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约翰·洛克菲勒是著名的大企业家。他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43岁时,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大企业——一个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不幸的是,紧张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53岁时他便患多种疾病,头发全部掉光,甚至连眼睫毛也一根不剩,只剩下淡淡的一绺眉毛。"做不完的工作、无穷的烦恼、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经常失眠,以及缺乏运动和休息,这些已夺去他的健康,使他挺不起腰来。"他那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却只能吃些甚至连穷光蛋都不屑一顾的食物。他当时每周的收入是100万元,而他吃的  相似文献   

2.
约翰·洛克菲勒是著名的大企业家。他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万元,43岁时,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大企业——一个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不幸的是,紧张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53岁时他便患多种疾病,头发全部掉光,甚至连眼睫毛也一根不剩,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家告诫人们,切莫忽视家庭健康.因为健康家庭情绪和家庭氛围,经常处于和谐、轻松和欢愉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精神环境中生活,如同生活在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一位著名的医生这样说:"一个不大健康的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健康家庭’里,他(她)的健康状况可望逐步改善.相反,一个健康者若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里,则他(她)的健康状况会每况愈下,甚至会导致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1名20岁左右的男青年在一次装卸工作中,出汗较多,工作结束后洗了冷水浴,第二天早晨起床时感觉头重脚轻,浑身无力、肌肉酸痛,但他仍然坚持工作,没有休息和治疗。4天后,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在地,同事们叫了急救车将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肺部感染。他体温达到39℃,持续几天不退烧,病情一周后才逐渐好转,经医生精心治疗,这位男青年最终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5.
安监局长     
大胡子在煤矿工作七八年了,算是经常下井的.钱没挣多少,却落下一身病.他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连井都下不了,拿啥来养活老婆孩子呀! "你是采掘工吗?"明月问. "我干了3年掘进,挖了4年煤,没有脱离过采掘行业."大胡子说完,又是一通咳嗽.明月听到他咳嗽,就好像听到欧阳山的咳嗽声一样.于是劝他说:"你的病会好的!"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召开‘一法三卡’推进会,每年一个主题,先从建筑行业的国有大企业开始,近几年逐步扩展到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湖北省总工会副巡视员吴孝义在介绍湖北省工会系统推进"一法三卡"的情况时,概括地说.他认为,"一法三卡"非常适合工会群众性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又与企业的安全管理有效衔接,体现了专管与群防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某厂一青工在操作车床时,不慎右手被卷入旋转的工作中,鲜血直流.慌乱中,他急忙用手巾包扎手部,鲜血染红了整条毛巾.事后,车间领导把这条血迹斑斑的毛巾悬挂在车间黑板处.并附以醒目的文字说明,让大家时刻牢记这一事故教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用挂血毛巾的形式,宣传事故教训,使广大职工头脑中警钟长鸣,牢记血的教训,重视安全生产,收到较好效果.这家企业领导重视事故教训的宣传教育工作,颇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8.
一包工头与一民工签订了一份生死协议,内容是:"劳动中各自注意安全,若发生伤亡事故,责任自负,雇主不承担任何责任."去年12月15日下午16时左右,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房柁和檩突然间掉了下来,正好砸在正在下面施工的民工身上,经诊断为右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右下肢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民工的伤基本痊愈后,找到雇主要求他承担复查医疗费、被抚养人的生活费及伤残补助费等8万余元.雇主认为早就签订了生死协议,不同意承担这些费用.双方于是闹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9.
欧阳山并没急着叫他回答,有意将话题转到他家生活上. "是住独身宿舍,还是租私房呢?" "咳!能住上独身宿舍就烧高香了." "家里的房子翻盖了没有?" 马老蔫显然有些不高兴,长吁短叹了一阵子:"和我一起来的,都行了,惟独我最孬了,老是摊事."说到这儿,他竟抹起眼泪来了.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一位在一线工作四、五年的同志,最近意外地发现安全帽内的"使用说明",并为自己发现的"小秘密"沾沾自喜.因为"这个意外发现",让他"终于"认识到了"正确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以往佩戴、保养安全帽的很多做法是不对的."看到这则带有"褒义"的消息,笔者不禁大为惊诧和质疑:为什么要为"过错"唱颂歌?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有过这样的一个评价——"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这12个字的具体指向应该是很明确的,有其深刻的意义.我记得,当时我们执法队刚刚成立不久,全队还围绕这一说法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活动.那时候我对安全生产执法还没有太深入的认识,随大流从严格执法这个角度跟着讨论过一番.时过境迁,如今不会有谁再这样评价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但是,这12个字却依然适用,只不过具体指向和意义需要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青岛啤酒集团车间的一个角落,因工作需要,工人需要爬上爬下,因此,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就把梯子移到拐角处.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工作人员特地在梯子旁写了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这件事,谁也没放在心上.一晃,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发生梯子倒下砸着人的事.前一段时间,外方来谈合作事宜,他们留意到这个梯子和梯子旁的小条幅,驻足良久.外方一位专家熟悉汉语,他提议将小条幅修改成这样:"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相似文献   

