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家里的保鲜膜如果只是用于食物包装,那可是严重埋没了它的才能,以下介绍保鲜膜的28种妙用,功能超强大。1.大家都知道遥控器容易脏,用保鲜膜把遥控器包住,拿电吹风吹紧,就给遥控器做了一件很好的挡灰衣服。2.冰箱的顶上贴一层保鲜膜,过段时间换一下,就可以保持冰箱顶部的清洁,省得天天去擦了。3.保管资料。家里比较重要的纸制资料,如毕业证等用保鲜膜包裹,用力压走空气,减少体积,使其不易氧化变黄,而且透明的保鲜膜看里面一目了然,方便查找;还可把单张资料,如奖状、集体  相似文献   

2.
<正>保鲜膜:释放有毒物质事实证明,保鲜膜的确是会释放有毒的化学物质到食物中的,特别是在用微波炉加热的时候。目前,家里使用的保鲜膜分工也越来越细化,选择保鲜膜时可以根据用途来挑选,例如想用在微波炉内加热就一定要选保鲜膜上标注了"适用于微波炉"的产品。注意加热食物的时间,如果保鲜膜融化了,那么食物就不能吃了。而用于冰箱冷藏冷冻,则完全可以放心使用。专家建议:注意加热食物的时间,如果保鲜膜融化  相似文献   

3.
如今,人们对保鲜膜的依赖越来越强,蔬菜、水果、剩菜剩饭,只要盖上它,心里就会踏实很多。但近日,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用保鲜膜。保鲜膜对不同蔬果产生不同影响水分较大的水果和蔬菜比较适合用保鲜膜,比如苹果、梨、西红柿、油菜、韭黄等,不但能长时间保鲜,还会增加其中的一些营养素。实验表明,100克裹上保鲜  相似文献   

4.
如今,人们对保鲜膜的依赖越来越强,蔬菜、水果、剩菜剩饭,只要盖上它,心里就会踏实很多。但近日,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用保鲜膜。保鲜膜对不同蔬果产生不同影响水分较大的水果和蔬菜比较适合用保鲜膜,比如苹果、梨、西红柿、油菜、韭黄等,不但能长时间保鲜,还会增加其中的一些营养素。  相似文献   

5.
家里的保鲜膜如果只是用于食物包装,那可是严重埋没了它的才能,以下介绍保鲜膜的28种妙用,功能超强大。  相似文献   

6.
食品小常识     
如何辨别正宗老陈醋、油性食品保鲜如何选择运用的保鲜膜、复配食品添加剂明年起应取得生产许可证  相似文献   

7.
1、用蛋清擦拭弄脏了的真皮沙发。2、用牙膏擦拭冰箱外壳。3、蘸牛奶擦木制家具。4、白萝卜擦料理台。5、酒精清洗毛绒沙发。6、苹果核去油污。7、用盐去地毯上的汤汁。8、冰块去除口香糖。9、巧用保鲜膜。10、原木家具光洁法。  相似文献   

8.
在铁路餐车上使用冷鲜肉,可以改善餐车饭菜的品质,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延长冷鲜肉的保存期,对餐车冷鲜肉保鲜进行了实验研究。原料肉用50 mg/L二氧化氯杀菌浸泡10 min,PE保鲜膜包装,-1℃冰温保存,7d后肉的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9.
矿泉水瓶能不能灌开水?保鲜膜包裹着的东西能不能在微波炉里加热?哪种塑料制品可放进微波炉里加热?对于塑料制品的使用,人们存在许多疑问,也存在许多误区,错误的使用方法,会损害健康。不过,识别的方法也很简单。每个塑料容器身上都有一个小小的"身份证",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标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里边标有数字1~7。  相似文献   

10.
矿泉水瓶能不能灌开水?保鲜膜包裹着的东西能不能在微波炉里加热?哪种塑料制品可放进微波炉里加热? 对于塑料制品的使用,人们存在许多疑问,也存在许多误区,错误的使用方法,会损害健康。不过,识别的方法也很简单。每个塑料容器身上都有一个小小的“身份证”,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标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里边标有数字1-7。  相似文献   

11.
一、忽视安全1.酒后上班作业;2.穿着不符合要求;3.留长发;4.不听从安全指令;5.不认真检查;6.操作中精力分散;7.上班打闹、开玩笑;8.擅自离岗、窜岗;9.习惯性操作;10.未经许可,开、停机器设备;11.随意开、停别人的机器设备;12.无视安全警告、标志;13.不了望,盲目行走、奔跑;  相似文献   

