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化过程中二噁英类污染物减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火化过程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排放,研究了"热交换器 布袋除尘器 活性炭纤维毡"三级组合对火化遗体烟气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利用急冷技术将二次燃烧室排出的火化烟气温度降到90~130℃.实验表明,布袋除尘器去除火化烟气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效率为57.4%;布袋除尘器分别与厚度为5、15 mm的活性炭纤维毡组合去除火化烟气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效率分别为64.0%和89.2%.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静电布袋复合式除尘器的结构、材料及除尘原理;布袋除尘器在不同工况下的除尘效率、附加脱硫率、阻力和排放浓度等参数的测试结果;利用布袋除尘器改造静电除尘器时的改造方案、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典型的小型焚烧设施现状和二噁英类排放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未经处理的小型垃圾焚烧设施烟气中二噁英类毒性当量(TEQ)大于6 ng/m3,小型火化机烟气中二噁英类TEQ大于5 ng/m3.设计并检验了布袋除尘器和活性炭滤布的二噁英类去除效果.仅使用布袋除尘器二噁英类去除率不高,布袋除尘器和活性炭滤布联用可以有效去除飞灰和气相中的二噁英类,去除率达到90%左右,可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二噁英类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布袋除尘器对粘性微细粒子过滤效率低及粘性微细粒子粘附布袋造成反吹清灰困难的问题,在过滤面积为30 m2的布袋除尘器实验台上,研究了布袋外加粉体助剂过滤粘性微细粒子的新方法,用welas3000气溶胶粒径谱仪测试布袋除尘器上下游的粉尘浓度和粒径分布,探讨了粉体助剂层厚度、过滤速度以及布袋材质等对柴油机尾气颗粒物过滤效率及压降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粉体助剂层对布袋再生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外加粉体助剂显著提高了过滤效率,在滤速0.2 m/min、粉体厚度1.0 mm时,对柴油机排气微粒(PM0.25)的过滤效率达99.92%~99.99%;(2)外加粉体助剂显著改善了布袋过滤粘性微细粒子的再生性能,再生效率可达到83.6%,而未外加粉体时布袋的再生效率仅有18.7%。外加粉体助剂有效地保护了布袋,使其免受粘性粒子的粘附和堵塞。  相似文献   

5.
采用脉动-拓吹布袋除尘器治理处理焦炭烘干机烟气,烟尘排放浓度为24.7mg/Nm63,同时避免了原有湿式除尘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永超  李坚  徐鹏 《环境工程学报》2011,5(9):2091-2094
为了提高布袋除尘器对细微粒子的捕集效率,同时降低压力损失,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并利用这种新型的除尘器对2 500目的超细滑石粉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普通布袋过滤、电袋复合过滤的对比实验研究,得到了电场强度、气布比、压损、清灰周期和除尘效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的复合除尘器过滤粉尘时,粉尘在进入袋室之前就被荷电,通过在滤料表面施加较强的静电场,使得被处理粉尘在滤料的表面有序堆积和排列,能有效地降低压力损失,提高过滤风速,除尘效率均达到97%以上。Vf=3.5 m/min,U=12.3 kV时,新型复合除尘器与普通布袋过滤相比压力损失降低了90 Pa;PM2.5的捕集效率提高了5.9%;清灰周期从10 min延长至36 min。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高炉出铁场烟气治理的技术及其治理,表明低压脉冲喷吹清灰布袋除尘器治理高炉出铁场烟气效果明显,烟尘捕集率高,去除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低床层烟炱和石灰粉混合物吸附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脱硫吸附,在布袋除尘器内进行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在烟气温度110℃、过滤风速0.6-0.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2-3mm等工艺条件下,烟炱和石灰粉的较佳混合比为5:1,吸附时间在60min内的平均脱硫70.54%。  相似文献   

9.
烟炱吸附法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作脱硫吸附剂,进行了在布袋除尘器内可以实现的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在烟气温度110℃、过滤风速0.6-0.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2-3mm等工艺条件下,吸附时间在60min内的平均脱硫率为40.3%.  相似文献   

10.
上虞县三角站除尘器厂试制的LJH型机械回转自控反吹袋式除尘器,在浙江省环保局、社队企业管理局召开的产品技术鉴定会上,获得了一致好评. LJH型除尘器是一机部第八设计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在总结脉冲布袋除尘器等多种袋式除尘器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烟炱吸附法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作脱硫吸附剂 ,进行了在布袋除尘器内可以实现的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 ,在烟气温度 1 1 0℃、过滤风速 0 .6— 0 .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 2— 3mm等工艺条件下 ,吸附时间在 60min内的平均脱硫率为 40 .3%。  相似文献   

