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道”     
安保科老洪顺着通道来到挂有“厂长室”牌子的门口停了下来,确认是厂长室后才敲了敲门。  相似文献   

2.
作为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之一,荀子的哲学研究非常注重认识的力量。在荀子的哲学著作和言谈之中,对实践和认知重要性的阐述是很多的,这也是他思考的出发点和研究的原点。比如,他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强调“认识”是一切知识的根源;“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指出认识事物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忠实事实的原则;“人能群”,强调了“结群而生”的道理。这些认识,对于应急管理工作,在思想认识和思维方法上都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熟悉FM100·7的人都知道他,每天在路上跑的司机朋友都认识他,他就是FM100·7《司机之友》主持人李哲。熟悉李哲的人都喜欢封他一个绰号——“快嘴李哲”,因为他的语速之快令人咋舌,他对问题的反应也是快得惊人。快人快语、风风火火,是每一个认识李哲的人的共同感受。  相似文献   

4.
和小胖认识,是一次关于110星级巡逻车的评选。因为采访接触,也许还因为谈得来,我们慢慢熟起来。随后,就知道他结婚了,接着,四川5.12地震,还没过完婚假的他就去了四川。  相似文献   

5.
山行     
突然决定到莒溪来找罗丹的书法。罗丹是建国后福建连城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自创的“罗丹体”在国内与东南亚曾名噪一时。我们先到了镇上,顺便就在镇上一间豆腐店里坐了下来。朋友说,这家主人他认识。他十几年前就是在这里见过几幅项朝钦的书法。项氏乃连城文坊人,是清末民国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罗丹也是,但他的书法远比项氏易找。罗丹的字在陈地。陈地是莒溪的深山小村,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位白发潇洒的“好老头”。人们因他出色地主持人《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海江》、《开发大西南》等电视节目而认识了他、喜欢上了他,称他为“中国最棒的男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认识刘增贤是缘于顺昌县水南车队车队长赖小平的引见。刘增贤皮肤黝黑、身材敦实、脸圆圆的,给人一种亲切感,初次见面就觉得他让人感到放心。 一 刘增贤当过兵,部队“大熔炉”磨炼了他吃苦耐劳、诚实待人的性格,这是军人所特有的个性与周围人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刘增贤常说:“部队影响并造就了他,诚实待人是他一贯遵循的人生准则。”无论是当兵,还是当司机,他都以诚待人,许多货主都亲切称他为“诚  相似文献   

8.
“红娘”     
“不不!真的,我不是呀……” 一对新婚夫妇突然登门拜访,三躬四谢我月下牵线之情,必恭必敬地捧上红底金字的高级喜糖。其实我同男方只是一般相识,并无深交,至于女方,更未曾见过,何谈我为他们当过“红娘”?虽然我已是四十挂零,可从来不是个“热心肠的老大姐”。 “沙老师,请吃糖。”“您吃呀!”两双眼睛,一片真诚。 无功受禄,我愧不敢当。惊异之余猛然追忆起,他──李晓强对我确曾有过类似的托咐。 三年前我们在市司炉工培训班认识。小李课后经常发问赢得我的好感。我们逐渐混熟了,知道他还没结婚。他腼腆中婉转流露出请我帮忙的意思。我笑了…  相似文献   

9.
他是安全管理岗位上的一位老兵,摸爬滚打16年,他的很多心得和认识聊起来让人耳目一新;他又是安全教育岗位上的一位新兵,同事们给他的最直接评价,是他讲安全教育课时底下没有人打瞌睡。他就是首钢集团公司安全教育科科长王小雷,在首钢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期间,记者都被他的“忽悠”吸引了。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8,(12):12-12
“谁敢以身试法,我们就让他身败名裂;谁让职工家败人亡,我们就让他的企业声名狼藉;谁对安全生产不负责任,我们对他的乌纱帽就不负责任。” 这是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煤监局副局长黄毅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过的话。  相似文献   

11.
认识曾寿龙的人都知道,他是个“铁杆安全司机”。开车16年,连一只鸡都没有辗过。他连续14年领过闽运笏石分公司的年度安全大奖。对于安全行车,他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把“安全”装在心中!当过兵的曾寿龙,在部队里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A驾证。这缘于他的一个教练对汽车兵要  相似文献   

12.
防护镜     
说了个同志周三愣, 他比二愣还多一愣。 台下观众都认识, 他在铸造车间当炉工。(白):不认识的举手?没举手的──噢,全认识。 这三愣生产真是有愣劲, 隔窗户吹喇叭──外边有名声。 这一天,生产正忙炉火红, 头顶上天车响铃声; 三愣手拿炉钎炉前站, 满头大汗干得凶。 要不是十冬腊月天, 他早就光着膀子露着胸。 这时候走来人一个, 正是安全值班大老锺。(白):“喂,周三愣!” “什么事儿?安全大员。” ‘我问你为啥不戴防护用品? 为啥三令五申你不听?”(白):“嗨,安全大员。” “我身上穿的是工作服, 头上戴着帽一顶。 翻毛皮鞋脚上穿, 一根筷子…  相似文献   

