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某铜矿进行了粉尘危害卫生学评价及尘肺流动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平均粉尘浓度以运搬工最高,矽肺患病构成比也以运搬工最高。表明,装放矿及矿岩的运输作业已成为该矿的主要产尘源,是该矿防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煤矿轨道工是份苦差事,整天与石渣、泥水和笨重的轨道设备及轨道、轨枕等打交道,干的是力气活,把好毫米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谈到如何做安全工作时。徐矿集团坨城矿运搬工区党员、钉道车间主任夏庆新深有体会地说。他十分珍惜这个岗位,凭着学业务的钻劲,干工作的精细,25年来他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练就了过硬的轨道工业务技术。他曾被矿多次评为“优秀职工”、“文明职工”、2006年度他还被聘为“工人技师”,并获得矿2006年度技术比武活动轨道工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刘冲矿大量测试数据的解析,论证了矿山各工人群呼吸性粉尘浓度对数值遵从正态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人群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值的采用与统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正确推行呼吸性粉尘监测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极性基湿润剂与矿岩类粉尘颗粒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矿岩类粉尘微颗粒的表面性质和极性基湿润剂的特性,应用分子热力学和表面物理化学理论探讨了湿润型抑尘剂与矿岩类粉尘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矿岩类粉尘吸附水的本质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是分子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力和长程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矿岩类粉尘与水相碰撞时,只有当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水分子才能牯附于矿岩类粉尘,表面张力和体系自由能足够小时,水才能湿润矿岩类粉尘。分析了湿润剂对水和矿岩类粉尘的表面改性的原理,它增加水和矿岩类粉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了界面表面张力和体系自由能,使矿岩粉尘被水湿润能自由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湿式旋流除尘扇风机在溜矿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冲铁矿的主溜井及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场的采区溜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据测定,主溜井倒矿时,一般粉尘浓度为4~5毫克/米~3,最高可达30~40毫克/米~3;采区溜矿井粉尘浓度一般为3~4毫克/米~3,最高达十几毫克。这些粉尘不仅污染溜矿井周围空气,而且严重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右江矿务局小龙矿安全、生产、效益三丰收的一年,在实现安全生产和获得原煤产销22万吨,突破建矿历史最高的成绩面前,该矿不搞任何形式的庆祝活动,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找差距、寻良策,以求再创安全生产新佳绩。  相似文献   

7.
安全动态     
国务院安委办督导调研组到华锡集团铜坑矿进行调研7月4日,国务院安委办督导调研组一行在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一司副司长张炳曾的率领下到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进行安全生产工作调研。在自治区安监局副巡视员郑一、方建新处长等人的陪同下,督导调研组深入该矿2号竖井工区等地进行实地察看,了解该矿在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提升设备的运行等方面情况。在随后举行的汇报座谈会上,该矿矿长吴桂才结合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从该矿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狠抓安全环保、地压监控、持续加大力度对地表塌陷区的整治工  相似文献   

8.
在露天开采的穿凿、爆破、装卸和运输等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粉尘和有毒气体。特别是有些矿山采场作业线短,设备集中,在静风时期或干燥季节,如不采取防尘措施,必然出现采场粉尘弥漫、烟雾笼罩的现象。我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为了消除粉尘危害,我矿过去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矿区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是因为采场粉尘浓度最高的尘源点──矿岩爆堆没有防尘措施。爆堆矿岩干燥,电铲装车和汽车卸矿,既污染溜井口又污染排土场。 去年,我矿再次对矿区粉尘进行治理。根据本地区干燥季节长的气候特点,采取以水为中心的综合措…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注重除尘工作,不断地改善工人的作业条件,去年,这个矿的除尘工作取得了两项新成果。 第一项是改干式除尘装置为湿式除尘装置,过去,这个矿的大型露天采矿设备一直使用从国外引进的脉冲袋干式除尘装置,除尘效果较差,机械磨损严重。去年5月,这个矿开始研制温式除尘装置,并在采矿场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装置主要采用水泵喷水雾化法,使湿润后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沉落下来。经测定,使用湿式除尘装置后,该矿露天采矿场大气粉尘浓度已由原来的每立方米含尘22毫克下降到1.8毫克,达到了国家工业粉尘标…  相似文献   

