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使用量日益增多,特种设备相关的各类事故也随之增加.为了能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调查组往往委托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对事故的原因从技术上进行查找,以便事故调查组能严格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因此,搞好特种设备的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是协助事故调查组做出正确处理的关键.为此,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开展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2.
氢气火灾爆炸事故是氯碱生产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在对焦作化电集团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氢气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给出了氢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图,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以及3种重要度.最后基于事故树分析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瓦斯事故分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和瓦斯爆炸事故.其中瓦斯爆炸事故一次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易发生重大、特大事故,因此,如果能有效的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就能有效地控制的煤矿事故的发生.论述了发生瓦斯爆炸的条件以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罐体车辆道路运输危险品事故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系统掌握罐车道路运输危险品事故特征,调查整理了615起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采用统计与对比分析方法,获得危险品罐车道路运输事故发生原因及比例、事故发生的时间及形态分布,并确定了不同事故罐体以及不同道路等级事故的泄漏概率.分析表明,在发生的事故中,人的因素占67%,翻车事故为最主要事故类型,两车追尾事故和低等级公路事故泄漏概率最高,分别为84.52%和82.7%.  相似文献   

5.
钱新 《安全与健康》2008,(11):44-44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倘若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关联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要.通常不同的危化品、不同的事故类别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6.
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点.据资料统计,顶板事故约占煤矿事故的60%,采煤工作面的事故又占了顶板事故的7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国内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9,他引:0  
统计了2008年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273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55.31%,其次是其他事故(19.05%)、爆炸事故(8.79%)、矿业事故(7.33%)、火灾(6.96%)、毒物泄露和中毒(2.56%).273起事故共死亡1 048人.伤996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63.26%、矿业事故9.54%、其他事故9.06%、火灾8.49%、爆炸事故7.54%、泄露中毒2.10%;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5.80%、爆炸事故13.45%、其他事故3.11%、泄露中毒3.11%、火灾2.61%、矿业事故1.91%.  相似文献   

8.
杨铧 《安防科技》2005,(3):25-2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控制事故不良后果蔓延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必将为国家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产生较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事故管理包含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登记统计、事故处理、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科学管理事故资料,获取大量可靠的事故信息,是揭示事故规律及影响因素、实现危险预测预控、进行有效安全评价、正确进行安全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提供安全宣传教育资料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企业事故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事故资料收集不完整、整理不规范、统计分析方法不科学、资料利用率低、安全投入决策缺乏依据等,不能很好地发挥事故管理作用.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2007年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统计分析了2006~2007年我国发生的17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铁路、船舶运输事故.从运输工具、事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省份、月份、在一天中所处时刻、事故导致的后果6个方面,研究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经统计分析,道路运输事故是危化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形式,船舶运输事故对水系污染严重;危化品运输事故中涉及易燃液体的事故最多,毒害品引发的事故危害最大;江苏、浙江、广东为事故发生率最高的省份;每年7~10月及春节前后是事故高发的月份;凌晨零时到六时是一天中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时段.笔者针对这些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防范事故发生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共场所踩踏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超  吴宗之 《安全》2007,28(1):18-23
近年来,踩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通过分析事故案例,总结出事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将踩踏事故划分为5个阶段;并利用事故树法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经归纳,总结为人、环境、物、管理4类因素.对事故的预防,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安全》2005,26(3):39-40
某局变电站曾发生一起10kV开关柜F烧损事故.对于事故原因,看法不一.现根据事故后搜集的资料和事故时纪录的数据,分析事故的起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我国煤矿事故的一般性规律,基于2014年我国煤矿事故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煤矿百万t死亡率、事故区域、类型、月份、时间段、诱因6个维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重庆市煤矿事故发生频率较高,贵州省瓦斯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瓦斯事故、顶板事故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事故类型,瓦斯爆炸是煤矿瓦斯事故的主要类型;8月煤矿事故情况较为严重;10:00-11:59是煤矿事故频发时间;违章作业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同时,针对煤矿事故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害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各级事故通报表明,透水事故是主要的重特大事故类型之一.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惊险未遂事故以及一般事故也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三次指数平滑法在煤矿事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针对煤矿事故的特点,根据我国1992-2011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统计数据,运用指数平滑法中的三次指数平滑法,建立煤矿事故预测模型,预测2012年、2013年的煤矿事故情况.结果表明,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符合煤矿事故的特点,预测精度较高,适用于短期预测.由此可见,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可对煤矿事故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4月国内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0  
统计了2009年3-4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310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这些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50.00%,其次是火灾(11.61%)、矿业事故(11.29%)、其他事故(11.29%)、爆炸事故(9.68%)、毒物泄露和中毒(6.13%).310起事故共死亡968人,伤1074.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9.40%、矿业事故17.56%、其他事故12.19%、爆炸事故5.17%、火灾3.00%、泄露中毒2.69%;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8.38%、泄露中毒18.34%、其他事故10.43%、爆炸事故6.24%、矿业事故5.31%、火灾1.30%.  相似文献   

17.
对华北某地质勘探系统28年间生产性工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车辆伤害、触电和物体打击属于地质勘探系统的高发事故.结合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理论,对车辆伤害和触电两类高发事故进行系统分析,找出两类事故的影响因素,事故模式和因素的影响程度.根据因素的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以降低影响因素发生概率,预防和减少地质勘探系统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内外事故行动计划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分析了含硫气田井喷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特点.结合我国现行的事故应急工作体系,将事故行动计划应用在含硫气田井喷事故应急工作中,提出了针对含硫气田井喷事故的事故行动计划编制方法,建立了包括现状分析、设立事故目标、确定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制定应急处置措施、调配应急资源、开展评估与监控在内的含硫气田井喷事故行动计划编制技术体系.事故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有效提高含硫气田应急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含硫气田井喷事故应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统计了 2021年3-4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54起,其中包括交通事故、矿业事故、化工事故、建筑事故、市政事故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54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48.15%,矿业事故占7.41%,化工事故占18.52%,建筑事故占1.85%,市政事故占11.11%,其他事故占12.96%.54起事故共死亡163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5.21%,矿业事故占7.98%,化工事故占18.40%,建筑事故占1.23%,市政事故占6.75%,其他事故占10.43%.2021年3-4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5个省分别为安徽(7起)、江苏(5起)、广东(5起)、黑龙江(4起)和湖南(3起);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市分别为安徽(21人)、江苏(18人)、黑龙江(13人)、广东(10人)和上海(10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某铁路局行车事故多发情况,从事故等级分布、类型分布、原因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多个方面对2005-2014年1 784起铁路行车事故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出了近10年该铁路局行车事故的分布规律.一般D类事故1 008起,占事故总数的85%,是铁路行车事故的绝对主要等级;延误事故1 059起,占事故总数的59.4%,是铁路行车事故的主要类型;设备原因行车事故1 185起,占事故总数的66.42%,是铁路行车事故的绝对主要原因.铁路行车事故在年、月、日、时上的高峰期分别为2006年(293起)、8月(180起)、周五和周天(267 +288起)、14:00-16:00(184起),分别占事故总数的16.4%、10.1%、31.1%、10.3%.车站铁路行车事故978起,占事故总数的54.8%;其中四等站事故最多为345起,占车站事故总数的35.3%,特等站事故次之为187起,占车站事故总数的1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