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小型爆破常用覆药爆破、钻孔无间隔装药爆破、空气隔层偶合装药爆破、空气环隙不偶合装药爆破等方法。 据文献报道,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的方法可使炸药消耗量下降10%~30%,破碎效果和破碎后碎块的位移程度有明显的改善。空气隔层装药有利于降低药耗,同时,在一  相似文献   

2.
炸药破矿一般都产生大量粉尘和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其中部分形成烟尘云雾,从露天矿排出,扩散污染邻近地区。另一部分则滞留在爆落的矿石堆里,在一定时间内仍会对工作场所的人员造成危害。为减少露天矿爆破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必须改进爆破工艺,其中包括应用合理的炮孔装药结构。以实心圆柱体装药结构进行爆破时,我们发现药包中心部分的炸药并没有全部发生化学变化。炸药爆炸分解反应不彻底,会造成有毒气体排出量增高。如果采用实心结构装药爆破,将形成范围很大的岩石压碎区,即  相似文献   

3.
基于ANN耦合遗传算法的爆破方案选择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预防露天矿爆破引起的事故,基于安全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对露天矿爆破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提出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与遗传算法(GA)相耦合,从而进行爆破方案优化。研究露天矿爆破可能引起的2种主要危害形式:超爆和飞石,进而确定超爆深度和飞石距离为爆破方案的被优化目标参数。另一方面,炮眼深、间距、装药深度、阻塞深度、单位炸药消耗量和钻孔率对超爆深度和飞石距离的影响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因而将其作为爆破方案的影响参数。分别用影响参数和目标参数作为ANN的输入值和输出值加以训练,训练后的ANN数据作为GA的适应度函数进行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可找到符合工程实例数据的爆破方案集合,借助Pareto图,可得到相关参数的值最小(超瀑深度为0.6999m,飞石距离为27.3386m)的最优爆破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预测露天矿爆破振动特征参量,建立基于组合赋权的免疫遗传算法(IGA)优化极限学习机(ELM)预测模型。建立该模型之前,根据爆破振动影响因素确定输入层参数,根据爆破安全规程判据确定输出层参数;然后,应用调和平均数概念整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所得主观权重和熵权法所得客观权重,量化输入层参数权重;其次,针对现有ELM输入层权值、隐含层偏差的选择问题,引入IGA对其进行优化选择,并通过逐步增减法探究ELM隐含层最优节点数。该模型曾被应用于某露天矿。研究结果表明:用所构建优化IGA-ELM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露天矿爆破振动特征参量,且所得均方误差、决定系数、仿真误差明显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5.
深孔爆破孔底充填缓冲吸能材料减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影响爆破震波各种主要因素的分析,针对深孔爆破采用孔底装填吸能缓冲材料,来削减炸药爆炸在孔底的冲击压力和吸收部分能量,从而达到降低爆破震动对周边建(构)物影响的目的。并进行现场爆破试验,对爆破震动波进行测试,同时对减震爆破装药和非减震的常规爆破装药进行比较,获得的测试数据证明,采用孔底装填吸能缓冲材料其减震率达到3.23%~35.19%。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概念,对大爆破装药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爆破装药过程中不安全程度的定量概念。  相似文献   

7.
大爆破装药过程中预先危险性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概念,对大爆破装药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爆破装药过程中不安全程度的定量概念.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耦合装药下不同介质对爆破块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对空气和水作为耦合介质时的爆破块度大小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室内爆破模型试验,对模型试验的破碎块度进行筛分、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空气不耦合装药相比,水不耦合装药对爆炸能量利用率更高,爆破破碎块度较小,更利于改善爆破效果;当不耦合系数为1.67时,空气和水耦合介质下爆破块度的K50,K80和大块率3个评价指标都为最小值;且在R-R块度分布函数中,块度分布特征参数x0与块度评价指标成正比。将试验结果应用于路堑光面爆破,对改善爆破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许多露天矿在设计和生产中采用临近边坡控制爆破技术的还为数不多,然而露天矿边坡产生滑坡的却不少。如核工业部701矿,1972~1978年共发生过6次大小不等的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影响矿山基本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1981年4月,701矿在395米梯段东部开挖中,应用了预裂爆破技术后,充分显示出它在维护岩体的完整、稳定,使边坡轮廓平整并降低爆震破坏等方面的作用,基本上解决了临近边坡的爆破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装药位置对深部聚能爆破增透的效果,构建了不同装药位置的数值模型,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深孔聚能爆破不同装药位置周围的应力分布和裂隙发育状态,开展工程试验考察了周围抽采钻孔瓦斯浓度和瓦斯纯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装药位置相比,中端装药时爆破有效影响范围较大、应力作用时间较长,里端装药时较小,外端装药时最小;聚能爆破中端装药,其爆轰波和应力波作用于煤体的时间较长且应力值更大,爆破产生的裂隙深度主要在轴向上加深,轴向裂隙和径向裂隙比其他装药方式均有增加;爆炸产生的爆生气体与空气波二次作用产生反射波,延长了作用时间,有助于裂隙扩展,加速了赋存瓦斯解吸和流动,爆破效果更好;深部聚能爆破中部装药能够有效地提高煤层的透气性和瓦斯抽采率。  相似文献   

