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针对移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日益重要性及其服务的安全性现状,基于RFID和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理论,从安全和隐私的角度阐述移动RFID技术及其应用服务,分析移动RFID服务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和安全性要求;建立一种适用于超高频移动RFID系统的安全增强型服务架构,并提出一种基于原始标签身份隐藏的隐私保护方案,以期为解决移动RFID服务各种安全问题提供帮助。分析表明,采用具有透明传输方式的安全增强型服务架构,并定期修改标签ID可以有效地保护移动RFID用户的隐私。  相似文献   

2.
RFID射频识别技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识别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通过读写器和安装在载体上的RFID卡,构成RFID系统。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应用中的一项支撑技术,能实现对载体的非接触的识别和数据信息交换。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公安、路政、物流管理等领域。本文主要分析射频识别技术在交通、港口领域里的几种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日益重要性和RFID系统的安全性现状,基于RFID技术机理,从安全和隐私风险的角度阐述RFID技术及其应用业务进程,并分析RFID技术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和隐私危险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标签生命周期(RTLC)方法,详细分析标签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性,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隐私情况。然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提出减轻安全和隐私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解决RFID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和隐私问题提供帮助。分析表明,采用RTLC方法,并根据业务进程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可以降低或缓解RFID系统的安全和隐私风险。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气瓶阀门型式试验样品标识存在的问题,采用RFID技术,赋予每个型式试验样品一个RFID,并提出捆绑式的附着形式,从而达到型式试验样品标识的要求。基于RFID的型式试验样品标识相比传统的标识具有唯一性好、便于更新、可追溯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刘辰 《中国安防》2004,(5):40-42
今年3月份在东京举行"RFID论坛"上,日本经济产业部情报经济课长作了题为<日本电子标签发展战略>报告,就业界最为关注的RFID标准问题,明确提出日本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向欧美标准EPC靠拢,至少要使日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和欧美标准通用.他的这一报告表明了日本官方立场,会使日本国内关于RFID标准之战渐渐偃旗息鼓,也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对RFID标准的制订.本文就RFID标准之争和我国有关发展趋势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6.
RFID技术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金融、服务及零售等多项领域,起到安全防范、定位跟踪、防伪等很多先进的功能效果。其中安全防范功能是RFID在社会中占用比例最高,成熟度最高的应用之一,而出入口控制又是RFID在安全防范中占用比例最高,成熟度最高的应用系统。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RFID在出入口控制方面的应用,便于大家认识RFID技术,熟知出入口控制系统,理解二者之间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唐小龙  杨延梅 《安全》2007,28(5):5-6
本文通过对危险品运输环境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将RFID应用于危险品运输,并为RFID在危险品运输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安防科技》2006,(10):59
据新华网10月26日报道:我国首个“国家射频识别产业化(上海)基地“当天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揭牌,一批RFID技术相关企业人驻基地,至此,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产业链在张江初见端倪.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在揭牌仪式上表示,科技部支持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国家RFID产业化(上海)基地,为中国RFID相关企业提供创新和发展的条件,促进中国RFID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RFID技术应用和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1月14日惠普公司女发言人Dayna Fried称,该公司将在供给沃尔玛等连锁商店的打印机、掌上电脑等产品中采用大约100万枚RFID芯片。RFID是采用电子识别技术的下一代条形码,它能够帮助零售商和供货商节省数亿美元的结算和库存成本。Fried说,惠普公司去年已经和沃尔玛联合对这种跟踪芯片(或“标签”)进行测试,但是数量非常少。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近几年来RFID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并论证了RFID卡技术与智能建筑进一步结合的前景.设计了基于RFID卡的新型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一般结构,对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RFID标签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公安领域,从发行10亿张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到高性能的电子护照,从ETC不停车收费到路桥卡、电子绿标,从监狱服刑人员腕式标签到巨大的公安物联网应用,无处不存在个头微小、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RFID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
基于RFID技术的无障碍门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加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从而实现计算机实验室的完全开放.文中阐述了RFID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一个利用RFID技术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2010年两会期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物联网,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的RFID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RFID技术不仅可以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还可以实现物与物的信息交换、感知和处理等。可以看出,RFID在市场引导和政府支撑相结合的局面下呈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其市场应用前景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内领先的RFID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望谷"),远望谷一直致力于RFID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助力物联网技术市场推广与应用。本刊记者就以下问题与远望谷市场总监钟书华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RFID模块集成程度的提高,RFID除广泛应用在零售业、物流和供应管理外,其在安防领域呈现越来越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RFID正广泛应用在与“人”有关的识别,有望发展成为安防行业最为重要的技术应用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兼顾经济与安全效益,实现危险化学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运输路径选择的联合互动,建立综合选址-选线模型。该模型考虑危险化学品的风险特性、时间属性、路线路面状况及沿线周围环境随车辆移动的变化,以配送中心建设运行费用、运输费用、选址风险、运输风险和敏感目标人数为优化目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子目标权重进行打分,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来求解,并根据模型给出一种启发式算法。网络选址-运输优化可降低危险化学品物流事故率和沿线人员伤亡风险,优化影响人员风险与物流成本冲突问题,实现最佳网点布局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WJ通讯公司日前宣布推出第一个最小、价钱最便宜、具有突破性的第二代UHF RFID组件WJM3000。该组件是在WJ通讯公司最近发布的RFID阅读器芯片组WJC200的基础上研制的。WJ通讯公司充份发挥WJC200芯片组的作用,因而能够突破阅读器在价钱方面的壁垒,并且设计制造了产业界中价钱最低、尺寸最小的RFID组件,从而可以加快RFID的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7.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魏臻 《安防科技》2007,(10):48-50
该文简述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概念、分类与工作原理.并介绍了RFID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RFID在矿井管理系统中的机车调度和井下人员的安全跟踪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矿井的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2006年3月于意大利比萨召开的计算机学术会议上,一个来自欧洲的计算机研究团体指出,无线频率标签识别技术(RFID)容易被软件病毒所感染。目前RFID正日益在商业领域和安全领域得到应用。这些研究者计划演示软件病毒是如何感染RFID芯片的微小内存,RFID芯片的内存容量只能存储128个字符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开展应急物资配送工作,综合考虑灾后道路损毁及恢复情况、不同类型物资动态需求和应急物流的多个优化目标,构建最小化配送时间和成本,同时最大化物资分配公平性的应急物资配送中心快速选址模型;利用耦合Dijstra算法的分层序列法来求解模型,并通过数据仿真分析,设计耦合配送路径的多物资多周期应急物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既能实现物资需求和道路状况动态变化情况下,耦合配送路径的应急物资配送中心快速选址;又可减少应急物资配送中心建设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资源浪费,使整个应急物流体系更加敏捷可靠。  相似文献   

20.
RFID射频识别技术标准解析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及工作原理,结合此项的技术特点分析了相关标准制定的原则及标准制定的现状。就我国而言,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技术水平不高、标准规范不完整等诸多问题。另外,本文又介绍了RFID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了RFID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