。该提案将划出位于美国九个州、约80万公顷土地作为新荒原保护区。涵盖公园、河流、小溪、沙漠、森林以及小道,法律将禁止对该区域进行如油气钻井的开发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燕 《环境保护》2006,(21):42-47
自从50年前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我国创建以来,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的历程中,特别是在近20年,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大量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建设、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规模不断扩大,保护对象日益复杂,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保护区管理和监督的任务日趋繁重.但本当与之相佐的法律保障机制却明显落伍于实践的需要.现行自然保护区法的滞后性、局限性和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有待完善甚至缺失,导致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失去了应有的保障,使保护区难以实现创建的初衷.根据自然保护区管护的实际需要,相关立法需要与时俱进,从多方面进行创造性完善,其中最为迫切的是需要制定和颁布具有更高约束效力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法.  相似文献   

12.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其落地实施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目前黄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在资源开发、治理与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冲突,亟须一部有针对性、特殊性和系统性的专门法律。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从顶层设计上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起了“硬约束”,其立法理念、制度设计和立法工作经验对其他流域立法包括黄河保护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公海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刻不容缓。介绍了法国公海保护的管理和实践,包括:先进的海洋保护管理机制,法律和政策,与其他国家合作建立了派拉格斯公海保护区等。提出了给我国相关工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汪劲 《环境保护》2013,41(7):35-37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违法行为制裁的规定不符合惩戒与威慑环境违法行为的立法目标,使得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得到全面实施。只有创新环境保护法律有关环境违法制裁条款,才能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近年来,国家立法机关一直在组织对《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但这两部法律的修改  相似文献   

15.
中外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湿地保护面临面积急剧缩减、生态功能退化两大主要问题。而造成湿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为了切实解决湿地问题,亟需加快健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并与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对比,从建立湿地开发许可制度、完善湿地保护区制度、健全湿地公众参与制度三方面对我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提出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16.
焦琰 《环境保护》2021,49(9):48-51
饮用水水源保护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牵动着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在国家立法中已有大量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的规定,为执行这些规定,各地方一直将饮用水水源保护作为重点立法事项.但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方立法的立法目标内部不协调、立法模式单一,同时,在法律制度上也暴露出很多缺陷.这就需要进一步通过优化立法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湿地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湿地保护立法缺位,上海市湿地专项立法刻不容缓.在专项立法之前,首先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关法律分析,梳理好相关法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法律起到应有的作用.湿地法律概念的界定是理清相关立法的切入点.通过对国家及上海市地方相关立法进行分析,界定了滩涂湿地与海域的关系,并就上海市滩涂管理提出建议,试图理顺湿地管理中的交叉冲突,为上海市湿地专项立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过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有关的部分法律条款,并针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中易出现的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国内外立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传统线性经济带来的恶性结果,发展循环经济在国际社会上蔚为风潮.许多西方国家纷纷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活动,德国和日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从西方国家的立法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处在初级阶段,要吸收和借鉴先进经验,制定修改一批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自然遗迹保护与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数量少,代表性参差不齐,不适应丰富多样的自然遗迹保护的要求。依靠自然遗迹类保护区、非自然遗迹类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几种形式,使200多处有代表性的自然遗迹得到保护,但几者之间有重迭交叉,总的覆盖面也不完全。应加强全国自然遗迹保护的统一规划与协调,既探索综合保护的路子,也要补建一批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完善多元化保护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