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变暖,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显著变暖带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利与弊,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对于建筑耗能,尤其是对采暖和降温总耗能的影响很值得研究。论文以主要使用电能进行空间调节的中国夏热冬冷地区为对象,以《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中所规定的采暖、降温耗电量限值为依据,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该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年耗电量、降温年耗电量及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的气候变暖,尤其是1996年以来的气候显著变暖,理论上使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年耗电量降低;同时增加了相当一部分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降温年耗电量;除个别地区外,气候变暖理论上使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耗电总量普遍下降。  相似文献   

2.
夏热冬冷地区四季无常,气候变化巨大,通常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室内温度不容易控制,且我国有此气候的地区因生活习惯差异、炎热和寒冷程度不同,在建筑墙外结构的保温指标尚未统一。为推进房屋建筑结构保温系统研究,改善夏热冬冷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本文深入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从墙外保温、屋面保温、外窗节能三方面对外保温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望对特殊地区的房屋建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自建的居民住宅多采用砖混结构,建设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节能处理,墙体及屋顶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气密性不佳,因而由采暖或制冷过程造成的能耗浪费严重。文中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成因分析,并对建筑围护结构中能耗损失比例较大的外墙、外门窗、屋顶和楼梯间隔墙等建筑构件,结合建筑本身实际状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出了节能改造的具体方案。通过调查对比发现,改造后的建筑在节能效率方面比改造前有了显著的提升,改造技术可操作性强,性价比高,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绿色节能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时政     
<正>天津市建筑节能主要指标全国领先年内计划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1450万平方米天津市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文件和《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通过编制推动建筑节能的配套文件规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资源化综合利用、建立信息统计、加大节能材料科研力度、保温材料监管备案,依法推动了建筑节能再上新水平,主要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规划之初,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下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中对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设定了明确的目标。为了推动这一计划的顺利进行,国家在财政上给予了不小的补贴力度,但这对于我们来说还远远不够。据统计,我国既有建筑为400亿平方米,按照住建部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制定的2012年节能改造1.9亿平方米的高速度("十二五"总体改造目标为5.7亿平方米)计算,全部既有建筑改造就需要200多年的时间。所以,相对既有建筑庞大的基数,如果仅靠国家由上而下的扶持推广,此项工作的路还相当遥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重庆市商场建筑能耗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重庆市商场建筑的能耗现状及用能特点.分别从减少冷热负荷、提高冷热源效率、利用自然冷源、减少水泵和风机电耗及改善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商场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通过节能潜力分析,采用水泵变频改造、照明和供配电系统改造、加强运行管理或能源合同管理等措施,完全能够实现既有公其建筑节能30%~50%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国家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组在津期间,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做了全市节能工作汇报。考核组详细查阅了文件和材料,与市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分为重点用能单位、建筑领域两个小组,实地抽查了天津振兴水泥有限公司、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节能工作开展情况,检查了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绿色建筑项目、安定医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及河东区松风西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等项目的实施情况。4月27日,考核组向天津市政府反馈了考核意见,对天津2011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及节能措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西安市高新区枫林绿洲小区(一期)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项目为例,分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9.
日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在“建筑采暖节能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目前有400亿m^2既有建筑需要节能改造,同时每年还将新建20亿m^2建筑, 这些建筑也必须达到节能要求,初步测算,从现在起至2020年,建筑节能领域将出现两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0.
节能设计是新居住建筑都十分关注的一个功能特征,为进一步深化标准化建设,我国已经创建了相对完善、全面的节能设计标准,它可满足基本的建筑节能施工条件。节能设计标准能适时改造传统建筑,能让建筑的节能量大幅度提高,引用标准中的节能百分比来计算建筑的节能量,是建筑师惯有的手法。为此,笔者结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节能量估算问题,从估算的前提条件、比较基础,以及实际运行状况等三方面,深度解析建筑的节能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长江流域内的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具有比较特殊的气候特点。这一气候特点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本文在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两者的结合,并指导绿色建筑应用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希望能够在后续实践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从2011年5月12日召开的天津市节能工作推动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将强化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节能、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制度,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达到35%。  相似文献   

13.
<正>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是今年民心工程之一。日前,河东区2015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完工。此次改造涉及14个小区,共计130万平方米,1.9万户居民受益。所有改造项目均为免费。团结北里1998年建成,原有的窗户都已老旧破损,此次改造项目将原有的窗户拆除,换为密闭性更好的中空塑钢窗。此次改造不仅更换  相似文献   

14.
<正>(接上期)二、《导则》之总则总则强调对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和运行管理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专项培训,转变传统观念,室内装修应尽量简洁并采用一体化技术;强调超低能耗建筑的实施应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和实际节能效果,在寒冷、严寒地区示范推广,在夏热冬冷地区试点研究并逐步推广,在夏热冬暖地区探索试  相似文献   

15.
<正>为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财政部日前制定并印发了《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资金将重点支持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创新,节能减排基础能力及公共平台建设,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节能减排,重点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和改造升级以及其他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建筑的节能减排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该文采用情景分析法,通过预测广东省2020年的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分析不同政策选择对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而梳理可行的节能减排途径,得到以下结论:(1)到2020年,广东省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将增长至3 547万tce和15 825万t CO_2,相对于2010年,增幅分别为41%和54%;推广可行的建筑节能技术,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约25%;(2)公共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增量以及节能减排潜力均大于居住建筑,节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推广是未来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3)楼宇自动化系统、热泵、太阳能热水器、建筑围护结构和节能灯具是广东省最具有推广潜力和节能潜力的5项技术;(4)节能灯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在新建公共建筑中的推广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在既有居住建筑中的推广是未来最有潜力的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7.
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207号}相关内容要求,天津市积极申请节能改造工作,于2011年6月与深圳、重庆三个城市成为第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城市,两年内完成改造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中央财政将给予财政资金补助,补助标  相似文献   

1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I0001-I0001
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传统中央空调升级改造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随着城镇化加速、城市节能改造与绿色建筑的实施,建筑节能减排成为重点,其中建筑节能减排的重点在于中央空调。  相似文献   

19.
今天,全球能源在日益减少,人们生活提高又需要增加居住面积,这势必造成能源的消耗.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关注的一项问题.为了提高居住建筑节能,结合实际需要,针对居住建筑节能的必要性的设计要求展开阐述,同时从规划节能设计、单体节能设计以及节能构造设计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着手分析,以期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居住建筑的环保性、功能性以及艺术性更加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促进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型居住建筑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0.
DB29-1-2013《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学习新标准,本文对标准中建筑专业的强条与2010年版标准相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对住宅类节能评估内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