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成立于2001年4月,温家宝总理亲自为救援队授了队旗。这支由工兵团某部救援队员、地震局专家、现场应急队员、武警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200人队伍,是目前中国最精锐、最专业、最有经验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相似文献   

2.
2015年5月6-8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下称“救援队”)全员全装拉动演练在北京-保定两地全面展开.拉动演练以首都圈某地6.6级地震灾害救援为模拟背景,以平原地区地震救援实战为导向,救援队480名队员全部出动,动用车辆60台(部),携带编成内全部救援装备及搜救犬18条,从北京赶赴模拟震中保定市徐水县实施搜索救援行动.全体队员分为指挥组和9个搜救分队,按照救援的准备、机动、运行和撤离四个阶段高效有序实施拉动演练各环节.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沈阳市地震灾害现场紧急救援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中有关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的要求,2006年5月12日,沈阳市政府批准组建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救援队由市消防局、市地震局、市卫生局、中国网通沈阳市分公司的消防队员、地震专家、医疗救护人员、通讯技术人员.总计136人组成。所有人员的隶属关系、工作职责不变。该队设正、副队长各1人,下设地震专家、通讯保障和医疗救护3个组及搜索、救援、化救3个分队。其主要任务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在最短时间内抢救被压埋人员和重要物资,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开展震情监测、震害调查和震后趋势判定工作,为市政府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2月 2 4日北京时间 1 0时 0 3分 ,新疆伽师县城东约 4 0km处发生 6 .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 ,党中央、国务院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2 4日晚 ,中国地震局首次派出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赶赴新疆伽师—巴楚地震震中区域 ,展开搜索、救援、医疗救护等工作。救援队携带救援装备乘专机飞抵喀什 ,于次日 5时50分左右抵达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震中区域。这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组建近两年来首次赴地震灾区实施救援行动。该救援队 ,又名“中国国际救援队” ,共有救援队员 2 30名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部队官兵、地震专家、医疗救护人员组成 ,分为 4…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支旨在参与国内外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1年4月 2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出席了救援队成立大会,向救援队授旗并作了重要讲话。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正式成立,结束了我国没有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伍的历史,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救援队的成立,将大大提高我国地震发生后抢救生命的能力与效率,并将通过参与国外地震灾害救援,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第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  相似文献   

6.
吴新燕  陈虹  顾建华 《灾害学》2012,(4):128-131,137
介绍了制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行动规范的背景,阐述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行动的阶段,给出了地震现场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行动规范的内容。该规范将有效地规范和协调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提高救援能力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7.
地震应急救援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2000年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2001年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2002年成立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2003年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次出生阿尔及利亚开启我国参与国际救援先河,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004年组建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2005年中国国际教授队执行印度洋地震海啸和巴基斯坦地震国际教授;2006年建立区域地震应急协作联运工作机制,首次举办国际多国地震救援演练;2007年建成国家和省级一体化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现场技术系统;2008年建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教授训练基地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新闻速读     
正2013-2014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召开2014年7月3日上午,2013-2014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在中国地震局召开。会议宣布了《关于调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和联席会议办公室组成人员的通知》,听取了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2013-2014年度工作总结、国家地震救援队参加联合国国际救援队分级测评复测工作进展情况和2014-2015年工作重点的报告,听取了国家地震救援队各组成单位关于队伍建设工作的汇报。与会代表还就国家地震救援队建设和复测准备工作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汶川、玉树、日本.地震、海啸、泥石流,哪里有灾难发生,哪里就有一支身着橘红色衣装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到灾害现场.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援.而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中国国际救援队(CISAR),对内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相似文献   

10.
《防灾博览》2009,(4):F0002-F0002,1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 2000年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 2001年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 2002年成立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  相似文献   

