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反应性化学物质热危险性评估的关键在于表征参数的选择和量化,单一的评估参数往往仅表征其热危险性的某一方面。综合考虑自反应性物质发生热分解反应的难易程度及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两个方面,分别选取放热反应初始温度(To)和反应热(-ΔH)作为相应的表征参数,通过半正态分布函数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的定义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反应性化学物质的热危险性综合评估指数(THI指数),并建立相应的热危险性分级标准,对自反应性化学物质的热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与分级。结果表明,建立的THI指数所确定的热危险性分级结果与基于活化能和最大绝热温度的RHI指数的反应危险性等级基本一致,该指数能够对自反应性化学物质的热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2.
研究炸药损伤及其对冲击起爆的影响有助于认识冲击起爆的本质.可以为炸药起爆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对于研究炸药外加载荷条件下的力学响应及安全评估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对炸药损伤和其对冲击起爆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对炸药损伤的产生,损伤对冲击感度及冲击起爆的影响、损伤的理论以及数值模拟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就今后需要开展的工作发表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热冲击煤细观损伤和能量响应机制的相关性,以平煤十矿24130工作面的煤作为研究对象,借助4K科研相机研究了不同热冲击煤的细观结构特征和热冲击对煤的损伤致裂效应。采用HC-U7非金属超声波探测仪、电热鼓风干燥箱、伺服万能试验机等仪器,开展了不同温度热冲击煤样加载试验,研究了热冲击对煤体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动态破坏时间、冲击能量指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热冲击煤细观结构、宏观破坏状态、煤物理参数与力学参数及能量指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并阐述了热冲击煤受力加载过程中煤能量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煤体细观结构与煤能量响应机制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热冲击煤能量响应特征的差异是由煤初始损伤造成的,煤损伤的存在削弱了煤储存弹性应变能并发生破坏的能力。热冲击温度越高,煤样孔隙越发育,孔隙周围更容易形成高应力区相互叠加,更大程度降低力学性能。损伤发育程度越高,能量积聚和耗散能量越低,峰值前能量积聚和峰值后能量释放越稳定,破坏前能量耗散行为的主导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5.
6.
8.
厚壁圆筒自增强塑——弹性交界面半径及自增强处理压力的简易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均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05,(2):6-6,9
介绍用直接液压法进行厚壁圆筒自增强中塑一弹性交界面半径及自增强处理压力的简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在温室条件下对不同程度热损伤的消防气瓶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检测,获得在306~420℃条件下加热后的样品在0. 2~1. 8 THz范围内的时域信号。通过样品时域幅值最大值、峰峰值与0. 2~1. 8THz范围内的折射率与吸收系数变化情况分析不同受热温度对玻璃纤维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太赫兹波透过样品后的幅值约为8. 798×10~(-6)~6. 753×10~(-6)V,峰峰值的大小为1. 5031×10~(-5)~1. 1406×10~(-5)V。加热后样品的折射率无明显变化,吸收系数略有上升。结合扫描电镜结果分析认为环氧树脂碳化导致吸收系数整体上升。 相似文献
10.
11.
对某地区机械制造业的安全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对整个行业的安全投入数据和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该行业的安全投入现状、事故发生现状及二间的关系,认为造成该行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投入不足和人均劳保费用偏低,提出了机械制造业提高生产安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安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讨论了安全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最新趋势,即:由对系统的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给出了可靠性分析的一些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重点研究了马尔可夫故障模型法.针对马尔可夫故障模型法计算量大的缺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微马尔可夫故障模型法,分析了此法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论安全工程基本原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曹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1,(3)
本文提出了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的新概念,论述了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作为安全工程基本原理的结论,并对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用新的观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