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始于对全球公共产品定义和特点的归纳总结,进而概括了各国研究者对其供应现状的评估.各国研究者指出.基于国家间的不对称性和融资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全球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扭曲供应等现状,应该从制定注重效率与公平和加强额外融资等的对策入手.通过对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借鉴,可以为我国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比较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资源价格与环境成本长期扭曲,处于很低的水平,使得我国与资源环境相关的“两高一资”型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国际需求旺盛,尤其是随着国外资源价格不断提高、环境要求日趋严格,这种扭曲的国际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已成为推动我国出口量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应地也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增加。但是,这种低廉的出口价格是劳动力价格低、社会承担了企业环境污染成本以及诸多显性和隐性出口优惠等造成的,是以部分牺牲劳动者、社会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需求拐点理论与峰值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同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究竟需要多少矿产资源,何时到达矿产资源需求高峰,这些问题是国家制定矿产资源战略的基础。研究提出矿产资源消耗双拐点理论:一是矿产资源消耗强度达到峰值时对应的拐点,矿产资源由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二是矿产资源消费水平达到峰值时对应的拐点,矿产资源消费由增加向减少转变。经过逻辑推导,并以先期工业化的美国为例,追溯矿产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来佐证了这一理论。通过比较研究,定性地判断我国未来矿产资源消耗趋势,未来5~15 a我国矿产资源需求空间仍然很大。选择BP神经网络和岭回归预测方法,综合考虑经济发展、 人口变化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基于Matlab软件实现了对我国矿产资源需求的拐点与峰值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能源需求拐点将在"十四五"时期出现,峰值为45×108~50×108 t标准煤;钢铁需求拐点将在"十三五"时期出现,峰值为8×108 t左右;铜需求拐点将在"十三五"时期出现,峰值为900×104 t左右;铝需求拐点将在"十二五"时期出现,峰值为1 600×104~1 700×104 t左右。  相似文献   

4.
高占义 《环境保护》2007,(10A):55-58
目前中国农村仍以传统落后的分散式供水为主,饮水安全问题及隐患很多,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是一项紧迫,复杂,艰巨,长期的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祝孔超  牛叔文  赵媛  邱欣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29-2644
原油供给安全在中国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定量评估可为防范风险提供政策参考。采用事件数据分析法定量测度中国与21个主要原油进口来源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大多数原油贸易伙伴的关系处于中低水平,但近十多年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原油进口存在一定的政治关系风险但趋于下降。选用资源、政治、经济、运输、军事5个方面的11个指标,通过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方法评估中国21个原油进口来源国的供应安全度,并识别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1国供应安全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中东国家、俄罗斯、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供应安全度较高,多数非洲国家和亚太国家供应安全度较低。供应国的原油资源状况、运输风险、政治风险是制约多数国家供应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为防范风险,中国需坚持开展多边"能源外交",扩大战略石油储备等多方面施策方针。  相似文献   

6.
全球车用汽油与中国无铅汽油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1998年12月公众的全球燃油宪章中所确定的车用汽油分类指标和指标制定的技术背景,并将中国现有无铅汽油指标与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无铅汽油指标在指示在项数和限值严格程度上都与全球车用汽车油指标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世界环境》2008,(3):48-55
多年来,采访这个字于我都是主动语态,而近来,我却常常成为被采访的对象,其实不是国外媒体对我感兴趣,而是与中国日益增长的世界影响力以及外国人对中国日渐浓厚的关注有关。作为其中的一个个案,本次采访由壳牌公司专门负责为总裁SEIOEO起草讲话的《壳牌世界》特派记者NorbertBoth完成,我们的谈话围绕中国能否拥有一个可持续的绿色未来展开。文章之前已经在壳牌内部和外部官方网站上发布,并安排在下期出版的《壳牌世界》杂志刊载。中文版译自英文原文。  相似文献   