13.
古时候,有个人盖了一栋很漂亮的新房子,邀请邻居和亲朋好友前来参观.有位客人当面给房主提意见,说:"你最好把烟囱改成弯的,再把柴草换地方摆,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房主并没有听进去,反而不理睬他.没过几天,房子果然由于烟囱与柴草的问题失火了.邻居们都赶来救火,经过一番抢救,房子大体算是保住了.为了酬谢帮助救火的人,主人大宴宾...  相似文献   

14.
要论嗜烟的程度,马克思不能不算一个罕见的人物。马克思曾对他的学牛和女婿拉法格说过这样的话,《资本论》的稿费甚至不够偿付他写作这本巨著时吸掉的雪茄烟钱。可以想象他的烟瘾是何等的大;马克思,吸烟厉害到如此程度,以至他无论是在工作、研究、思考和休息时,嘴里常叼着烟斗或雪茄烟,桌上丢下一片废火柴棍,由于大量吸  相似文献   

15.
"如履薄冰",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有戒惧之心.有位领导干部深有感触地讲,抓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因为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决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如履薄冰"这种心态反映了一种严肃而谨慎的安全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杂志见证了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前院长刘铁民,对《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年来发展历程的评价. 他说,我国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从1952年开始起步,标志事件是1952年3月召开的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而《劳动保护》杂志创刊于1953年8月,几乎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起步."如果谁想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历史,而手头没有其他资料,可以把《劳动保护》杂志从早期的到现在的翻看一遍,就可以大体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历史."刘铁民认为,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劳动保护》杂志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安全生产发展历史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1959年,我在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读书时,就知道《劳动保护》这本杂志了."谈起和《劳动保护》杂志的渊源,原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前身)主任孙连捷,一直追溯到自己的大学时期.他说,在北京经济学院劳动保护系安全工程专业就读时,老师在介绍我国劳动保护发展史时,就说起《劳动保护》杂志在这一领域比较有权威性. 1963年,孙连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监察局工作,与《劳动保护》杂志有了更密切的联系.让他记忆犹新的是,1963年他在《劳动保护》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防止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文中除了分析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的原因,还介绍了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及防爆措施,受到企业的欢迎.孙连捷介绍说,当时非常流行一种浮筒式乙炔发生器,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都比较简单,但是剧烈反应时,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他就针对这种情况,撰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是一名消防战士,从事监管工作后,培训更多合格的安监员,向辖区内的企业传授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成了我一项新的使命."丰泽区东湖街道办事处经委主任许志文说.工作至今,从指导企业员工使用消防器械,到提升安监员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许志文把自己的专长和热情挥洒在安全监管的战场上.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安监战士",活跃在丰泽区的各个街道、社区和企业.  相似文献   

19.
安监局长     
梅局长非常不自在,他恨不得在小煤矿办公,即使这样,还是发生了瞒报事故.他对欧阳山说:"欧阳局长,这事我也有责任." 欧阳山又问欧阳河:"你们矿还有没有瞒报事故?""还有两起事故.一个是电缆失火,没伤到人;一个是跑车,打翻了几个支架."  相似文献   

20.
<正>"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了,安全隐患随处可见,不认真查处怎么能行呢?"刚一介入采访话题,王浩书记就直言不讳。随后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在进行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工作时,在检查一家木业公司时真地发现了问题,该公司男女员工宿舍的墙是用木板隔开的,而且通道非常狭窄,不但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