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卞有生 《环境保护》2007,(8B):11-14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北京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念、思路到任务、目标均有了很大变化。创新型城市必须树立生态环境优先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应积极参与城市经济发展决策,为城市的生态安全建立完整、高效的生态支撑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创新体制的不断变革,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高等学校是高水平人才的集聚地、科技知识的创新地,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围绕学科的科技发展理念、以学校科技发展为己任的管理团队,是高校快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科技依托力量,进而在国家创新驱动的体系中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2月27日,山西省政府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2014-2020年)》,标志着山西省创新驱动战略步入新的实施阶段。 该行动计划由山西省科技厅牵头起草,起草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美国、德国、芬兰等13个创新型国家或地区以及13个兄弟省市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参考了诸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吸纳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和重要企业的意见。并经由山西省6个市、46个省直部门、23个大中型企业、5个大学院校、5所研究机构共85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样,他的创新思想对今天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高峰学科、培育高水平人才的使命所在,也是高校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的目标指向。近年来,东南大学立足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和人才特质,紧紧围绕科技成果的"质量"和"贡献"两大主题来深入推进改革和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具有东大特色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促进了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城市国际比较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1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CY)数据为基础,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主题,选取合适的指标组成评估和研究体系;该体系在要素设置上力求与城市创新能力国内比较体系一致,但由于国际数据的限制,在子要素选择上有所调整,将国内体系的20个子要素缩减为12个,指标大部分按照国际数据实现情况进行了调整,选取了60个具体指标,其中有26个是软指标,两种调整都力求保证评估方向的一致性,同时寻求国际比较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崔璨  于程媛  王强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6):1440-1454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的畅通流动。人才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聚焦高校毕业生这一重要区域人才资源,基于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刻画长三角高校毕业生流动的空间格局,使用地理探测器探索城市创新等因素对毕业生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高校毕业生流动基本遵循随距离衰减和等级跃迁规律,区域内就业占比高达79.72%。江苏、浙江、安徽呈现出差异化的省内流动空间形态。(2)位于“Z”型发达地带和沿海的城市毕业生粘滞率较高,上海和与其紧邻的苏州、嘉兴、南通形成“高—高”区。(3)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创新因素对毕业生流动的驱动力较强,但按省域来看,驱动作用在江苏最强,浙江次之,而在安徽并不显著。风险探测显示,创新因素的驱动存在阈值效应。研究揭示了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格局及与城市创新的关系,为推动区域人才一体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山东省石化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其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山东省石化产业发展现状,构建SWOT-AHP模型,分析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指出了山东省石化产业应该选择SW进取型战略,以利用优势避免威胁。要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及产学研创新平台,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实施成长型创新驱动战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实现产业智能升级。  相似文献   

9.
从中原经济区创新驱动的内在结构出发,分析了源自中原经济区创新理念驱动力、体制驱动力、科技驱动力和协同驱动力的信息需求,并基于中原经济区创新驱动对区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供给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基于中原经济区创新驱动的区域图书馆信息服务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技是动力,科技是活力,科技是民生,科技是未来。”发展科技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让创新人才竞相涌流是时代所需,是社会强大所需,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需。  相似文献   

11.
浙江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围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企业研究院融合联动、与平台引育互促双赢、与精英集聚同轴共转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企业创新主导、战略载体加盟、领军人才支撑的三轮驱动之路。  相似文献   

12.
国家高新区表现出很好的发展质量和增长态势。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针的强力推动下,在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广大企业开展自主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空前增强,涌现出了大批依靠自主创新,加快企业发展的创新带动型企业或者创新主导型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的资源不断扩充,技术创新的机构大量设置,技术创新的设备不断增加,技术创新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技术创新的经费也得到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为此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就河南省科技工作而言,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未来尤其要高度重视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设计是创造力的集成和综合,创新设计体现了知识、技术、人文艺术和经营管理的融合.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创新设计要先行。  相似文献   

16.
科技工作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和直接参与者。他们对创新环境的感受与评价既至关重要,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创新环境的实际情况。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心,以及对于创新环境各个方面的主观评价,并据此提出改善我国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就是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孕育创新事业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灵魂和支撑。  相似文献   

18.
李成东  张鹏 《环境保护》2012,(12):58-60
包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十二五”包头市将实现“三个提升”: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城市品位和素质、提升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进“五个转变”:即产业定位由老工业基地向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城市功能由相对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动力机制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发展取向由更多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转变,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重点实施好“六大工程”: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程、实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实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工程、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登上新台阶,发展方式实行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把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科学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的核心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人才是关键,对教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