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其中铅污染事件尤为突出和严重。铅污染暴露对儿童健康损害的严重性、不可逆性以及铅污染后果的积累性和潜伏性特点,使得铅暴露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对中国的铅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铅污染暴露的儿童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是美国EPA开发的IEUBK模型。为使IEUBK模型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首先对美国IEUBK模型系统做出如下本土化:1鉴于中国儿童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暴露参数等方面与欧美儿童存在的差异,对IEUBK模型暴露模块中的膳食模块和土壤-灰尘模块的数学模型进行改进;2探讨IEUBK模型中生理毒物代谢多隔室模型的高速精确的迭代算法。即针对生理毒物代谢多隔室模型的线性特征,通过离散化方法转化为线性方程组,引进中间变量,设计出了不需要进行高阶矩阵计算、存贮量较小、计算速度快且大样本模拟计算时优点明显的模型求解的一次迭代算法;3根据改进后的模型算法,编制模型的底层代码程序,并优化设计出友好的IEUBK模型系统中文输入界面。接着,对本土化IEUBK模型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模型迭代算法的计算快速、结果准确,输入界面友好。然后,对本土化IEUBK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本土化IEUBK模型的血铅预测值与血铅实测值的统计学差异并不显著。因此,本土化的IEUBK模型可在中国推广应用。最后,本文探讨了本土化的IEUBK模型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方向及其在中国环评、环境标准制定及环境诉讼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环境和水资源响应的不确定性,针对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复杂自然环境和国际关系对我国水资源安全和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和潜在风险,探索了西南边境接壤4国与我国发生水资源争端的潜在风险,并引入"云模型"研究思想对其中定性的人文环境风险因素予以了量化表达和客观评估,旨在为我国西南边境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边境冲突危机处置提供决策咨询。  相似文献   

3.
基于DPRSC模型的大连城市环境空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首选战略,但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却令人担忧.在提出一种不同于PSR、DSR、DPSIR因果链模型的环境评价模型——因果网络DPSR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得到大连城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充分分析大连环境系统健康状态,并基于DPSRC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大连城市环境空间差异提出评价方法.DPSR<模型较好的解决多重环境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突出人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核心调节作用,为城市决策者正确分析与决策城市环境化发展方向提供科学而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差距,如何缩小地区能源效率差距成为了能源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据2000-2010年中国30省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条件β收敛模型分析了技术扩散对全社会能源效率收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间,全社会能源效率呈现2000-2002、2002-2005和2005-2010的三阶段特征,经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其中,2005-2010年提升速度最快,其经验值得借鉴;②全社会能源效率的绝对β收敛呈现由收敛至发散的三阶段变化过程;③全社会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滞后现象,其增长率的空间相依性不显著,但空间因素对全社会能源效率β收敛的正面影响有加强的趋势;④技术扩散从总体上使全社会能源效率的收敛速度提高1.8倍以上,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强;⑤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全社会能源效率及其收敛速度;⑥不同时段的技术扩散对全社会能源效率的影响不同,且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市场技术流入对收敛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引进外资是缩小地区间全社会能源效率差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江西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夏季江西省发生多轮洪涝灾害,灾情十分严重。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以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地区为研究对象,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与防洪能力4个角度出发,选取降水、地形、水系、人口、经济、生态及圩堤等10个评价要素指标,采用90 m分辨率DEM、1960~2005年84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量、2003~2008年江西洪涝灾情数据、2009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2005年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以1 km单元格为基本评价单位,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建模功能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数模型,对江西省重大洪涝灾害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成功应用于区域尺度,研究区洪灾风险分布呈现以江西北部的鄱阳湖湖区及蓄滞洪区为中心向两边递减的特点,从中心至外风险等级逐渐降低;从行政区划上,湖口、鄱阳、抚州、上饶等因地势平坦、降水量大、河网密集处于高风险区,而低风险区集中在降水少、地势高且山区分布较多、不易集水的江西南部,如:遂川、崇义等。经2010年6月17~25日发生的暴雨洪灾情况验证,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洪灾风险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因素,归纳为政府管制、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自身需求。其次,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政府、社会和市场通过一定的激动和监督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企业通过努力来获得经济效益和规避环境风险,通过设计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府和企业如何订立优化合约和政府如何选择有效可行的监督力度。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模式的努力水平,取决于这种努力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努力成本之间的比值。最后,给出了如何发展绿色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重要课题,企业是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的重要参与者,环境管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降,或者说企业价值的降低。基于价值创造的环境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环境绩效可以增加财务绩效,环境的投入可以创造价值。