10.
正井下粉尘危害是金属矿山开采重大职业危害之一,粉尘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及职工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一些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在巷道掘进及挂帮矿回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过大。针对不同尘源采取相对应的治理措施,有效降低粉尘浓度,扼制粉尘量,减少粉尘危害,是金属矿山转井下开采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将结合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兰尖铁矿尖山采场露天转井下开采的实践经验,阐述在巷道掘进及挂帮矿回采过程中如何减少粉尘危害,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该矿胶带运输机移动卸料车定点卸料的作业特点,采用随卸料车移动的抽风罩,水平式风管接口装置及湿式除尘机组,构成简捷的除尘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卸料车作业时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粉尘是燃煤发电厂重点防治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某燃煤发电厂2×330MW机组为例,调查和分析了燃煤发电厂中粉尘的种类、分布及防护设施,并对该燃煤电厂主要工种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讨论,提出皮带巡检工、灰库巡检工是燃煤电厂粉尘危害重点防护对象,而输煤皮带转载点、破碎机以及灰库卸灰操作位现场粉尘浓度超标严重,是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防治的重点工作场所。在对该燃煤电厂粉尘浓度超标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防护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燃煤发电厂粉尘危害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燃煤电厂粉尘危害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泸州市所属大材硫铁矿这几年因工伤亡事故出现两头高、中间底的马鞍型变化。1981年搞生产承包时缺乏安全指标,因工死亡6人。矿领导吸取教训,完善承包方案,加强了安全管理,1982年因工死亡人数下降到1人,1983年3人,1984年1人。1985年,该矿全面推行承包,又忽视了安全生产,因工死亡人数再次上升到6人。 这5年伤亡事故呈现的马鞍型变化说明什么? 首先,说明了企业安全管理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该矿吸取1981年的教训,通过几年努力,事故大降,这是加强安全管理所取得的成果。但是,在1985年全面推行承包时,撤销了安全科,调走了安全员,取消了安全教…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矿山溜井卸矿过程中粉尘浓度高、现有粉尘治理效果不佳的难题,以某金属矿溜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分析溜井卸矿时粉尘的产生机理、粉尘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基于溜井口产尘现状,研发新型复合除尘净化系统,并在该矿山溜井口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后对溜井粉尘除尘效果显著,进化后气流的粉尘浓度控制在2 mg/m3以内,可作为井下通风系统的进风风流,有效地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风流利用率,在矿山生产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古书院矿设立重大隐患举报奖今年4月4日,晋城矿务局古书院矿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产煤850万吨无死亡事故,创造了该矿安全生产最长周期。为了巩固成果,该矿推出了安全生产新举措,设立了重大隐患举报奖。重大隐患举报奖每月奖励基金为1000元。凡是当...  相似文献   

16.
1982年3月16日,某矿山工程公司用吊罐掘进天井时,发生一起断绳坠罐事故,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事故经过 3月16日小夜班,岩工冯某、陈某及运搬工、装岩工等到达人行材料天井(3×2米)底部1715中段。冯、陈检查了吊罐及各联接部件以后,便往1775中段发信号,通知绞车司机提罐。吊罐上升约20米时,发现吊  相似文献   

17.
姚桥煤矿是大屯煤电公司属下一煤矿.该矿为年产原煤300万吨大型矿井,在册职工4000多人。该矿于1976年建成投产.历任矿长都十分重视安全,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每年矿上1号文都是“安全”,去年.该矿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鞍钢炼铁厂的球团矿、烧结矿采用电机车运输,露天向原料矿槽内卸料,产生大量粉尘。这种粉尘具有阵发性、扩散性和产尘量大、作业时间短等特点,不易捕集。炼铁厂一排高炉(即1~#、2~#、4~#、9~#高炉)每天使用球团矿、烧结矿约1.8万t,卸料约1.3万t,扬尘量约6.8t,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炼铁厂环保科根据矿槽生产工艺和卸料操作的特点及矿槽除尘的情况,采用半密封式捕集粉尘方法处理矿槽卸料产生的粉尘,获得成功,矿槽粉尘捕集率达95%。 1.原料的理化性质为了研究捕集粉尘的方案,对原料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 (1)球团矿、烧结矿的化学成分见表1. (2)粉尘的物理性质见表2。 2.试验布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淳安锡铁矿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和火灾以及交通设备事故,千人负伤率降为零,粉尘合格率达97.4%。1988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先进企业”。该矿的主要经验是:凭科学定措施,保安全促生产。具体做法如下。一、建立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该矿从矿部到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都建立了安全机构或配备了专(兼)职安全员,成立了由党、政、工、团一把手和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尘肺病【典型案例】20世纪90年代,某村部分村民自发前往矿区务工,长期接触粉尘却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医疗专家组在普查和义诊中发现,当地农民对于尘肺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一无所知,得了病后认为"无法治疗",很多患者只是苦熬,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解读】尘肺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种,以硅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尘肺等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