11.
高娜  聂高众 《灾害学》2015,(2):158-161
地震应急救灾效能是不同救援队震后救灾效果的最直接反映,救援队伍到达灾区的时间长短是影响救灾效能的最直接因素。该文首先分析了地震救援中被埋压人员的存活率问题,并将震后的救援力量分为三组:当地民众自救互救能力,当地及灾区周边的军队、武警、消防官兵的救援能力和地震专业救援队的救援能力,探讨了这三组救援队在地震救援过程中的救灾效能,及地震灾区的气温对救灾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0,(4):2-2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迅速前往灾区展开救援。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02,(1):12-14
去年下半年,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同志率11人代表团访问了瑞士、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对这些国家在紧急事务管理、灾害紧急救援组织与运作、救援装备的制造与配置及救援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以推进我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建设和完善。 本刊记者就此次考察工作采访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协调办公室徐德诗主任。  相似文献   

14.
《防灾博览》2013,(6):30-35
专业地震救援队伍是怎样开展地震紧急救援的? 专业地震救援队伍是为了应对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被压、被埋、被困人员而组建的专业化队伍。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13,(6):12-17
2013年10月29—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复测(IER)自评估演练在北京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成功开展。中国地震局党组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陈建民局长全程关注自评估演练,指示一定要确保复测通过;并以复测为契机,打造一支高标准、严要求、能战斗的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2019,(2)
传统震后应急指挥系统应对大型体育赛事突发性地震灾害,未考虑到地震后接受能力不足时,如何解决伤员救助问题,且救援规划时间较长。所以该文提出新的大型体育赛事突发性地震灾害应对措施模型。设计震后任务优先权与时间约束来构建大型体育赛事突发地震灾害时限应急救援指派模型,为灾害地点指派救援队伍;考虑异地疏散的情况,设计GIS技术构建地震应急异地疏散接受能力判断模型,采用模型接口实现模型数据输入、分析与输出,集成地震应急异地疏散接受能力判断模型与GIS技术获取有效的震后地理空间数据,对大型体育赛事现场震后应急异地疏散接受能力做出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可有效指派大型体育赛事灾害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异地疏散接受能力判断用时均值约为120 s,为大型体育赛事震后救援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17.
《防灾博览》2008,(3):22-25
他们橘红色的制服背后印着:“CHINA(中国)救援”。 这就是汶川地震灾区人民非常熟悉的标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也称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组建目的是专业搜救在地震或其他灾害事件中被压埋的幸存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曾亲自为其授旗。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介绍 联合国自2005年开始组织国际救援队能力评估工作,对各国国际救援队进行重型、中型和轻型三个级别的分级测评。通过测评获得资格认证是受援国接受国际救援队开展救援行动的依据,也是国际救援队整体能力的综合体现。援助国和受援国将依据资格认证派出和接受国际救援队。在联合国框架下有序高效地开展国际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19.
浅谈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5.12"四川汶川8.0级地震灾害,探讨了公安消防部队在应急救援响应、应急救援业务、应急救援装备和应急救援保障方面所体现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怡文  刘水  吴迪  张藜莉  刘阳  杨月巧 《灾害学》2023,(2):19-24+30
医疗救援物资保障是开展地震救援行动的基石,因此,为提高中国救援队(医疗)在救援任务中的保障效率,按照药品模块化管理建立符合地震救援药品保障目录和物资目录。在相关数据库中查阅地震灾害医学救援相关文献1 053篇,根据文献结果统计分析地震灾害疾病种类和发生率;根据地震不同时期发病情况建立符合地震特色的专业医疗队,以外科医生为主力,内科医生为辅,其中骨科医生、消化科、呼吸科、皮肤科为技术骨干的组队模式,符合100名伤员建制;参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目录,采用决策分析法,建立医疗物资准备目录和符合地震特色的药品保障目录,基于通用药品模块增补地震灾害专科药品,以100名伤员10 d用量为单位计算带药量;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物资与药品的建立,提高了中国救援队应对地震灾害的救援速率及能力,以期为医疗机构应对地震灾害保障任务时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