当企业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经济价值的时候,有助于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实现环境与财务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依托完善的气候政策体系,良好的气候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抓手。中国气候政策扩散十分迅速,但地区不均衡性突出,这意味着气候政策扩散遵循着多元路径与多元机理。为探究中国气候政策扩散路径与机理,该研究吸收垂直影响模型、水平影响模型、内部决定模型等政策扩散理论成果,结合中国实践,提出中国气候政策扩散模型,并使用2007—2019年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中国气候政策扩散受到“自上而下路径”与“水平扩散路径”的影响,“自下而上路径”的影响并不存在。自上而下路径与水平扩散路径还存在共同作用,但作用方向视中央政府的干预手段与同级政府间的互动关系而定。②试点推广、地理扩散与竞争扩散构成了中国气候政策的扩散机理。中央政府通过引导性的“试点推广”驱动气候政策扩散,而非强制性的“政策压力”。“地理扩散”和“竞争扩散”可以推动气候政策在同级政府间的传播。③不同扩散路径对应不同的扩散机理。自上而下路径通过“试点推广”发挥作用,而非“政策压力”。气候议程顺位较低、气候政策推行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政策压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水平扩散路径的作用机理包括“地理扩散”和“竞争扩散”,地理扩散的实质是相似环境下的政策学习与模仿。该研究揭示了中国气候政策扩散的一般规律,不仅丰富了政策扩散理论,还为中国气候政策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此外,该研究将政策扩散的分析对象由单项政策拓展为多项同类政策,为政策扩散的研究提供新启迪。  相似文献   

9.
环境管理是近年来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重污染性行业,涉及旅游行业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以国内大型旅游集团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的环境披露信息分析其环境政策、实践及策略。研究选取2012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作为样本,相关环境信息主要从集团官方网站、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在线新闻报道中获取。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集团的环境策略可分为外部导向积极型、内部导向积极型、聚焦型、机会型和反应型五种。尽管大多数旅游集团都获得过环保奖励或生态标签认证,但仅有少数企业实施积极的环境策略。国有企业中半数企业采取内部导向或外部导向积极型策略,而另外半数主要采取机会型策略;非国有企业中1/3左右的企业采取聚焦型或外部导向积极型策略,而2/3左右的企业对环境管理表现出相对消极的态度。总的来说,旅游集团的环境实践内容体现了宏观政策和行业特色,顾客环保教育、节能减排、支持环保组织以及推广环保产品较为普遍;尽管环境实践涉及范围比较广,但整体投入水平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是正确进行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的基础.本文首次依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6年版)中的30个环境绩效指标,对中石油独立环境报告中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研究发现,中石油环境绩效指标披露不完整,重要的核心指标披露情况更不理想,年度间纵向比较还出现了倒退;定性指标披露多于定量指标;体现企业积极行动和效果的内容和数据披露得相对较为详细;存在选择性披露问题,可比性较差,相关信息披露也较为散乱,不利于读者进行环境绩效评估.对此,我国企业应重视环境原始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将环境相关信息纳入企业日常的信怠管理系统,在披露方法上则应综合借鉴相关国际组织的做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对环境信息披露做出系统指引和规范,并积极推动环境报告审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When an environmental conflict occurs, the information people have access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how the conflict develops.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an ongoing conflict related to a highly contested wind farm in Québec (Canada),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he news of the project was announced by the developer and on how it was then diffused by different involved actors. It aim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o is informed, when are these people informed, and how does it impact the unfolding conflict?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93 individuals involved in the public hearing process were conduct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alysis was made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reconstruct diffusion of the news of the project among the sample over a 5-year period. The main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er made strategic choices regarding information diffusion (confidentiality, exclusion of some actors—especially the citizens, rumors, etc.) that spurred on opposition in the lates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The population's awareness was slow to grow, mainly because the news of the project was slow to spread in th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在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常规评价指标无法表征特征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暴露风险。以环境暴露风险理论为基础,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大气、水及土壤构建复合环境要素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的综合判别值为12.68×10-5 a-1,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1.0×10-5 a-1,且地域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保护区北部农药厂周边地区潜在健康风险最高、东八里庄附近次之、而后蒲棒村周边相对较小。最终根据评估区域内环境暴露风险评价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为保护区环境暴露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用可靠性理论进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风险评价.从理论上研究了几个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明确区域环境质量风险评价的研究对象.确定区域环境质量可靠性的内涵,提出区域环境系统的“应力-强度-失效”假说.分析环境系统净化环节闻的串、并联关系。因此.从可靠性的视角,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新的探讨.