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每个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想做好安全,不想发生事故,那为什么还经常发生事故,且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呢?笔者认为,当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的本质,没有用系统思维开展安全管理,试图靠数量有限的安全专职人员利用简单的安全手段预防事故,这就很难避免重大事故。安全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如何通过系统思维以预防事故呢?本文将就此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企业的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和生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错误观点,如“事故难免论”、“听天由命论”、“运气论”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向“事故难免论”作斗争。因为这种思想会使人们对安全生产丧失信心,解除人们与事故作斗争的思想武装,为害甚大。 事故难免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呢? 事故难免论者认为,要进行生产建设就顾不了安全,死人难免,过去死人,现在死人,将来还要死人。 持这种论点的人,不问伤亡事故的原因,往往把任何情况下造成的伤亡事故都看成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事故,若要追查责任,严肃处理,他们就去说你是小题大作,百般加以阻挠。在他们看来,安全生产根本是不可能的,搞生产就不可能保…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烟花爆竹事故频频发生 ,通过事故概率分析 ,掌握某些规律 ,认为“事故难免论”是错误的 ,但也不提倡没有根据的“事故可以杜绝论” ,应该时刻牢记“事故有随时可能发生”这一严厉的事实 ,提倡“不怕一万 ,只防万一”安全生产的正确、谨慎、有科学根据的态度 ,并提出相应的基本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5.
破除“六论”为安全生产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对安全生产,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监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违背安全生产客观规律和党的方针政策的错误认识,尤其是一些地方、部门、单位领导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观点,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以下所列“六论”,就是当前片面的发展观和错误的政绩观的种种表现。事故难免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企业增多了,车  相似文献   

6.
4年来,运输段在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那么,今后如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呢?笔者认为笔者应在巩固、发展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本质安全”理念建设,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一。所谓“本质安全”就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铁路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是,如果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发生率降到很低很低,甚至实现零事故,那么工作中发生事故就是偶然的,而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孙世梅 《安全》2020,(5):1-6,I0003
为预防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发生,选取2000-2016年间的31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建筑施工坍塌事故案例,运用事故统计与分析方法,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理论依据,对31起事故中的不安全动作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事故等级为较大事故。一线作业人员因安全知识不足“不知道是否应该设置剪刀撑”引发不安全动作“剪刀撑数量不足或未设置剪刀撑”的发生率为71.43%,因安全意识缺乏“没意识到杆件距离过大给施工带来的危险”引发不安全动作“立杆间距和横杆步距过大”的发生率为78.57%;管理人员因安全意识缺乏“没意识到按规定进行安全交底的重要性”引发不安全动作“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发生率为78.57%,因不佳安全习惯“按照以前的方案习惯施工”引发不安全动作“未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的发生率为83.33%。因此,减少不安全动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一线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的管理,企业在制定对策措施时,应从加强一线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入手,预防不安全动作的发生,进而有效预防事故。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安全工作是在信心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有人发现了“安全生产规律”,认为我国目前正处该规律所揭示的“事故高发期”;所以无论怎样努力工作,仅能使事故增幅有所下降而己。对此,一些人还随声附和,但又自知“事故难免论”难以服人,便创立“GDP决定论”来为其提供理论支持。这使不少安全工作者心理受创,使安全工作不仅推进困难,而且效果欠佳。因此,为了确保安全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树立做好工作的信心,必须重视安全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10.
数字     
《现代职业安全》2006,(1):10-10
“现在安监局很忙的原因”——俞胜章即以事故发生为起点,以“应急救援”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在不断地支持着“事故难免论”;于是,事倍功半的“忙”也就不足为奇了。“安全监管和安全科技工作是保护生命而不是拯救生命”——虞和泳这也是安全工作者与医务救护工作者的职责界限。现在事故多,就在于人们误读了安全工作的内涵,轻事前预防重事后救援。“执业资格制度一般都是依法确立的国家制度”——赵希明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从一开始就走入部门掌握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地方小煤矿是煤炭工业的一个重要阵地,1979年产煤2亿5千多万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事故多,伤亡大,是小煤矿生产发展中的一只“拦路虎”。有些同志一提起来不免谈“虎”色变,总以为小煤矿条件差,事故难免。果真这样吗?不!湖南张家岭矿长期安全生产的事实,已经打破了这种难免论。 小煤矿是完全能够做到安全生产的,关键是经营思想和方向要端正。如果认为小煤矿家底薄,自负盈亏,就一心向钱看,要钱不要命,不创造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就乱挖乱采,搞独眼井,自然通风,明火照明,明火放炮,冒险作业,如此等等。这样事故当然难免。错误的经营…  相似文献   

