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华 《现代职业安全》2013,(11):114-116
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按照粉尘进入呼吸道的部位分为非吸入性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在许多作业场所,粉尘是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元凶。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μm以下的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的深部,如气管、支气管、无纤毛的细支气管及肺泡等区域。其中尤以粒径5μm以下,特别是2μm以下的粉尘,可以进入肺泡  相似文献   

2.
呼吸性粉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简称"呼尘"。7μm的尘粒只能到达人体鼻咽部,2μm以下的尘粒可以到达人体肺部造成尘肺。"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危害极大,对"呼吸性粉尘"的防御是世界课题。如果能将"呼吸性粉尘"改性成体量大于7~10μm以上不能进入肺部的"障碍性粉尘",不但可以避免罹患尘肺病,也可以避免空气污染环境下PM2.5颗粒物给人体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工业毒物接触者的职业危害及个人防护在生产过程中,工业毒物常以蒸气、粉尘、烟、雾等不同形式存在,而且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当被毒物污染的空气进入人体肺部时,由于人的肺好似海棉松软、面积大,肺泡壁薄,毛细血管丰富,气体交换速度快,因而毒物容易...  相似文献   

4.
空气中的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危害人体的部位不同,其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当进行粉尘的卫生学评价时,需要分别测出呼吸性粉尘、非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许多人为了防寒防风防雾霾戴上了口罩。口罩要起到作用,其选择与佩戴也有门道。1.选择口罩时,阻尘效率最关键。口罩的阻尘效率高低是以其对微细粉尘,尤其是对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率为标准。因为这一粒径的粉尘能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2.与人脸的密合程度。当口罩形状与人脸不密合,空气中的危险物一样会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去,进入人的呼吸道,所以需要密合度高才能  相似文献   

6.
一、粉尘的来源 1.粉尘 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较长时间悬浮于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从卫生学的角度,可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进入人的细支气管到达肺泡的粉尘微粒,其粒径在5微米以下。这种粉尘能沉积在肺部,故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2.粉尘的产生 许多工业生产部门,例如冶金行业的冶炼厂、烧结厂、耐火材料厂,机械行业的铸造厂,建材行业的水泥厂、石棉制品厂、砖瓦厂,轻工行业的玻璃厂、陶瓷厂,化工行业的橡胶厂、农药厂、化肥厂,纺织行业的棉纺厂,麻纺广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产生大量粉尘。产生粉尘的过程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接触它的人们产生危害,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所以,我国《工业设计卫生标准》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作了规定。 但资料也表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以呼吸道吸入粉尘为主。而粉尘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能否长期被滞留,主要由粉尘的粒度来决定。与粒度的大小成反比,人的机体对进入呼吸道的粉尘具有防御机能,可通过滤尘机能、传递机能和吞噬机能将大部分尘粒清除。粉尘所造成的危害,是粉尘在肺内的滞留量显著地大于肺清除能力的结果。粉尘的进入、转化、滞留和排出,是受粉尘吸入量、性质,以及机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呼吸性粉尘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符合BMRC曲线透过率的固定微粒,即指能够到达肺泡,并引起尘肺的粉尘,一般指小于5μm的粉尘粒子。矿山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是按粉尘的种类,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低和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超标倍数等三个因素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9.
在YA-1型肺通气量仪上增设一个粉尘采样器,使该仪器既能测定肺通气量,又能测定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它是在操作工人的呼吸带采样的,因此,能真正代表个人实际接尘量。  相似文献   