构建环境科学与可靠性理论联系的桥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福建省泉港区石化工业基地大气环境质量风险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从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出发。研究区域环境系统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环节及其串并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故障树,并以区域环境质量的可靠性作为评价指标对区域环境风险问题进行具体评价。这是一种以概率为基础的、新的区域环境质量风险评价模型.对于研究污染型工业系统的环境质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弄清楚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风险现状,本文在风险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概念和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水资源系统表现出多模态、突跳和发散的基本突变特征,论述了运用突变理论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将突变理论引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价中,对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进行评价.首先对各项风险评价指标按照重要性排序,并对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然后利用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和突变模型的评价准则进行递归运算,最后求出各层指标相对风险值(突变隶属度),将评价结果与风险等级对照,综合判断和分析各层各项指标相对风险状况.计算结果表明:在西部12个省份中,各层指标的风险值差异显著,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风险值分布在0 66-0.92之间,总体上属于中高度风险水平,12省份风险从小到大排序为:西藏→陕西→重庆→四川→青海→云南→贵州→广西→内蒙→甘肃→新疆→宁夏,这一结果与西部12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状况相符,可以为西部大开发过程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和管理提供风险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类健康风险的定量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研究.将人类健康风险解析环境污染、食物安全、疾病流行和医疗保障四个方面。在建立一套评价人类健康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40个样本国家进行评估。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40个国家分为四类,在对每一类国家的人类健康风险特点进行对比发现,在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下,中国的人类健康风险相对较高。通过分析人类健康风险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得出,人均GNI 1000,3000美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国家要高度重视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风险的特性及形成机理:基于扎根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向沿海区域聚集,以及海洋开发的深入,海洋环境风险徒增。要实现海洋环境风险的有效防治,需要洞悉海洋环境风险不同于一般环境风险的特性,了解其独特的形成机理。目前,海洋环境风险的概念使用更多地是基于经验而非学理。鉴于海洋环境风险概念的认知匮乏,文章采用扎根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挖掘了海洋环境风险的一些特有属性。研究发现,在海洋环境风险的形成机理中,自然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并呈现依次递进、不断放大的关系;人们对海洋环境风险内涵及特性的认知,是两个方面的综合:"有关海洋环境的风险",以及"因由海洋环境引发的社会风险";对于防治者而言,要有效区分民众对沿海自然项目的风险感知与民众对沿海自然项目管理状况的风险感知;要有特别注意海洋环境风险的"镜像"效应。  相似文献   

17.
银行投资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可能给银行带来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控制是实现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银行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环境信息收集和传递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基础,环境风险管理部门建设是环境风险控制业务的保障,环境风险动态评估和管理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关键,借鉴国际经验和加入国际准则是提升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在环境风险控制领域的举措进行分析,总结我国银行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Taking 248 A-share manufacturing listed companies in 2006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s example, using "index method" to measur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lev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disclosure level has improved, but the overall level is still low and unable to satisfy information users; 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rporate size, industry type, accounting firm's type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index. The companies of large scale and heavy pollution and those audited by international "Big 4" and domestic "Big 10" accounting firms have a high level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while the profitability and financial leverage has no impact on the disclosure level.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n China.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多元发展的新历史阶段,环保型中小型企业作为正在蓬勃发展和活跃市场的重要经济个体,可以优化产业经济结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本文从软信息与关系型借贷研究入手,针对目前环保型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甚清晰、抵抗外界经济冲击能力有限和融资渠道特殊等特点,建立博弈模型,深入分析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公司与环保型中小企业客户之间的借贷关系.通过整体构建基于软信息特征的制度化信用风险控制准则,最终达到合理满足环保型中小企业激增的特殊融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以关系型借贷理论为依托,为满足各自的市场需求和利益保障,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型中小企业贷款客户的各类软信息,建立符合软信息时效性的信贷流程,决策权相对集中的组织结构和面向软信息收集的正向激励机制,从而实现对环保型中小企业客户贷款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最终达到完善区域信用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