12.
以水热法原位制备了BiOCl_(1-x)I_x(x=0、0. 2、0. 4、0. 6、0. 8、1)材料,采用XRD、SEM、BET、SPS和UV-Vis DRS等手段对BiOCl_(1-x)I_x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BiOCl_(1-x)I_x(x=0. 2、0. 4、0. 6、0. 8)不是Bi OCl与Bi OI的简单物理混合,而是形成了一种固溶体材料,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在模拟太阳光下(500 W氙灯),Bi OCl0. 8I0. 2显示了优异的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其对苯酚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 128 h-1,分别是Bi OCl、Bi OI及商用P25的7倍、18倍和2倍。循环稳定性试验表明,Bi OCl0. 8I0. 2在循环使用5次后,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只下降5. 5%,且反应前后的XRD图谱基本不变,表明Bi OCl0. 8I0. 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1、万一着火了,一定要及时报警,喊起邻居,呼叫逃生.2、打电话报告“119”,请消防队救援,按响报警器,使警铃动作.3、要及时播放事故广播,指导人们避难脱险.4、要引导人们按安全疏散路线撤出险区.5、在居室内要准备三件东西:手电、钥匙、湿毛巾,入睡前放在床头柜上.6、用湿毛巾把鼻子和嘴捂上,可以阻挡烟雾和毒气的侵袭.7、沿着太平门的方向疏散,最好采取低位姿势撤离.8、千万不要搭乘电梯.  相似文献   

14.
曲建翘 《安全》2005,26(4):41-42
家用电器一般按体积的大小,可分为大家电和小家电.大家电指彩电、冰箱、洗衣机,除此之外,还有冰柜、电脑、排油烟机、空调器、微波炉、组合音响等.小家电,如空气净化器、空气加湿器、电扇、电熨斗、吹风机、吸尘器、手机、数码相机、随身听等.总称现代家用电器.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必须了解有关家电的卫生与安全知识.下面仅以几种家电为例.  相似文献   

15.
据监测,公共食堂作业环境中,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浓度分别为9.68%、29.03%、1.61%,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来自燃料的燃烧.粉尘以液化气为最高,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以焦煤为最高.烹调时产生的油烟对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油烟的主要有害物质有:醛、酮、烃、脂肪酸、芳香族化合物等.油烟可直接刺激呼吸系统,引起肺水肿及集体的损伤,使肺功能下降,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的增加.动物实验表明,厨房污染物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公共食堂应列入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纳入劳动卫生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6.
据监测,饭店食堂作业环境中,粉尘、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的浓度分别为9.68%、29.03%、1.61%,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来自燃料的燃烧.粉尘以液化气为最高,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以焦煤为最高.烹调时产生的油烟对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油烟的主要有害物质有:醛、酮、烃、脂肪酸、芳香族化合物等.油烟可直接刺激呼吸系统,引起肺水肿及机体的损伤,使肺功能下降,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的增加.动物实验表明,厨房污染物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见,饭店食堂应列入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纳入劳动卫生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7.
沙尘暴传输机理及源地环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尘暴的发生、传输机理及沙尘暴源地的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暴的发生与地理环境、地表土质、气候条件和地表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裸露于地表的沙尘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是沙尘暴发生的重要气候因素.地面上升的热气旋和大气的环流运动是地表沙尘暴发生和传输的动力.沙尘粒子的传输方式有蠕动、跃迁和悬浮3种.沙尘的传输距离和方向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情况直接相关.沙尘暴源地一般位于大陆腹地,地域宽阔、平坦.地表土质多为沙砾、沙质土壤,地表土层裸露,土质干燥、疏松.沙尘暴源地的植被稀疏,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全年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冬季和春季大风天气频频出现.近年来人为的破坏活动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一、素食营养价值高于荤食.素食中豆制品营养素甚丰富.据分析,0.5公斤黄豆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4公斤多瘦肉,1.5公斤鸡蛋或6公斤牛奶.此外,黄豆中富含的铁、磷及维生素A、B、C、D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香菇等菇类在素食中占的比重也较大.香菇含蛋白质、脂肪、糖较高,人体必需的10多种氨基酸中,香菇就有7种.香菇又是干扰素的诱发剂,不仅可增加体内的能量,还有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高处作业五“必有”1 .有边必有栏在脚手架、平台等的边缘设置防护栏杆。2.有洞必有盖作业场所的孔、洞、沟等铺设盖、板。3.无栏无盖必有网如不设置栏杆或盖板 ,应安装安全网。4.有电必有防护措施与高低压线路、设施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否则须停电或采取防护措施。5.电梯必有门联锁电梯、载货机升降过程中 ,门应锁紧打不开。二、高处作业六“不准”1.安全带未挂牢不准作业2.不准乱抛物件3.不准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等4.不准嬉戏、睡觉、打闹、攀爬5.不准骑坐栏杆、扶手6.不准背向竖梯上下三、“十不登高”1.患禁忌症…  相似文献   

20.
冬季寒冷,万物生机闭藏潜伏.根据中医"调其饮食,适期寒温"的论述,提出冬季饮食三大原则:保温、御寒和防燥,附加进补. 保温就是通过饮食以保持体温.在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质含量,以增加热量的供给.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肉、蛋、鱼类及豆制品等,尤以牛、羊、兔肉为佳.优质蛋白不仅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