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李耀庄  唐义军 《火灾科学》2005,14(4):234-238
比较分析了五根混凝土连续梁在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极限荷载、变形、裂缝、延性系数等指标.在实际加固工程中无法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梁项进行加固,因此在试验中采用CFRP来加固梁的跨中,增强其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并利用梁支座处出现塑性铰,引起弯矩重分布的特性,来达到加固的目的.为使试验更加接近加固工程实际情况,试验中加固是在持载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使用碳纤维布提高高温作用后的混凝土连续梁的方法,能有效地抵抗二次火灾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推导出高温作用后碳纤维布加固的实用设计方法,与试验数据可以较好地吻合.在不能找出加固后梁所有失效模式的情况下,利用分阶段平截面弹塑性分析法求出加固后连续梁的极限挠度,求出了梁的功能(挠度)可靠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混凝土徐变规律,推导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徐变计算公式,分析混凝土徐变对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中和轴的影响,建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燃气爆炸对碳纤维复合加固板的行为响应,运用实验的方法,构建碳纤维复合加固板模型,改变碳纤维加固方式、碳纤维布的粘贴布层数和碳纤维筋间距等参数,分析碳纤维复合加固板的抗爆性能和参数。结果表明:Z-CZ-JG型碳纤维复合加固方式对提高板的抗爆性能效果最好;碳纤维布的粘贴层数在考虑安全性与经济性时,粘贴2层碳纤维布加固效果最好;改变碳纤维筋间距能影响碳纤维复合加固板的抗爆性能,但是在配筋率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碳纤维筋间距可以提高板的抗爆性能,但提高幅度较小。在燃气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复合加固板整体呈弯曲破坏,粘贴碳纤维布和内嵌碳纤维筋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板的整体性和抗弯刚度,遏制加固板上裂缝的扩展,提高加固板的抗爆性能。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布加固火灾后足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碳纤维布加固火灾后足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试验研究还不多。本文简要介绍了足尺钢筋混凝土粱火灾试验情况、火灾后梁的加固方案,然后对加固后的梁进行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布(CFRP)加固能显著提高梁的刚度和承载力,就刚度提高程度而言,CFRP在后期阶段贡献较大,就承载力提高程度而言,粘贴两层所提高的程度不是粘贴一层的两倍;CFRP加固后的受火梁在荷载作用下沿高度方向上混凝土的应变近似直线分布。实验结果为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确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受弯构件的破坏模式,判断相关规范提出的CFRP许用剥离应变计算公式的正确性,设计并开展钢筋混凝土梁外贴CFRP加固试验,采用2点对称简支加载,探究加固试件的破坏模式和CFRP初始剥离时的应变。结果表明:加固试件的基本破坏模式为CFRP剥离破坏;一些规范规定的许用剥离应变与试验值的比值在0.28~5.12之间,多数规范的许用剥离应变远大于实测值,按规范计算的许用剥离应变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6%;CFRP的剥离不仅与混凝土强度、CFRP用量和弹性模量有关,还与剪跨比、箍筋配筋率和纵筋配筋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在节点处锚固体系的研究及确定性结论很少,ACI440.2R规范仅给出了概念性的锚固措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虽然提出了定量的锚固措施但缺乏理论支撑和试验支撑。为确定梁柱节点处CFRP具体的锚固措施,对粘贴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分别采用体内和体外锚固、并采用悬臂梁分级加载的试验方法研究锚固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现行规范的锚固措施无法保证结构加固后的安全;机械锚固方式锚固CFRP是可靠有效的;夹具的尺寸及刚度对锚固效果有显著影响,夹具的趾部长度不宜超过100 mm;体外锚固不破坏原结构并能提高柱的抗剪能力,在结构加固时宜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结合对结构火灾损伤的分析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火灾后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荷载与应变、挠度的关系进行了数值分析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吻合良好。加固后的混凝土梁在钢筋屈服后 ,仍然有一定的荷载容量。这种荷载承受能力可一直持续到结构破坏 ,这主要是碳纤维布在后期发挥的作用 ,用碳纤维布加固受火后的混凝土梁 ,能明显地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在钢筋屈服后对梁的刚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挠度的计算中 ,在钢筋屈服后 ,有限元模型由于混凝土的裂缝快速发展 ,刚度下降很大 ,所以挠度在相同荷载下 ,稍大于试验值。这与笔者提出的扰度简化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十分吻合。用ANSYS对CFRP加固梁进行分析能够达到比较精确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粘接技术和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该技术在工业建筑混凝土构配件的粘接和外形复杂的屋盖、梁柱、节点、弯剪压构件的胶接中应用日益广泛。德国、瑞士、英国、日本、美国、原苏联等在不同建筑结构中进行过胶接试验和工程应用。我国80年代初开始也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补强加固做过一些小型构件试验和应用,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对于静态承载构件补强加固方式、效果及工艺性的探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的粘结性、耐热性及抗腐蚀性等特点,因而在建筑结构的补强与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混凝土表面处理时粉尘较多、噪声较大,且施工中使用的多是有机材料,施工中要注意劳动保护,减小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结合建筑物结构设计以及可靠性鉴定等相关标准中关于建筑安全的相关要求,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评估模型,利用非对称贴近度对结果进行处理,并且基于模糊优选算法建立了相关优选模型,对相关的加固方案进行了优选,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性监控和保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最后通过某整修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实...  相似文献   

11.