13.
苦果     
“笃、笃、笃……”办公室的门轻轻地响了几下。 “请进!” 门推开了,走进一个人来,步履迟缓,老态龙钟。 哦,这人看上去好眼熟,可我一时却想不起他是谁了。 “不认识我啦!工程师,我是老曾嘛。” “是你?几年不见,你怎么……” “唉!不行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刚四十出头的人,就要因病提前退休啦!这不,刚才到医院去开了个证明,顺便来看看你。”他一边喃喃地说着,一边把那张证明书揣在衣兜里,用手扶着椅背慢慢地坐下来。 这使我回忆起一段难忘的往事…… 1972年五一节我们矿要进行设备停电大检修。矿变电所提前通知了附近的用电单位。双峰县火…  相似文献   

14.
他为什么决策失误某人指挥盖一栋临时工房。他决定用钻杆做梁,将两根钻杆点焊后并在一起置于两墙中间,上面放16块8孔水泥预制板作屋顶。工房盖好后,钻杆压弯了,他就指挥工人用千斤顶顶钻杆中部,准备加一根立柱支撑,在顶起过程中,钻杆突然断裂,水泥板塌落,造成1人死亡,多人重伤的重大事故。原来认为用钻杆做梁最保险,却偏偏出了事故,问题就在于指挥者没有使自己的思维由抽象认识上升到具体认识的缘故。在理性思维认识范围内,人的认识可分为抽象认识和具体认识两个阶段。钻杆是坚韧的,在钻探作业中承受拉伸和扭曲力完全没问题,由此形成的对钻杆的认识属于抽象认识。而具体认识上的“钻杆”,要反映出钻杆在不  相似文献   

15.
一个普普通通的发电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没有官架子,对待职工像亲兄弟那样和蔼可亲,熟悉他的职工都称他“苏二哥”。没准您还认识他,此人大名苏承志。提起苏二哥,在重庆市永荣发电厂无人不晓,无论当值长和车间副主任,还是现在的党政“一把手”,他抓安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走动管理”。办公室他呆不住,  相似文献   

16.
夏忠 《劳动保护》2010,(12):75-75
郝磊是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的一位班组安全员,年轻的他是个标准的“80后”,工作闲暇时来几个高难度的街舞动作,嘴里一串串的流行语,让我们这些“老前辈”总是摸不着头脑。但他在工作中聪明认真的那股劲,又让我们十分赞赏。  相似文献   

17.
自责     
我戴着“安全第一”的袖标在大冲车间里走着。作为一个安全员,我每天都要到各车间转一转,看是否有人违章作业。当我经过晓金开的那台大冲床时,她停下车,神秘地冲我招招手,我走了过去。 晓金是我们车间的才女,能歌善舞,还画一笔好画。她看我走近了,就用棉纱擦擦手,从衣袋里掏出张照片:“哎,你看看,怎么样?”她口气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夸耀和满意。照片上是个美发小伙子,两只眼睛明亮而深沉,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挺帅的。”我称赞道。“什么时候认识的。”“认识一个多月了。他是美院教国画的老师。”说着,她把照片放回口袋里,又开动了冲床。…  相似文献   

18.
三叔是个交通警察,他的嘴里常常挂着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国家安危,社会稳定,警察系于一半。”还常讲:“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维持好交通。”因此,也经常把他在交警工作中遇到见到的故事告诉我们,让我们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9.
奇怪,世上还有人的外号叫“对策”?确实有过,可惜他已去世了。为了安慰在天之灵,也为了活着的其他人,这里不提他的真实姓名,我们用“他”,这个男性的第三人称替代。他是一个挺标致的小伙子。身高1.75  相似文献   

20.
这里说的“捡烟头”局长,就是湖北通山县轻工业局副局长伍尤福。他为什么要捡烟头呢? 原来,伍尤福是负责本系统防火安全工作的。“捡烟头”也是他抓防火安全工作的措施之一。有一次,他到家具厂去检查工作,看到木工车间地下有不少烟头,他心里一动,就弯腰把那些烟头一个个都捡了起来。又找到支部书记和厂长一块儿到木工车间开了个“烟头”现场会。他拿着这堆烟头对工人们说:“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一个个小烟头,它可能造成重大火灾呢!我们系统每年发生的火灾有不少是因乱扔烟头引起的。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在车间抽烟。只有人人严格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