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探讨地壳发展各个阶段过程中亲石稀有元素聚集及其矿床形成的历史时,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普遍规律。1.锂、铯、铍、钽、铌、锆和稀土这些亲石稀有元素,在地球发展史上的构造-岩浆活动的整个时期内都在发生聚集,这是从地球成核阶段,即在形成了原地槽-地槽谷体系时开始的也就是在约30—28亿年以前。同时,与地壳形成的不同时期有关的这些元素的相对富集及其  相似文献   

2.
列出了根据22570个部分测定资料计算的黑云母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对继承了母岩地球化学特征的黑云母的成分作了阐述。计算了含矿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稀有元素的平均含量,这些元素的高含量可归因于黑云母含有的这些无素本身的矿物显微包裹体。  相似文献   

3.
<正> 现今已积累了各地区花岗岩类中稀有元素和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的大量资料。数据的加工通常在於计算不同地区花岗岩类或某些侵入杂岩和岩体的元素平均含量,然后将计算的平均值与全球性克拉克值,或与其他地区同类侵入岩的含量进行对比,以便查明地块、个别建造、杂岩及岩体的地球化学专属性。在研究少量元素的行为时,很少考虑它们与造岩氧化物的关系,也很少注意成矿元素和稀有元素在侵入杂岩和岩  相似文献   

4.
<正> 大陆地壳内K、Th、U的含量和垂直分布具有重大的地球物理意义,因为大陆表面热流(平均来说)的40%左右是由地壳本身的这些元素所贡献的。上地壳岩石,如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与下地壳典型的麻粒岩比较表明:这些元素必定与其它大离子半径的亲石元素一起,主要富集在上地壳中。但是,各种元素的富集程度是不同的,这表明它们在受不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金伯利岩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复杂的成因及其形成深度可能很深,故引起了许多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工作者的很大注意。众所周知,现在用指示元素的含量变化和比值有可能解决岩浆岩的含矿性和成因问题。在这方面造岩造矿元素和稀有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 长石是许多侵入岩、变质岩和交代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很多若者经研究查明,长石是许多稀有元素的载体矿物,有时还是它们的富集矿物。众所周知,造岩矿物和付矿物成分中的许多稀有和分散元素在含量上的差异,可用来说明岩石的成因性质及其可能的含矿性。同时,确定侵入体造岩矿物中元素的分配参数,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载体矿物中杂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通常被作为原始岩浆中杂质元素含量的上限。因此,以相当广泛的实际资料可靠地确定造岩矿物中杂  相似文献   

7.
藏北可可西里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藏北可可西里的2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全样和<20μm粒级样品中的32种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藏南雅鲁藏布江沉积物元素含量、西藏土壤元素背景值和中国地壳丰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在<20μm粒级的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全样的含量;研究区多种元素含量与西藏土壤背景值接近,而Ca、As的含量远大于全国均值,这主要与当地的高寒干旱气候和广泛分布富含As的母岩有关.对全样元素含量的EOF分析揭示了不同元素的来源及其化学性质的差异:大部分元素如Al、Fe、Ga等保存了该地区母岩的特性,同时易溶于水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元素(Mg和Sr)和主要存在于重矿物中的元素Zr对总元素的含量和变化也有一定贡献,而且B和Cs等元素显示了热泉对该地区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除了氧和硅两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多外,铝的含量亦极丰富.它以极复杂的铝硅酸盐形态存在.约占地壳总重的8.13%,占总容积的0.47%.空气、水和煤中都有不同量的铝.  相似文献   

9.
<正> 有关花岗岩类造岩矿物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含量的最早资料是我们在十多年前发表的(В.В.Ляхович,1973),然而迄今为止又积累了新的分析资料,这就使以前的资料更为详尽。本文援引了根据比以前更多的大量(4115个)测定结果而计算出来的角闪石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新资料一部分引自文献资料(1995个测定结果);另一部分(2120个  相似文献   