高压旋喷灌浆法是本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在砂性土和粘性土等软弱地层加固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含有碎石的淤泥质土及穿过它对其下淤泥的加固尚少见,笔者简要介绍了采用钻灌分开两大工序的新双管法及其成功完成加固任务的事例。  相似文献   

12.
火灾温度下钢筋混凝土板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一维非稳态差分方法分析了火灾温度作用时钢筋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分布,根据混凝土和钢筋在不同温度的本构关系及强度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板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本文所得的温度场和荷载-挠度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二阶矩法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结构可靠性理论,运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考虑随机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情况下的影响,构建连续梁在强度失效模式下的可靠性模型,应用二阶矩法通过数值分析计算结构的可靠指标,得出了结构的可靠度。为使所建立的模型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具体受力特点,荷载效应计算中考虑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力重分布,承载能力计算中参考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给出的近似计算公式,得到了多维非线性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实例对模型和可靠度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可靠性模型揭示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在各种随机因素作用下强度失效的规律,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依据。此外,本文提供的构件可靠度计算思路也可为其他各类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可靠度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少筋钢筋混凝土桥墩M-φ曲线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有限条法 ,对圆端形桥墩正截面弯矩 -曲率 (M φ)关系曲线进行计算。计算中针对桥墩截面低配筋率情况考虑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抗拉强度计算及钢筋的弹性段、屈服平台段和强化段计算。应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 ,并分析了受拉区混凝土抗拉强度对低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桥墩M φ曲线的影响。最后用理论M φ骨架曲线验推得位移 -内力曲线与试验实测数据对比 ,证实了理论M φ曲线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安全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共同促进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和专业认证工作的发展。对比研究中美情况,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借鉴美国经验尽快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首先简要介绍美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及认证工作的情况,并结合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和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在学科分类、办学学校、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认证等5个方面与美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及认证工作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安全工程教育发展的2条建议:加强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科学设定课程体系;加快安全专业认证,促进安全专业认证与注册安全工程师标准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土堤加筋土工格栅受力状态与滑坡的关系,建立Midas GTX NX三维模型和数据监测站,通过数据监测验证模型静力分析的准确性,理论分析高土堤加筋土工格栅受力状态以及滑坡的方向。基于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土工格栅强度、土堤高度、填土厚度,提出判断滑坡方向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设计中每个台阶的坡脚处最容易破坏,所以设计时每个台阶坡脚处土工格栅强度建议加强;土工格栅的受力状态决定土堤的滑坡方向和滑坡的趋势以及滑坡的破坏形态;传统的土堤设计为从上到下土工格栅的强度增大,但是通过受力云图和监测曲线,发现土堤边侧土工格栅的拉力也较大,所以在设计时土堤两侧的土工格栅强度也应适当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高土堤加强部分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泰安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中,针对某楼房基础实施控制爆破拆除,通过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和起爆顺序,探讨了紧邻道路及其他电力通讯设施的复杂环境下控制爆破拆除技术,严格控制了爆破震动和飞石,保证了房屋设施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为类似爆破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利用粉煤灰固化风积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优化试验方法,并通过采用掺加新型固化剂的方法对风积土进行固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水泥量,其次是石灰和碎石掺量.粉煤灰掺量为40%、水泥掺量为1 5%、碎石掺量为40%、石灰掺量为8%、固化剂掺量为5%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在水泥掺量一定的情况下,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大而提高.同时初步探讨了掺加固化剂后粉煤灰类稳定土的固化机理.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和观测,结果表明,试验段水泥稳定土基层状况良好,在公路上未发现由于水泥稳定风积土的某种缺陷所引起的变形和开裂,且弯沉值满足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