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天平     
笃——笃——笃,走廊里回响着铁器敲击地板的声音,沉闷而迟缓。探出头去,那个妇女又来了——依旧是那样的装扮,腿上缠着绷带,一瘸一拐。到了办公室,她坐在椅子上又一次开始哭诉。那是同样的内容:几天前自己被车撞了,可经办民警与对方相识,故意放跑肇事者,现在没钱治病等等。同事们解释: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请她等待。可是,呜咽的哭声渐渐隐没了同事们的劝说。  相似文献   

2.
天平     
笃——笃——笃,走廊里回响着铁器敲击地板的声音,沉闷而迟缓。探出头去,那个妇女又来了——依旧是那样的装扮,腿上缠着绷带,一瘸一拐。到了办公室,她坐在椅子上又一次开始哭诉。那是同样的内容:几天前自己被车撞了,可经办民警与对方相识,故意放跑肇事者,现在没钱治病等等。同事们解释: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请她等待。可是,呜咽的哭声渐渐隐没了同事们的劝说。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应通过走群众路线、依法治安、培育爱心的"三维协同",做到"不听哭声、也无骂声"。图为某企业安监人员深入一线检查。(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目前,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很多人喜欢提到"宁愿听骂声,不愿听哭声"这句话。其实,无论有"骂声",还是有"哭声"都说明安全  相似文献   

4.
某工人因违章作业,被车间主任处以罚款,故而漫骂领导不通人情,等等。这位主任却说,我宁肯昕现在的骂声,不愿听发生事故后的哭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句话道出了一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很多安全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秉承的原则,也是一种对员工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但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既然是为了员工"好",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那么,能否在保障安全,做到"不听哭声"的同时,得到各级员工的赞同和理解,做到"也无骂声"?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安全管理能否实现"既无哭声也无骂声"。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毫州市谯城区安溜镇与河南鹿邑县交界处。惠济河死一般平静。 站在安溜镇吴老家渡口南岸,记者 3岁的小女孩还不知5岁的哥哥被淹死了,她说,“哥哥去哪儿了,我掉水里他怎么也不拉我一把呢?”看到丢弃的鞋子、衣裤、提篮零散地漂浮在惠济河上。 一条铁制的小船孤独地搁浅在岸边。对面吴老家村里,短促的鞭炮声沉闷地响过,凄惨的哭声随即隐约传来。 河面上,三五只白鹅悠闲地觅食、嬉戏。有谁能想到,荡漾的涟漪下面,两天前曾发生过一场不堪回首的惨剧,数十条生命在冰凉的水中拼死挣扎,最后被无情地吞噬。 2001年11月3…  相似文献   

7.
走进灾难     
2004年12月3日,结束了对陈家山矿难的采访,在返回北京的卧铺车厢里,迷迷糊糊的我不断做梦:井下又发生爆炸、紧急研究抢险方案、家属凄厉的哭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我从繁荣的都市生生拽到了偏远的矿区,往常按部就班的工作变得充满未知数,平日稿件中干巴巴的数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人命,以往那点闲情逸致也被急不可耐地四处打探消息冲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8.
车祸余波     
2001年福清“12·25”特大车祸,造成6人死亡、致伤致残者10人。车祸发生后,在福清市融强医院里进行了一场紧急大施救——当天傍晚,福清融强医院110联动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雷鸣电驰地赶赴车祸现场。现场哭声、喊声、呻吟声已乱成一片。由于相撞的两车头陷入2米多深,车门无法打开,抢救人员进不到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应始终以"不听哭声"为最终目的,但同时,可以通过科学合理、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氛围,尽可能减少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骂声",并促成"不听哭声"的最终目的。图为某企业以视频形式开展的工作票专项安全培训。(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像中华民族这样,对家如此的依恋,亘古不变,从文化的源头穿透每一个华人的心脉。《国风》的节奏里有,《离骚》的忧愁里有,贺之章的《回乡偶书》里有,于光中的《乡愁》里有……  相似文献   

11.
钟声     
钟声汇着历史、现实、未来,伴着哭声、骂声、赞叹,浸着汗水、泪水、血水,溶着追忆、企盼、憧憬,钟声,一股脑向感官奔涌。九四年,欣慰──缺憾,平稳──高峰,是向后倾斜的天平,.不是吗,人们鞍马劳顿,管理疲于奔命,安全不堪回首,事故触目心惊,记得,曾有过辉...  相似文献   

12.
<正>想要做到"既无哭声,也无骂声",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沟通到位"。图为某企业基层安全座谈会。(图片由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提供)企业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人员出于自身岗位职责和对员工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往往会坚持"宁  相似文献   

13.
半是蓝天半是阴霾──哈尔滨亚麻厂残疾人写真郑家学今年是哈尔滨亚麻厂发生大爆炸10周年。我来到这里,做一次当年受伤者心灵的踏勘和访问。8年前,我曾来过这里,曾踏上这片被烈火烤焦,为血泪浸染,被哭声震撼过的工地。那是一次艰难的采访。当时,他们有的刚出院不...  相似文献   

14.
原因之原因(小小说)李维明女人一进厂长办公室,哭声就铺天盖地。厂长有些慌张地搬了椅子,又倒了茶,让女人坐下。女人不坐,只是哭。厂长就说:“发生这样一起火灾事故,我真的很痛心。才根是个好同志,可是想不到……”厂长眼红了,嗓音哽咽了,说不下去。女人哭着说...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8,(11):12-12
“我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代省长王君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会上说。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26日,一场暴虐的地震海啸刹那间夺去了印度洋沿岸近20万人的生命,海边的度假胜地和村庄变成了人间地狱,美丽的海滩消失殆尽。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是: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和凄厉的哭声……在灾难发生整整一个月的时候,根据温家宝总理的倡仪,中国--东盟海啸预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万变的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那么  相似文献   

17.
<正>林彪——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具有极高军事天才的人,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元帅。但是在政治上,他却是一个完全的失败者,而其一生所划出的婚姻轨迹也颇为传神离奇。林彪1907年12月7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岗的一个大户人家,其父林明卿当时已30岁。望着黎明前漆黑的夜空,听着初生婴儿清亮的哭声,经过一番苦思之后,给儿子取名"林育蓉",或许是"育蓉"这个名字太过于女性化,幼年的林彪一直是体弱多病,大病不少,小病不断。  相似文献   

18.
《江苏劳动保护》2011,(8):30-30
以色列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18到29岁的男性和18到24岁女性均服兵役。在部队里,他们都要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服从规则”已深深印在每个人的头脑里。  相似文献   

19.
矿泉水瓶能不能灌开水?保鲜膜包裹着的东西能不能在微波炉里加热?哪种塑料制品可放进微波炉里加热? 对于塑料制品的使用,人们存在许多疑问,也存在许多误区,错误的使用方法,会损害健康。不过,识别的方法也很简单。每个塑料容器身上都有一个小小的“身份证”,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标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里边标有数字1-7。  相似文献   

20.
有车的日子     
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终于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