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生态系统汞的水平一般非常低,但某些大型真菌对汞的强烈积累则是例外.分析了采集于四川省西昌市未受汞污染地方生长的13种野生蘑菇99个样品子实体中汞的含量,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蘑菇和蘑菇采集地土壤中的汞含量.野生蘑菇的汞含量随蘑菇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双色牛肝菌积累汞的能力最强,质量比为0.99 mg Hg/(kg·dw),生物富集常数(BCF)达2.01.提出野生蘑菇对汞的积累明显受介质汞水平的影响.分析的汞含量与早期的文献数据报道进行比较,评价了法律规定的人体吸收汞水平和食用蘑菇对人体汞吸收量的贡献,指出人们在消费蘑菇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除了食鱼之外,牙汞齐是一般人群汞暴露的重要途径.对于牙汞齐所引起的汞释放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从动物暴露实验和孕妇牙汞齐对母亲和胎儿体内汞含量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综述,表明牙汞齐会造成动物肝脏、肾脏及脑组织中汞浓度的升高,孕妇口腔中牙汞齐会在孕妇及胎儿体内造成汞累积;关于牙科废水汞含量以废水处理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众多研究表明牙科诊所排放出来的废水中的汞是可以为生物所吸收利用的,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在牙科诊所中安放汞分离器是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分离器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最后从牙汞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汞释放机理、牙科废水处理等方面给出了研究建议.目前我国对于牙科汞齐造成的汞污染尚未给予充分重视,建议开展牙汞齐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研究与评价,以正确认识其危害,进行治理,减少人体汞暴露以及汞的环境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荧光灯厂周围土壤中重金属汞的环境风险,采集某荧光灯厂周围26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分析,评价土壤汞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土壤汞的含量在0.050~0.363 mg/kg,平均含量为0.136 mg/kg,明显高于重庆市土壤汞背景值。荧光灯厂周围土壤汞污染严重,超标率达100%。地累积污染指数评价表明,有15.4%、38.5%和38.5%的土壤采样点分别达到中-强度、中度和无-中度污染水平,仅有7.6%的采样点未受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有7.7%、26.9%、42.3%和23.1%的采样点分别达到极强、很强、强和中等程度潜在生态危害。距离污染源越近,土壤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草原植物的汞积累特征,对探究汞的环境效应和草原植物对汞的安全临界值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控制土壤中汞的环境行为及寻求草原土壤中汞的生物治理措施提供理论支撑。以草原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模拟汞沉降,采用水浴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中汞质量比,研究羊草对外源汞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羊草汞积累量与外源汞处理水平高度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且随外源汞处理水平增大而增加。此外,土壤中汞残留率与羊草根部富集系数呈中度负相关关系,决定系数为0.631 7。当羊草和土壤汞累积量随环境汞的增长速率增长时,汞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将会对陆生生态系统及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和珠三角土壤中汞的化学形态、转化和吸附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中汞的积累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选择10个代表性农业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汞的化学形态、积累过程中形态的转化及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表明,当无外源汞加入时,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壤中,汞主要以稳定的残余态形式存在.但随着汞加入量的增加,土壤中可交换态汞显著增加,增加程度与土壤性质有关.土壤pH是影响土壤汞有效性最重要的因素,其对土壤汞的吸附、解吸、形态转化和存在形态均有很大影响.土壤酸化可促进土壤汞的释放,加剧对环境的危害,防治土壤酸化也可有效降低土壤中汞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污染因毒性大、致毒结果严重而备受关注,水环境尤其是水源水的汞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对汞的生物毒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归纳了近年来关于汞对水生生物,包括水生植物、鱼类、贝类、藻类及两栖类毒性效应和毒害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不仅要研究不同水生生物对汞形态的转化方式和转化机理,还要进一步寻找对低浓度汞污染最敏感的指示生物和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前,公认的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金属毒物有汞、铜、铅、砷(砷虽非金属,按其化学性质和有类似有害金属的毒性,习惯上列入此类)。有害金属元素进入人体后,往往不易分解、排泄而易发生积累,有的还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微量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但蓄积到一定量即可损害人体健康。据调查,一个人每天吃的食物里含汞量若为每公斤5-6毫克,半个月后,即可发生中毒。即使吃每公斤含汞量为0.2-0.3毫克的食物,半年左右也可发生中毒。进入人体的汞主要来自被污染的食品,而被污染的水产品如鱼、虾、贝类,更是食品中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的汞暴露情况,在青岛市城阳区、李沧区、崂山区和即墨市收集223名居民的头发样品,发汞含量用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表明,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范围为0.02~28.75 mg/kg,均值为0.06 mg/kg.在223份样品中,有23份发汞质量比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1 mg/kg的限值,占总数的10.31%,说明青岛市存在人群发生汞暴露的健康风险.即墨市和李沧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高于城阳区和崂山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在各影响因素中,发汞质量比与性别、食鱼频率没有相关关系,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有饮酒习惯的居民的发汞质量比明显高于没有饮酒习惯居民的发汞质量比.  相似文献   

9.
长期施肥对黑土中Cu、Cd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过8个不同施肥处理的黑土样品为材料,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中Cu、Cd含量的差异.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黑土中全Cu、全Cd和有效Cu、有效Cd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会使土壤中Cu、Cd与有机质发生络合并使Cu、Cd在土壤表层累积;秸秆和氮磷钾(S NPK)化肥的长期配合施用,有利于作物对有效Cu和Cd的吸收,从而使Cu、Cd在土壤中没有明显积累;NP及NPK处理下,二铵、氯化钾肥对土壤中Cu、Cd积累的影响不明显.长期耕作不施肥(CK)处理时,因无外源Cu、Cd,以及作物对有效Cu、Cd的长期吸收,土壤中Cu、Cd含量低于不耕作不施肥(休闲)处理的.从垂直剖面上看,Cu、Cd主要积累在黑土表层,而表层以下不同施肥处理间Cu、Cd含量的差异和变幅不大.有机肥料能明显地向土壤中带入Cu、Cd,造成Cu、Cd在土壤表层的积累,并由于植物体的吸收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而其他化学肥料对土壤中Cu和Cd积累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为人们的生产实践提供了施肥理论和依据,并且对土壤的污染防治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冶炼过程中汞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冶炼过程中汞的主要来源和含量,并介绍了汞的反应行为及形态变化,以及各种元素对汞形态的影响。指出了冶炼过程中汞的研究方向,为以后汞元素的去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