11.
大型露天矿爆破的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露天矿爆破质量的事故树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 ,利用最小割集法求出影响爆破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防范爆破事故、提高爆破效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前河金矿泥质软弱破碎矿脉下向进路回采过程中超爆、上下盘围岩大面积垮塌、爆破后支护作业困难等问题,在总结分析软弱破碎岩体爆破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减震控制爆破基本理论,提出了“预留顶板充填体减震层、径向不耦合装药、控制边眼装药量、秒延期多段别控制起爆”等系列综合减震控制手段,据此分别针对Ⅳ级和Ⅴ级破碎岩体提出了2种具体的浅眼回采控制爆破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回采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2种方案均能够有效的控制回采边界,爆破后进路顶板充填体和上下盘围岩完整性良好,为后续采场出矿、支护等创造了有利的时空条件,且炸药单耗较原方案均有所降低。研究成果可分别在矿区范围内类似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铜坑锡矿在开采细脉带硫化矿火区爆破中,曾发生610公斤炸药自爆事故,幸亏工作人员在装填炮孔后已撤离爆破区,无人员伤亡。该细脉带一、二、三分段的中深炮孔已钻毕。原爆破设计用装药器装粉状硝铵炸药。为避免重蹈覆辙,并保证装填质量和爆破效果,我们试验研究成长药袋机械装药方法,经应用确保了爆破安全,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4.
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中的高炉、平炉及回转窑,常采用爆破法清除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炉瘤、沉渣等高温凝结物。这些高温凝结物在停炉几天之后,温度仍在400~800℃之间。根据目前爆破器材的发火点(雷管视起爆药的成分而不同:雷汞约在175℃,二硝基重氮酚约为220℃,氨化铝325~340℃,硝酸类炸药一般在160~170℃分解),采用常规的装药爆破方法,是难以满足安全要求的。针对以上情况,国内、外大多采用降温冷却法和隔热法或隔热、降温兼用的办法进行爆破作业。 1.降温冷却法分自然降温冷却和强制冷却两种。我国一些小型钢厂和个别大型钢厂,以及苏联的钢厂大都采用自然冷却法,即停炉之后,凝  相似文献   

15.
装药器属于爆破用移动式输送炸药的设备,本文着重对目前常用的带搅拌器装置的装药器设计、制造、使用与管理提出一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静态爆破水化过程中因周围介质散热太慢导致的喷孔问题,基于物理降温原理,利用水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和钢质材料导热性能好的特点,吸收水化产生大量的热,研制一种静态爆破防喷孔装置,对静态爆破过程中破碎剂的温度和膨胀力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未加防喷孔装置,破碎剂反应迅速,破碎剂的温度和膨胀力剧增,能量集聚,容易发生喷孔;加防喷孔装置,破碎剂水合温度增加缓慢,膨胀力增加稳定,且不影响最终膨胀力值,达到防喷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传统爆破易产生强振等次生灾害问题,研发破岩气体发生器;通过评估破岩气体发生器的燃烧安全性,开展现场破岩试验并监测其振动,采用品质可调小波变换(TQWT)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分析方法,提取得到气体爆破信号的主分量,并分析信号不同分量时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破岩气体发生器运输安全性高、燃烧稳定性好,振动强度低,在土石方爆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破岩气体爆破信号各分量幅值、能量占比和相关性系数满足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优势分量瞬时能量峰值数量与炮孔分段装药段数密切相关,破岩气体爆破时应采用差异化装填方式,炮孔分段装药应适当增加孔口和孔底部药量,以达到最优化的爆破效果。新型破岩气体发生器爆破技术具有显著减振降损作用,适合在土石方爆破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装药裂纹与装药密度不均匀两个因素耦合作用下分步压装装药撞击安全性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利用大型落锤加载装置对具有不同裂纹宽度的分步压装药柱进行了撞击加载试验,并分析了试验前、后药柱内部应力和密度分布状态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裂纹宽度对分步压装装药撞击安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裂纹宽度小于1.0 mm时,带裂纹分步压装药柱的撞击安全性均优于无裂纹药柱;但当裂纹宽度达到1.5 mm时,其撞击安全性明显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在撞击加载条件下,当裂纹未扩展时,裂纹区域的闭合过程能够吸收部分落锤撞击能量,减弱炸药颗粒径向流动趋势,进而降低"热点"形成的几率;而当裂纹发生扩展时,在裂纹扩展区域极易引发"热点"形成,使分步压装药柱的撞击安全性降低。可见,随裂纹宽增大,分步压装装药中裂纹所起的主要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装药的响应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9.
9 装药前的准备9.1 组织指挥系统 《规程》规定: (1)A、B、C级大爆破和爆破环境复杂的D级大爆破,必须成立大爆破工程指挥部,全面指挥和统筹安排大爆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不同装药结构爆破的地震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对于间隔装药结构而言,当采用的间隔介质相同时,采用什么样的间隔方式的降震效果更好呢?对此,就底部间隔、中部间隔还是顶部间隔装药方式的地震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综合比较地震振动幅值、频率和振动持续时间等主要因素,3种间隔方式中,孔底间隔装药结构的爆破地震效应最小,其次为孔上部间隔,再次为孔中部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