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管理决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环境风险评价的科学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主要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价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情况,包括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内容、一般程序和评价方法,讨论了环境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给出了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两种方法-概率论和模糊理论,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应用研究,以及多学科交叉和不确定性研究是今后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河道溢油事故已成为内河道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对社会、经济和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新建的水上项目必须通过溢油风险评价来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目前溢油风险评价尚无统一的方法,且风险分析不够深入。本文基于国内外经典的油膜动力学模型及统计学等理论,明确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中事故源强、事故概率、溢油油膜影响范围、风险应急时间以及水厂吸水口关闭时间等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河道溢油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3.
阿特拉津生产废水排放对水稻危害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阿特拉津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在我国主要使用于东北和华北地区。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接连发现了灌溉含有阿特拉津河水的水稻疫苗受害事件。以河北省宣化农药厂的生产工艺为例,通过使用概率评价的方法,进行了阿特拉津对水稻危害的风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风险不仅与工厂废水中阿特拉津的排放有关,而且还取决于河水的流量及其风险率所得结果与该厂历史上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土地整治的重要任务,论文从分析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入手,将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综合评价引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在识别区域主要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借助GIS 方法,划分综合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强度和整治可行性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结合对关中地区的实例分析,研究表明:①使用可变模糊集理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风险差异,可减少风险定量化的模糊不确定性;②综合风险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决定,风险评价结果可为筛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区提供依据;③综合风险等级、集中连片程度和整治潜力共同确定土地整治时序,可为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和确定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镇域生态环境风险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玲玲  林艳新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0):135-141,172
随着中国城市规模逐步增大,大量高污染的工业由城区迁往郊区,城镇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明显;同时,中国目前对于乡镇的环境问题关注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城镇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镇域生态安全风险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GRP-IAHP-R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实地收集数据,使用该方法对武汉某郊区进行了定量风险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对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可靠的、客观的,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生态环境现状,是适合中国城镇进行生态环境风险定量计算与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环境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有贤  姜涛 《环境工程》2009,27(3):114-117
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经常会遇见不确定性问题,以无水氢氟酸储罐泄漏为例,分别研究了在计算事故发生概率、确定泄漏源、应用扩散模式、评价事故损伤结果等工作中遇到的不确定性问题。并以此分析了造成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价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腐蚀是造成油气管道失效的重要因素,腐蚀缺陷包括体积型和平面型两大类,但目前针对以裂纹类为主的平面型缺陷油气管道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较少。本文基于API 579规范,结合结构可靠性理论,通过引入不确定性概念,建立了含裂纹类缺陷油气管道失效概率的定量评估方法,对悬跨疲劳等其他失效类型管道风险的定量评估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就Monte Carlo方法求解失效概率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相对于一定的失效概率级别,需要达到一定的模拟次数才能保证运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两者的对应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填埋场渗漏风险评估的三级PRA模型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填埋场渗滤液渗漏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化风险评价,构建了填埋场渗漏风险评估的三级PRA模型,其中第1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PRA)评价填埋场渗漏风险,第2级PRA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第3级PRA评价人体健康风险.为定量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三级PRA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事故树方法研究防渗层破损事故的不确定性.应用三级PRA模型评价了西南地区某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渗漏的环境风险,通过与实测数据和EPACMTP模型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第1级PRA评价结果显示,该填埋场渗漏量大于可接受渗漏量的概率为0.85,表明渗漏风险较大;第2级PRA评价结果指出,自第28年起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概率逐渐增大,在第47年污染概率等于1.00,主要污染物为Ni和Pb;第3级PRA评价结果表明,被污染的地下水将对填埋场周边居民构成健康危害,主要危害物为Pb,正常情况下其非致癌危害商为1.05;在不利条件下(降水量大、漏洞多、水文地质条件利于污染物扩散),非致癌危害商为1.34.   相似文献   

9.