12.
王冰 《环境工程学报》2006,7(12):141-144
介绍了改进型气箱脉冲袋除尘器在铝电解烟气净化工程上的成功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在保证净化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改进型气箱脉冲袋除尘器作为净化设备,可使其一次投资、能耗、年维修费与其他型式布袋除尘器相比均有所降低,为铝电解烟气净化工程扩大了除尘器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改进型气箱脉冲袋除尘器在铝电解烟气净化工程上的成功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在保证净化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改进型气箱脉冲袋除尘器作为净化设备,可使其一次投资、能耗、年维修费与其他型式布袋除尘器相比均有所降低,为铝电解烟气净化工程扩大了除尘器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焚烧产生的飞灰、烟尘和烟气中的2,3,7,8位氯取代二噁英同类物的含量及其毒性当量。结果表明,产生的二噁英主要存在于飞灰中,烟气中的含量很少。飞灰中二噁英总浓度和毒性当量分别为8.44ng/g和0.80ng/g,经过布袋除尘器后的烟尘和烟气中二噁英的浓度之和与毒性当量之和分别为0.34ng/m^3和0.02ng/m^3,而布袋除尘器前的烟尘和烟气中二噁英的浓度之和与毒性当量之和分别为40.78ng/m^3和3.0ng/m^3。飞灰和烟尘中2,3,7,8位氯取代二噁英同类物的分布相似,但是与烟气中2,3,7,8位氯取代二噁英同类物的分布差别较大。通过了解有毒二噁英同类物的分布,可以进一步优化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焚烧条件,降低二噁英的排放量,减少垃圾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焚烧产生的飞灰、烟尘和烟气中的2,3,7,8位氯取代二(口恶)英同类物的含量及其毒性当量.结果表明,产生的二(口恶)英主要存在于飞灰中,烟气中的含量很少.飞灰中二(口恶)英总浓度和毒性当量分别为8.44ng/g和0.80ng/g,经过布袋除尘器后的烟尘和烟气中二(口恶)英的浓度之和与毒性当量之和分别为0.34 ng/m3和0.02 ng/m3,而布袋除尘器前的烟尘和烟气中二(口恶)英的浓度之和与毒性当量之和分别为40.78 ng/m3和3.01ng/m3.飞灰和烟尘中2,3,7,8位氯取代二(口恶)英同类物的分布相似,但是与烟气中2,3,7,8位氯取代二(口恶)英同类物的分布差别较大.通过了解有毒二(口恶)英同类物的分布,可以进一步优化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焚烧条件,降低二(口恶)英的排放量,减少垃圾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渐提高,按照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电除尘设备已不能满足火电厂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的要求。因此,在全国火电厂推广应用的环保领域中高效袋式除尘设备,已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文中根据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的特点,对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阐述了火电厂发展袋式除尘器设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光明化工厂生产氧化铅(黄丹),用脉冲布袋除尘器收集产品。所排出的尾气中含氧化铅浓度20毫克/米~3左右,以及生产设备密闭、排气不良、门窗设备等处均有氧化铅的积尘,厂房内的空气含氧化铅浓度高达2.074毫克/米~3,操作工人有严重的铅吸收现象。排出的气体污染环境危及附近居民,为此群众反映强  相似文献   

18.
选煤厂输煤系统转载点粉尘产出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选煤厂输煤系统转载点多、产尘量大、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对输煤系统转载点处的产尘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装特殊设计的导料槽、安装复膜扁布袋除尘器及增加湿式降尘系统等控制措施,并对改造前后转载点处的粉尘浓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造后转载点处的作业环境达到了治理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日处理200t进口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上,进行烟气喷水降温加上喷消石灰粉末脱除尾气中的酸性气体HCl和SO2的试验研究,HCl和SO2浓度由布袋除尘器出口的在线气体分析仪测得,结果表明HCl和SO2的去除率在Ca/Cl摩尔比等于9时分别为80%和20%,说明该法消石灰利用率较低,宜改为半干法脱除HCl和SO2酸性气体,以便降低吸收剂用量,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激光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ABR反应器的液相流态进行了研究,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58 h变化时,测试得反应器内下流室和上流室折流板内外侧关键截面的流场数据,获得了相关流场特征,包括速度矢量图、流线图谱和涡量场等。结果表明,HRT对下流室和上流室的液相轴向、径向平均速度和平均涡量强度影响不同,液相回流面积随HRT的增加逐渐减小;下流室液相平均涡量强度随HRT的增加逐渐增加;上流室液相平均涡量强度随HRT的增加逐渐减小。下流室和上流室在特定HRT时产生涡流、沟流。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处理难降解或高浓度废水时,得出HRT为33 h时反应器整体流态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