10.
第三章呼吸性粉尘的检测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除了与粉尘的化学组成和在肺部的沉积量有关外,还和粒径的大小及其在呼吸系统的沉降位置有关,特别是与沉降在肺泡的粉尘粒径有至关重要的关系,通常把能够浸润到肺部敏感区的粉尘称为“呼吸性”(吸入性)粉尘,能在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11.
提起粉尘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粉尘能引起尘肺病。是不是任何一种粉尘吸到肺里都可以引起尘肺呢?当然不是。例如沙漠里的风沙,马路上的灰尘,教室里的粉笔灰,都可能飞扬起来被人吸入,但是,吸入这些粉尘后不一定引起尘肺病。这是因为它们粒径较大,不易进入肺泡;或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成分不会引起肺部产生变化;或是因为接触时间不长,吸入量不大。对人体有危害并能够引起肺部病理变化的,多半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矽)或硅(矽)酸盐的粉尘,这样的粉尘在耐火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石棉制品的原料破碎,粉碎和加工过程中及翻砂…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变态反应性 肺泡炎又称外源性变态 反应性肺泡炎,是吸入 有机粉尘数小时后肺组 织呈弥漫性间质性病变 的一种肺部疾病。该病 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因吸 入霉牧草粉尘引起的农 民肺,发霉甘蔗引起的 蔗尘咳喘病,蘑菇房内 嗜热放线菌属引起的蘑 菇尘咳喘病,伐木和木 料加工者的木尘咳喘 病。另外还有湿化器或 空气调节器肺炎,麦芽工肺,皮毛工肺,纸浆材料工病,乳酪工肺,咖啡尘肺,以及塑料工肺等。 该病的症状与粉尘的抗原性、接触抗原的次数与强度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目前临床上大多将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一、急性型 为短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空气中粉尘对人体的影响,判断空气中含有的粉尘量是否超过卫生标准,必须对空气含粉尘的浓度进行测定。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可以用每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粉尘粒数来表示(例如粒/米3),也可以用每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粉尘质量来表示(例如毫克/米3。前者的测定方法叫做计数法,后者的测定方法叫做计重法。根据研究的结果得知,粉尘对人体的影响与其质量浓度关系更密切,所以现在一般都用计重法来测定车间的粉尘浓度。 劳动环境粉尘浓度的测定 多年来,国内测定车间空气的粉尘质量浓度都采用过滤方法。早先是用内装脱脂棉的集尘管过滤采样,后因这种方…  相似文献   

14.
空气中粉尘颗粒的有效直径,从一微米(10~(-6)m)以下到数 微米不等。但是,实际进入人体肺部能造成危害的尘粒的粒径范围是有限的。1952年,英国医学研究会确定了呼吸性粉尘的粒径范围,并于1959年在南非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正式通过.图1为大家公认的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曲线。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12,(7):92-94
呼吸防护用品,是保护人体呼吸器官的防护用品,主要作用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等经呼吸道吸入体内,或直接向使用者提供氧气或洁净空气,以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人员的正常呼吸,佩戴呼吸防护用品能有效地防御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粉尘可以说无处不在.既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也是企业员工必须随时防备的可怕“杀手”。人体吸入生产性粉尘后,可刺激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严重的可发展成为尘肺病。一些化学物可附载于粉尘.随呼吸进入人体成为肺癌的致病因子。许多重金属如铁、铍、铝等的化合物附着在颗粒表面上,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7.
焊工尘肺是因为长期吸入超过规定浓度的粉尘所致的疾病。某些粉尘,如氧化铁、铝等,吸入人体后可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的异物反应,对健康危害较大或无明显影响,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是,焊接区周围空气中,除氧化铁、铝外,尚有多种具有刺激性和促使肺组织纤维化的有毒物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总粉尘浓度相关性的研究,得出呼吸粉尘是总粉尘的一部分,且总粉尘是呼尘的3倍左右(算术平均值)同时讨论了不同粉尘对人体危害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矽肺是长期在矿山等场所从事生产而吸入含有二氧化矽的粉尘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在肺脏表现为慢性纤维结节病变 ,逐步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 ,产生呼吸困难 ,导致劳动力的减退或丧失。二氧化矽是矽肺的致病因子。二氧化矽来源分布甚广 ,如采矿和矿石加工 ;金属冶炼时的矿石粉碎、筛分、运输以及翻砂等生产场所中 ,如果缺乏防尘设施 ,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矽粉尘 ,工人接触粉尘 ,就会导致矽肺病。粉尘进入人体肺泡后被肺泡内的吞噬细胞所吞噬。由于二氧化矽的毒性作用 ,使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坏死 ,二氧化矽被释放 ,再被其他的吞噬细胞吞噬。如此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总粉尘浓度相关性的研究,得出呼吸性粉尘是总粉尘的一部分,且总粉尘是呼尘的3倍左右(算术平均值)。同时讨论了不同粉尘对人体危害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