10.
粤东花岗岩类的SiO_2、K_2O及ALK值偏高,Al_2O_3、Fe_2_O_3、FeO及MgO偏低,ANKC值、Na/K比及CaO、Na_2O含量介于华南改造型花岗岩和同熔型花岗岩之间;负铕异常明显,轻稀土显著富集,中稀土(Tb—Tm)略有亏损;铅同位素高于地幔铅和下地壳铅同位素组成,略低于华南中生代上地壳铅同位素组成;锶、氧同位素具正相关关系,不相容元素比与其他元素间无相关关系。其岩浆起源于上、下地壳间的过渡带,该过渡带由上地壳物质及侵入其中的幔源物质组成,岩浆上升定位过程中,未发生过明显的分异结晶一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方法使用固定的波长吸收指数来估算地壳元素或棕碳吸光,但该方法只能处理仅存在两种组分的情形(黑碳/棕碳,或黑碳/地壳元素)的吸光贡献,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利用武汉在线观测数据(2021年2、3、8、9月),采用铁作为地壳元素的示踪物,利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得出地壳元素的吸光贡献,在扣除地壳元素吸光之后,再得到黑碳吸光增强系数(Eabs).结果显示观测期间370nm波段地壳元素吸光贡献均值为12.3%,月均值范围5.7%~15.5%,且波长吸收指数与铁的浓度正相关,表明地壳元素吸光贡献不可忽视.地壳元素吸光贡献呈现出显著的季节特征,呈现出冬季低,春季高的特点.地壳元素吸光的分离前后计算的Eabs存在一定的差异,受到了黑碳和铁的相关性的影响.观测期间扣除地壳元素吸光后,Eabs均值为1.43±0.53,在季节性上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特性,春季较高Eabs值与春季黑碳较高的老化程度有关.Eabs对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存在正的依赖关系,证明了这些包裹物质对吸光增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毅  唐丁丁 《环境保护》1990,(5):266-270
砷与地壳中的许多其它元素形成砷化合物存在于岩石圈中,并广泛分布于许多矿物质中,一般以铜、铅、银或金的砷化物或硫化物中无机砷的含量最高。主要含  相似文献   

13.
以和田市2020年夏季PM_(2.5)、PM_(10)为对象,文章分析测定其中14种元素含量,通过富集因子、地质积累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4种方法评价元素污染特征。利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中重金属元素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采样期间PM_(2.5)、PM_(10)浓度超标明显,超标天数均超过80%。(2)沙尘天气颗粒物浓度及元素总质量浓度大于非沙尘天气,地壳元素浓度特征为PM_(10)高于PM_(2.5),沙尘天气高于非沙尘天气。(3)14种元素共占颗粒物含量的18.20%,地壳元素占总元素的平均比例为98.59%。(4)颗粒物浓度、地壳元素、Mn之间始终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较其他元素言,Zn、Pb与其他元素及颗粒物的相关性较弱。(5)地壳元素及Mn在4种评价方法中均未出现超标现象。Zn、Cd、As来自人为源。地质积累指数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相似,均为Mn、Cr存在轻微或无污染现象,As、Cd污染较严重,内梅罗污染指数则显示,Mn、Pb、Cd无污染,Cr污染较严重。(6)Mn、Cr对于不同群体均存在非致癌与致癌风险,As仅在沙尘天气对于成年人存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岩浆岩类的碱性岩中 Sr、Zr、Nb、∑Ce 等稀有元素含量很高,而 Ta、Ba、U、Th、Li、Be、V 及 Ti 有时呈现高含量,Sc 很少具高含量。这些元素可形成独立矿物(Ce、Be、Nb、Ti、Zr、RE),或主要分散在造岩矿物中(Sr、Ba、Li、Be、V)。但在各种情况下,它  相似文献   

