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所谓环保监督管理,就是环保部门代表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进行环境监察、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环保部门具有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作为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环保依法统一监督管理必须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2.
严律 《环境导报》2001,(5):42-42
当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受到各种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自身的环境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时,通常想到的往往就是举报和信访;一旦采取这两种形式环境污染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会觉得“求告无门”。其实,主张自己环境权的途径还有多种。 其一,申请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7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因此,环保部门负有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的法定职责。根据公民的申请,环保部门应采取相应的…  相似文献   

3.
张全  黄永辉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07-1012
环保执法是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主要抓手之一,是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文章从环保法律体系、环保法制建设、政府环境管理体制、市区两级环保部门执法现状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环保执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经济手段、解决环保执法监督机制和工作机制,实行执法效能评估、健全环保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其分管的领域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或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这一规定,体现了统一归口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众所周知,行政管理是依照国家法令,行使国家权力,有组织地、纵向从事的公务  相似文献   

5.
范健 《环境科技》1995,8(2):44-44,46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新形势下,环境监测面临着严重的压力与挑战。如何适应形势,加强环境监测,是摆在各级环境监测站面前的一个新课题。1必须提出环境监测站的地位1.1提高监测站的执法地位目前环保部门各级监测站的执法地位和技术监督职能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国家环保法律条文没有提及,只在环保部门自己的文件中才有相应规定。如:“环境监测实质上是一项行政行为…”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是…行使环境保护部门所赋予的监督权力,其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不断强化和依法治污的不断推进,对环保检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拟就如何正确行使环保检查权谈点管窥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单位进行  相似文献   

7.
陆旸  朱德明 《环境保护》2000,(11):10-12
全面推进机构改革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本文从已经开始的国务院和省级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即将开始的市、县机构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机构改革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和强化统一监督管理职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强化环保执法监督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后,依据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从项目前期准备、施工建设到试生产、竣工环保验收的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和日常监督管理活动。本文就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现状做了初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县级环保部门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梁鹏  刘云程 《环境保护》1994,(10):5-7,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经营机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开始考虑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环保“三同时”保证金制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由地方环保部门提出并付之实践,运用经济手段强化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本文对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保证金制度试行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提高,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损害赔偿纠纷,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好这类纠纷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大量实践表明,通过行政机关处理这类纠纷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2款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由此可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是一种法定程序,这一程序因当事人的请求而启动,只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如何根据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强化环境管理,建设一支有力的环境监理现场执法队伍很有必要。1992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我市成立的环境监理站,作为环保部门一支现场微观监督管理的执法机构,承担着大量的现场监督检查执法工作。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现场监督工作的方法问题进行一些探讨。l现场监督检查1.l现场监督检查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以现场监督检查权,国家环保局(环境监理工作暂行…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城市噪声管理问题,凸显出三大矛盾:一是环境行政管理半径与噪声污染微区域性的矛盾。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核安全体系 监管体系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始终把核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国务院成立国家核安全局,代表国家依法独立对核电厂等民用核设施安全实施监督和管理。1998年,国家核安全局正式并入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对全国核安全、辐射安全、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核安全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核安全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和清 《环境导报》2003,(17):37-37
各地环保局每年在群众评议中多是名次靠后,群众抱怨环保局治理污染不力,却不知环保局在执法过程中受到客观上的各种制约,往往力不从心。如何强化执法手段,还群众一个安宁、洁净的环境,有许多工作要做。环保统一监督管理难的问题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的仍然是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也就是环保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公安、交通、航运等部门分别在与自身业务相关的范围内对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在这种体制下,执法主体林立、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分散,不仅不利于集中执法,统一执法,而且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济南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从1998年的“大气污染防治会战”到1999年的“容貌工程”,力度大,成效明显,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改善。历下区环保局紧紧围绕全市的环保中心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1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区环保局是代表区政府对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几年来我们始终遵循“广宣传、严执法、抓重点、重点抓”的方针,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理,努力塑造环保队伍新形象,从而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推动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了辖…  相似文献   

16.
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环境保护事项上,环保部门行使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其他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部门职责不清,管理中又缺少相互配合、协调,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因环保问题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多头管理的弊端,饱受民众诟病.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的钟声已把人类带入了二十一世纪 ,环境保护工作也同时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何做好新世纪环境保护工作 ,是我们每一个环保工作者都正在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聊城市的工作情况 ,就新世纪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的转移谈一孔之见。1.“九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及主要成就“九五”期间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环境保护工作 ,环保部门强化监督管理 ,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大治污投入 ,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参与 ,全社会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聊城市以“一控双达标”为工作重点 ,采取多种有力措施 ,取得了前…  相似文献   

18.
马钧 《山东环境》1995,(4):40-41
创生态环境保护业绩做兰天碧水绿地卫士滨州市环保局长马钧滨州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支持监督和省、地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有改革开...  相似文献   

19.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八项制度”之一,该项制度要求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和改造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要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营。为了贯彻“三同时”制度,有关政策规定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要向工程项目审批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验收监测是工程竣工环保验收之前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验收监测检查建设单位是否认真执行“三同行”制度,按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落实了污染治理方案,通过实地监测考核污染治理设施是否达到工…  相似文献   

20.
排污申报登记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拥有污染物排放设施、污染治理设施和正常作业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是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费征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