8.
金属冶炼企业大气污染的安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SO2烟气及重金属尘毒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针对湖南水口山矿务局主要金属冶炼企业的大气污染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和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造成大气污染的危险源主要是冶炼企业所排放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烟气及重金属尘毒。在查明了污染源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治污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需求视角的中国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中国1990—2010年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完全排放矩阵,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氮氧化物排放在部门和不同需求间的分布结构,并通过情景模拟深入探讨了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综合影响和拉动效应,以期探索中国氮氧化物减排的多元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从878万t上升到2398万t,历年来由工业部门拉动产生的氮氧化物占总量的比重高达70%左右;由最终消费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形成和出口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上升.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则从47.0 kg·万元-1降至6.0 kg·万元-1,其中,能源和交通部门的排放强度最高.通过情景模拟可以看出,提高最终消费比重,扩大内需有利于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尤其是对工业部门的减排效果显著.实现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目标,要求在技术进步之外,积极寻求多元减排措施,以强化减排效果,突出能源和交通等重点部门的氮氧化物防治体系建设,并通过扩大内需优化最终需求结构以促进工业部门氮氧化物减排.  相似文献   

10.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将商讨《京都议定书》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力图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这次会议决定的碳减排目标和责任分担,将时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走向起到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论文基于粮食系统视角,从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适应性策略出发,揭示粮食安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系统梳理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系统不确定性增加,且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剧;2)粮食需求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粮食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3)多尺度有机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需在微观上“藏粮于技”实现提质增效,在中观上“藏粮于地”注重生态建设,在宏观上坚持市场为主导完善粮食政策体系。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研究呈现从单一学科、单一维度、单一手段向依靠多学科开展多尺度、多要素、系统综合集成研究保障粮食安全转变,从高碳粮食系统向低碳高效粮食系统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论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运用1954—2014年各省木材产量数据对中国木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及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展开了分析。研究表明:1) Gompertz模型显示木材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显示木材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转移趋势和显著的区域聚集特征,尤其在2000年以后,南方集体林区逐渐形成了木材生产“热点”;3)根据重心模型显示的移动轨迹,可以将木材产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经济驱动时期、经济驱动与生态驱动相持时期、生态驱动时期,木材产业的时空格局演变是这两种驱动力量相对均衡的结果。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重视森林资源培育、适时放开采伐限额、由行政监督向购买社会服务转变等促进木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Logistic回归和NFCA的水资源供需风险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水资源供需研究多从需水的角度考虑供需平衡,而忽略了供需风险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的角度构建水资源供需风险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Logistic回归和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NFCA)的供需风险分析模型。考虑供水的随机不确定性,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多种不同来水条件下的风险,结果表明:在1956-2007年的来水条件下,2020年固有风险均为一级风险;利用外调水和再生水后,现实风险中三级和四级风险占75%,一级和二级风险仍然占了25%。因此在降水量很小的情况下,水资源供需风险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中重金属(HMs)的形态特征和污染状况,本研究以我国4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对污泥中重金属As、Cd、Cr、Cu、Ni、Pb和Zn的总量以及赋存形态进行了测定.采用毒液浸出法(TCLP)、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40个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中位值由大到小依次为:Zn > Cu > Cr > Pb > Ni > As > Cd,各元素整体达标率>90%.As的各形态分布较为平均;Cd和Zn以可还原态为主;Cr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其次为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Cu主要以可氧化态的形式存在;Ni主要以可交换态的形式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可交换态的含量最低.TCLP提取态重金属的比例大小顺序为:Ni > As > Zn > Cd > Cu > Cr,所有样品中Pb的TCLP提取态含量均低于检出限;RAC法评价结果显示,7种重金属环境风险大小依次为:Ni > As > Zn > Cd > Cu > Cr > Pb,Ni的生态风险等级为高等,Zn、As和Cd的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Cr和Cu的生态风险等级为低等,Pb无生态风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Cd和Cu的潜在生态风险最高,是我国城市污泥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但是如果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农用,造成土壤污染的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