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4):29-29,46
2004年6月22日~24日,由新疆生态学会牵头,新疆土壤肥料学会、新疆水利学会、新疆林学会、新疆草原学会及新疆植物学会6个学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新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学术讨论会”,各学会共有50多位专家参会并提交了66篇论文,出版了会议专集《新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会议在回顾新疆生态环境建设成绩和教训的基础上,为使今后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走上科学的符合生态学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提出如下建议,供政府各级领导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桂华 《绿叶》2010,(5):39-43
当前农田水利上的根本问题是:小水利与大水利的脱节,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农田水利系统性破坏,水利回归为一家一户的小农形态。受西化影响正在中国推行的水利市场化、私有化机制,因忽视了中国小农生产的现实与农田水利系统性、战略性的性质,导致当前的农田水利困境。中国农田水利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将农民组织起来,而不能依赖外来的徒有其名的“经济自立灌区”与“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  相似文献   

3.
1997年建成的"新疆环境保护"网站是全国第一家环保门户网站,也是新疆第一家政府类网站,新疆环保网站建设与发展已经历风雨兼程的10a,现在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回顾、总结和展望新疆各级环保网站的发展,吸取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探索新疆各级环保网站建设中的规律,对新疆环保电子政务的"理性建设、快速推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新疆环境保护》2013,(Z1):23-27
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性机遇,新疆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新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必须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近期,中国科协委托自治区科协开展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疆各民族优秀环境文化的研究、挖掘和保护,创新环境文化建设形式,丰富环境文化内涵,建立现代环境文化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文化氛围,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文化的素质,强化新疆环境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环境文化建设机制和体制保障,建设生态新疆,和谐新疆,形成有新疆特色的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6.
邢成举 《绿叶》2010,(12):80-86
税费改革之后龙村出现了新一轮土地抛荒现象,抛开关于土地抛荒原因层面上农田水利设施的老化,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等陈旧论调不说,这里至少有两个新因素我们要着重考察:村民的土地权属观念在土地二轮延包尤其是税费改革之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此导致农民对土地归属的私有化想象;第二,基层干部还有一些村民都认为政府的政策太"软"了,没有力度,也缺乏统一的执行尺度。村民不再觉得农村可以承载其幸福生活和价值实现,出现了农民"逃离"村庄,大量的土地抛荒。新土地抛荒的出现将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形成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防沙治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新疆在我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新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风沙危害严重,已经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只有做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为新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绿洲经济带生态功能区划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新疆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治理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新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沙雅县为例,根据沙雅县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特征,以《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及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原理为指导,在新疆省级三级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沙雅县进行第四级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共划分出9个四级生态功能区,并针对每个生态功能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建设、保护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绿洲生态农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是以农业生产为支柱产业地处半干旱半荒漠、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内陆地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农资产品、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的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日益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环境(局部)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发展趋势,及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转换运行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李红旭,张晓黎(新疆环保科研所,科研办公室乌鲁木齐830011)深化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合理配置科研机构,是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们在转换科技运行机制,促进科技与经...  相似文献   

11.
新疆的国土开发前提,取决于水资源的保证程度。随着新疆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土开发规模的扩大,原生的水环境条件已发生深刻的改变,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土地次生盐渍化、沙漠化、草场退化已成为新疆的三大灾害。与水土有关的地方病尚未解除,工业排污、农业施肥对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的需要;确保新疆的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为二十一世纪大规模开发建设作好前期准备,必须科学的再认  相似文献   

12.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新疆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12×106hm~2。其地处极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区域裸地景观的频率高达71.37%,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采矿等人为干扰也较为严重,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日渐萎缩。保护区的现行管理体制实行三级管理,存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研究条件落后、开发建设干扰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诸多问题。基于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坚持"保护优先、依法治区、科研强基、合理利用、合作提升"的发展思路开展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性建设,明确保护区定位与顶层设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科研能力,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执法管护。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是一块待开发的宝地,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的“新疆将是我国廿一世纪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新疆丰富的自然宝藏必将是我国国民经济腾飞的重要物质保证。中央同志在视察新疆时曾指出:新疆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创造多少财富,第一个决定因素是水利。确是如此,新疆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伟 《绿叶》2011,(5):84-89
为稳定新疆而提出设立喀什经济特区是必要的,但"特区"之举与"治疆"根本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层面。改革之初的"特区"发展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内涵,经济的发展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体制突破和政治进步。"新特区"应统筹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之整体框架,尤需突出三个重点: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机制创新、开辟民间资本投资特区的通道以及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实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边疆的综合改革对内地亦将具有一定的经验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疆环境保护》2013,(Z1):2+55
2013年10月21日至22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自治区政协共同主办的提高全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座谈会围绕’‘美丽新疆·中国梦"主题,共商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美丽新疆大计。  相似文献   

16.
正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的邀请,哈萨克斯坦国家土壤与农业化学研究所所长阿卜杜拉·沙帕罗夫院士、林业研究所所长波拉特·穆汉诺夫院士等一行4人于2016年7月中旬来华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和学术交流活动。按照在华访问日程,阿卜杜拉·沙帕罗夫院士一行参观了新疆环科院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新疆环科院科研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研讨,由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哈丹·卡宾陪同实地考察了中国环科院一新疆环科院联合建设运行的新疆准噶尔生态环境观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发展中做好环保工作朱立男(新疆独山子炼油厂)我厂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认真贯彻国家环保法,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管理,改革生产工艺多办实事,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从1988~1994年,曾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工厂”、“全国环境保护先进...  相似文献   

18.
新疆沙湾县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实践证明,建立县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给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很好的发展模式和技术措施,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做好绿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绿洲农业资源,实现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具有资源优势,同时新疆的稳定又是困扰国家的突出问题,因此,国家为落实新疆各族人民的就业与民生,启动了发展印染纺织服装业计划,制定建设"三城七园一中心"的大规模发展规划,新疆已成为国家纺织行业最受关注的热土,该战略是实施精准扶贫和维护稳定进而保障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国家战略。新疆水资源短缺,利用园区印染、火电项目相结合的优势,实施区域资源化进行水资源高效循环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要统筹考虑价格、税费等综合措施,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增强节水意识,强化节水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和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建设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改造,完善末级渠系等配套设施,着力疏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