12.
《广东安全生产》2020,(4):58-59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其事故法则基础上又深入研究,提出了“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第一要因,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10起是由于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3.
事故预防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人们对事故预防的理解发生偏差,妨碍了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列出几大误区。一、认为人的失误和疏忽是导致一切事故的主要原因。其实事故的发生必然存在一种危险状态,消除这种状态就抑制了由此导致的事故。需要控制的是这种状态,而人的失误和疏忽只似向火药桶中扔进的划着的火柴。二、故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然而现实中的许多人伤物损是在非故障状态下出现的,机具本身的危险性才可能造成更多的伤害,对300起典型事故分析表明,仅有12%的事故是在故…  相似文献   

14.
把违章当作事故处理是否合理?员工的违章操作常常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杜绝违章操作现象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一些企业提出,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要求,杜绝员工违章操作,提升员工安全意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定将员工违章行为当作事故进行处理。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规定“过犹不及”,不仅增大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造成员工抵触心理,而且实施起来困难,缺乏相应的标准。您认为,把违章当作事故处理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如何实施?如果不合理,应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15.
小事故因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酿成大灾的的教训,层出不穷,如何预防事故发生,发生后又如何处置在初起阶段,笔者认为,班组范围内制定应急预案是安全防事故的重要举措。 所谓“班组范围内”、系指班组危害辨识、风险评估活动涉及的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由于员工流动性强、安全技能有所欠缺、认识事物不够全面等原因,往往会导致很多人在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上有所偏差,在沟通上出现“偏差”,难以实现有效沟通。而这种非“有效沟通”往往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对此,本文提出通过“三向交流”来实现有效安全沟通,从而起到减少、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什么是沟通失误。沟通失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因失误”之一。  相似文献   

17.
烈山故事     
煤矿,历来被认为是事故多的地方,至今,在一些人中间还流传着“井下自有三分险,伤亡事故总难免”的说法。可是,烈山煤矿却用安全生产五年的事实,驳斥了这种“事故难免论”。 前些日子,我曾走访了这个矿的井上井下,听到了许多安全生产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短,但却生动地告诉人们,烈山矿安全生产的成绩是怎么得来的。下面就是其中的几则。管书记改棚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的一天,采煤一区党支部书记管万义值早班。 这一班创了高产,他心里乐滋滋的。可是,等到班长来交班时,他却发现班长手里没拿合格牌,就问:“你的合格牌呢?”班长气呼呼地说。“中班真…  相似文献   

18.
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个工作落实的 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各级党委、政府 对安全生产工作不能说不重视了,采取 的措施不能说不得力了,但为什么事故 仍不断发生?仍感觉防不胜防?关键是 工作落实不够,特别是没有落实到基 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当然,事故 的发生有偶然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 性,但只要我们真抓了,抓实了,一些 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还是完全可以 预防的。 一是要把“预防为主”的措施落到 实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根本是预防。只有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上 …  相似文献   

19.
3月22日,痴恋煤价狂升的孟南庄煤矿撕封砸锁带患生产引发特大瓦斯爆炸,62人命赴黄泉;鸡西煤矿以“出煤是硬道路”拒执54次停产治患令造成特大矿难,115人踏上不归之路,经济损失1.1亿元。这种“经济发展,事故难免”、“经济要上,安全要让”的非理性发展观,是目前重特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生事故487402起,死60292人,同比虽降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施工作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施工作业中,常常伴随一些伤亡、伤残等事故的发生.事故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事故的统计分析看,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何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作业风险,是审核员在审核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是预防事故的根本.然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构成及作业特点等,在职工的培训方面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审核员在审核4.4.2要素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