环境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分析评价环境中不确定性问题,也即探讨环境潜在危险。环境风险评价不仅分析特大事故的危害,找出其发生概率并分析其后果影响,而且还评价一些常规性的环境污染,对应法规标准分析可能打破标准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是一类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化学品.揭示PFOS在较大时空范围内的流动、储存和释放规律,可为PFOS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构建了1985~2019年中国PFOS的动态物质流模型,量化了流量、存量及环境释放量,并对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是中国PFOS主要的源,生产的PFOS多以终端产品形态流向国内市场,少数以原料形式出口;土壤和水体是中国PFOS主要的汇,释放到两者中的PFOS主要来自产品使用阶段,2019年达103 t.2000年前PFOS的总输入量和总输出量均相对较小,后逐步增加;2009年,相关公约的颁布使两者明显下降.2005年起,在用存量和环境释放量逐年增加,土地填埋存量自1985年起始终保持增长状态.含PFOS的废弃物的末端处理目前仍以土地填埋和焚烧等传统方式为主,但有向绿色处理方式转型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健全我国PFOS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环境损害鉴定范围在法学、司法领域具有特定法律意义。但是,在行政管理中,环境损害鉴定被环境损害评估所等同、混淆,势必带来环境损害鉴定理论的混乱和环境损害鉴定实践的乱象。如何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是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及实践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界定依据入手,探讨环境损害鉴定范围议题。研究表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为缺失状态,环境损害鉴定范围仍未依法确定。其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发育不成熟及环境损害鉴定司法实践匮乏。我国环境损害鉴定实践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理论界定存在巨大差距。尤其在环境损害鉴定的司法实践中,不可用环境损害评估代替环境损害鉴定。因此。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是完善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前提;规范环境损害鉴定范围能促进环境损害鉴定实践展开;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可以有效地区分环境损害鉴定与评估。  相似文献   

12.
解析了当前环境质量评价模式中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推荐使用公众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来补充环境质量评价模式的不足之处,还介绍了有关公众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风险水平计算.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诱发了新的环境风险可能性的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的多种环境风险灾害事故的发生已引起了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管理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内容和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结合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探讨有关两大类环境风险评价(突发性与非突发性)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区别,环境风险评价评估标准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水旱灾害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论文构建了评估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的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依据1985-2013年数据资料,运用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重庆包含在四川中计算)的农业水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根据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面临着较大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压力;中国农业旱灾风险明显大于农业水灾风险;农业水旱灾害空间风险特征明显;农业水灾高中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旱灾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南方地区易出现水灾,而北部地区易出现旱灾,东北地区面临水旱灾害重叠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5.
程洁  赵洁  龚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71-173
20世纪90年代后,作为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生态风险评价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国际上相关研究已空前活跃,但在中国,生态风险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对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生态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风险评价首先考虑环境管理的目标,因此生态风险评价的计划有助于评价的结果用于风险的管理和环境决策的制定,而风险管理的结果也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李峰  李甲亮 《环境工程》2010,28(3):102-103
水质环境质量评价宜采用多项控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模糊理论和考虑优先隶属度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推导出水环境质量多目标模糊决策评价图,用以说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或变量的相互联系,以非常直观地分析概念,讨论水质变化趋势。模型可客观地评价水域单元的各类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是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其存在不同研究区域之间可比性较弱的问题,为增强可比性,本次研究引入灰靶理论及熵权理论,构建了熵权灰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山西省晋城市之中.结果表明,在规划目标年,晋城市下辖各区县中,城区、高平市、阳城县、泽州县、陵川县及沁水县的靶心度分别为0.3354、0.3913、0.4962、0.5020、0.5521及1.0000,进而基于上述结果,对晋城市下辖各区县提出了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意见建议.本次研究成果从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方面都对晋城市及其它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对受多层次、多因素影响的事物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介绍了用此法评价的空气质量、每一天各点位诸因子的数据Micmsoft Excel软件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指出Microsoft Excel的利用实现了评价结果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由于PVC生产行业的许多产品、副产品和原料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PVC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就PVC项目的环境风险识别和环境风险评价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海上溢油污染规模不断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公约,将环境损害赔偿提到议事日程。近年来,许多国家研究者精心设计了评估海洋环境损害的评估模型。本文对这些评估方法进行了梳理,得出溢油对海洋生态的损害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溢油事故发生后研究者利用实验研究溢油对各种海洋生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型,事故发生后根据溢油的类型、数量及事故海域特征对环境的损害利用模型进行评估。另一个是利用指标生物或计算海洋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来评估溢油的环境损害程度。介绍了国内外实际应用的一些溢油评估模型和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环境损害评估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