15.
<正> 人们对年轻的、发展中的红海裂谷中沉积物堆积作用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在卤水盆中发现沉积物含有多种达工业品位的稀有元素。这些元素是在热液活动过程中进入海底的。正常的沉积作用则会导致成矿元素浓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集北京市2015年春夏季大气降水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研究了大气降水的理化特性,时空变化特征,来源以及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春夏季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p H值在南城和北城分别为6.26和6.08,呈偏中性,均表现为春季大于夏季.降水中地壳元素Al和Fe含量较高,Ti、V和Ce含量较低.污染元素Ca和S含量最高,Na和Mg含量较高,Zn、Mn、Cu、Sr、Pb和Ni含量较低,其中Na、Mg、Sr和Ni呈现轻度富集,Ca、Mn和Pb呈现中度富集,Cu、Zn和S呈现严重富集.此外,降水中元素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二次污染元素S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而其它元素均表现为春季高于夏季;同时也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化,除Pb元素外,均为南城高于北城.降水中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地面扬尘、建筑活动、燃煤、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大气降水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率受降水强度以及前一天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且对细颗粒物PM_(2.5)中污染元素Cu、Zn、Mn和Na清除效果显著,对粗颗粒物PM_(10)中地壳元素Al和建筑尘相关元素Mg和Ca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 稀有元素在稀有碱金属、选择性富钾的变基性岩交代岩(PKAM)中的分布规律性,与其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的分带性相吻合。在交代柱的内带,亲热液岩浆的元素(F、Li、Rb、Cs、Ta、Nb、Hf、Zr、U、Th、TR、Y)依次富集,而基性岩所特有的元素Sr、Cr、V、Co、Ni、Sc的含量则相继减少。由  相似文献   

18.
在寻找空间上和成因上经常与酸性火成岩有关的稀有元素矿床时,某些能借以区分含矿岩体的标志具有很大的价值。花岗岩类中副矿物的平均含量及副矿物中稀有元素的平均含量可以作为这样的标志。 花岗岩类中副矿物的含量 如果把花岗岩浆的成矿能力看作是分散在岩浆中的稀有和金属元素在岩浆晚期和岩浆期后阶段富集的能力,则它的最首要标  相似文献   

19.
<正> “痕量元素”(trace element)这一术语是一个时代产物,那时分析工作者只能用“痕量”来报道许多元素的测定结果。尽管早在1904年F.W.Clarke为了计算地壳岩石的平均组成,曾给“痕量”以0.01%值,但现在它的定量定义已不总是一致的了。待测元素赋存的对象不同,该元素的含量定义也在变化。例如,铝在水中是一种痕量元素,但它在大多数岩石中却是一种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分析淮南煤田石炭—二叠系有害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赋存特征,采用ICP-MS对张集矿、潘三矿和顾桥矿共159件样品的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了11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富集特征,利用聚类图谱探讨了有害元素的富集赋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As外,绝大多数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地壳丰度,除Ba和As外,绝大多数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中国煤、美国煤和世界;采用地壳丰度作为对比值所得到的富集系数严重偏离了煤中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与中国煤、美国煤和世界煤相对比较,Cd高度富集,Cr、Cu、Ni、Pb、Sn、Ti为轻度富集至富集;不同煤层有害元素的富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Cd、Cr、Pb、Ni、Sn易出现富集,Cd为典型富集的有害元素,在8煤、7煤、6煤、5煤和4中出现高度富集;不同矿井主采煤层中有害元素富集程度存在差异,明显高度富集的有害元素为Cd、Ti;原煤灰分中的酸性组分超过灰成分的80%,灰成分指数平均碱酸比为9. 64%,煤中有害元素主要为陆源碎屑来源,部分存在自生矿物; As、Ni赋存富集于黄铁矿中,Ba、Mn可能赋存富集于碳酸盐矿物中,Cr可能吸附富集于粘土矿物中、Pb、Sn、Ti可能与硫酸盐矿物有关,Zn、Cu可能赋存在闪锌矿中,Cd可能赋存富集于黄铁矿和吸附富集于粘土矿物中,其富集程度与沉积环境和煤层稳定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